僧尼处在佛教戒律的规范中,经年累月,形成了独特的道德伦理心态,造就了与世俗完全不同的行为品格。
有一个佛门中经常传诵的个故事,很能说明戒律对僧尼心理和道德上的重大影响。
法会相传,从前有个朝山化缘的和尚,一天,他来到一户豪富人家。一走进门,见大厅里坐着一位少妇,正聚精会神地在那里串珍珠。少妇看见一位年轻的和尚走进来,急忙溜进后堂,仓促之间把一颗珍珠随手放在桌子上,不料又滑到了地上。这时,天井旁走过来一只白鹅,看见了青光闪闪的珍珠,冲上去一口吞下。和尚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
少妇到后堂回过神来,忽然想到了这颗名贵的珍珠,马上叫女佣去大厅拿珍珠,可是寻遍了大厅的角角落落,也未找到珍珠。少妇想,除了这个和尚外,从未有人来过大厅。于是唤来一群家仆审问和尚。
和尚默默无言,一直不开口,即使众人大声诘问,仍旧一声不吭。众怒之下,一阵拳打脚踢。和尚念念不忘以戒为师,宁可持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还是一言不发。在众人的打闹中,白鹅不巧被人踩死,这时和尚才开口说话:“你们别打我了,珍珠在鹅肚子里。”这下子,众人感到哭笑不得,说:“你为什么不早开口?”和尚说:“我是佛门弟子,要遵守戒律。我如果早开口,你们势必要杀鹅取珠,我就犯了杀生成。如果说没看见,就是犯了妄语戒。深感左右为难,还是以持戒为第一。”
峨眉山顶的普贤菩萨这当然只是个故事,不过却足够让人感受到佛门戒律的神圣性,以及,透过戒律体现出来的佛教道德伦理精神,已经渗入佛门弟子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以说,如果没有持戒修行的佛门弟子,佛教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幻境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