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维技术把宁波保国寺大殿拆分成400多组构件,建立一个整体信息数据库,为遗产保护提前干预提供依据;保国寺唐代经幢可以被认定为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梅园石造物遗存……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前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结合“遗产事业,继往开来”的主题,连续举办了多个专业讲座会议。近日,记者获悉,该馆正与同济大学等合作,探索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向更有效、更精准、更规范的方向持续推进,并将启动宁波海丝“第一石”深度研究。
近年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通过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在信息数字化建设、预防性监测保护、对外传播交流研究等方面启动并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记者了解到,保国寺北宋大殿将建立3D信息数据库,以三维技术把大殿拆分成400多组构件,每一组构件包含名称、现状照片、监测数据等,尽可能地把所有信息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建成后的数据库不仅适用于建筑专业研究者,也为遗产管理者提前干预提供依据,还将与VR、AR技术结合,为参观者提供互动体验,向大众传播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等。 梅园石是宁波特有的石材,自唐宋以来被大量用于建筑装饰和雕刻,更随着宁波匠人和商帮的足迹遍布世界,被誉为“宁波文化名石”。梅园石在古代即作为对外交流的赠品,日本东大寺正门前的一对石狮便是由宁波石匠用梅园石雕刻的,已成日本国宝文物。2012年6月,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打捞,使梅园石走进大众视野,这里的压舱石就是梅园石,是宁波对外交流的佐证。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