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五个科目我在此地重说一遍,第一条“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有没有落实?
父母在,常常关怀,时刻照顾。“养父母之身”,这是物质生活不让他缺乏,生活照顾到;“养父母之心”,要让父母欢喜,不要让父母忧虑,父母要是忧虑,儿女不孝。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常生欢喜心”,我们如何令父母常生欢喜心?这是尽孝。第三、“养父母之志”,是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对子女的期望,要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能叫父母失望,这叫孝养父母。从这个地方开始去做,展开来,大乘经论里面常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要把这个孝养推广到一切众生。佛教导我们,其它宗教没听说。换句话说,我们对于一切众生有供养的义务,尽心尽力去照顾一切众生,去帮助一切众生,这是孝顺之道。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跟别人相处,人家对我们不欢喜了,我们对不起人,应当要检讨,应当要反省,我们不能叫一切众生对我失望。你才想想,佛家教育的博大精深。 “奉事师长”,师长跟父母一样,我们也要照顾老师的物质生活,不辜负老师的教诲,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佛法从这里开始,佛法也到这个地方圆满。这两句是根本,其余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是方便,以方便法落实这个根本,圆满这个根本,这叫佛道。从哪里做起?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做起,如果心里头没有我刚才讲的这个观念,你就没有慈悲心。能够孝养父母师长之心,孝养父母师长之志,这个人才具足慈悲心。慈悲心就是大菩提心,落实在修十善业。父母希望我们在社会上是一个好人,是个善人,老师也期望我们在社会上是个善人,我们能以全心全力帮助社会,特别是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是父母师长对我们的期望。这是教学的基本,根本教学。从这里再提升,“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升了一级。再提升一级,“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个里头“深信因果”,我讲得很多,不是普通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相信这个因果。这三条十一句,世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从十善业道落实。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