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菩萨像,高六十厘米,木制贴金,雕于明代,原供奉于徐州竹林寺(原址在徐州东郊狮子山,现楚王陵附近)。 1940年,日本的一支侵略军进驻徐州,竹林寺被强占为营房。中岛吉一是一名翻译,随军驻扎在该寺院的一间寮房里(僧人住的房间)。 据中岛吉一生前讲,有天夜里,他听到寮房外有脚步声,于是起床察看,顺着声音不知不觉来到寺庙后院的竹林,到了这里,脚步声就没有了,连续三夜,反复如此。中岛吉一对此疑惑不解。有一天,趁没人,他找来一把刺刀,在竹林里一处有鲜土痕迹的地方向下挖,最后挖出一尊韦驮菩萨像(僧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寺院时所埋)。 中岛吉一自发现这尊韦驮菩萨像,就随身携带,以此祈求韦驮菩萨保佑自己在侵华战争中平安无事。这尊菩萨像果然灵验,中岛吉一所在的部队在中国死伤无数,他却没有受过一丝一毫的伤害。 1941年,中岛吉一完成任务回国,决定将这尊灵验的韦驮菩萨像带回日本,于是将它打进背包。在青岛上船时,为逃避检查,他将从背包中露出的韦驮菩萨的右臂折断扔进了海里。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