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往生极乐的条件

发布时间:2023-03-15 16:57:48作者:心经问答网

往生极乐的条件

  弥陀净土再怎么「极乐」、「安乐」,如果不能令我们往生,等于画饼充饥,毫无意义。

  往生极乐的条件,依据第十八愿所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三十六字之中,「至心」、「信乐」、「欲生」、「念佛」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要素、条件,具备这四项条件,就能够往生。

  然而这四项条件,有学者解释得很烦琐、很博杂,反而令人不易明白,而不得要领。其实它的道理很简单、很容易明白。亦即只要真正(至心)地「信受弥陀救度」(信乐),真正地「愿生弥陀净土」(欲生),真正地「专称弥陀佛名」(念佛)。如此而已,既简单明了,又易解易行。

  前提是信,极乐净土既然那么美好,谁不向往,谁不「欲生」,除非不信之人。「至心」的「信」,自然就有「乐」,并且至心「欲生」,此后只要专一「念佛」便可。即是「信、愿、行」,而最后归结在「行」,如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浅而言之,「至心信乐」是真正相信,而生欢喜。「欲生我国」是愿生弥陀净土,一旦往生,必至灭度,证入涅盘,这么殊胜美好的净土,令人喜乐愿生。「乃至十念」是只要念佛,不夹余法,简单容易,故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被赞为「易行道」。

  有信就有乐,有乐就有欲生,有欲生就有念佛,有念佛就有往生;出发点在于信。

  只要「信乐」、「欲生」、「念佛」,必定往生;弥陀大悲,一点都不为难任何众生。往生弥陀净土的条件,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有条件等于没条件;美好的极乐世界,白白地送给任何众生,可说弥陀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

  往生极乐的条件,再约而言之,只有二项,一是「欲生」,愿生极乐;二是「念佛」,上尽一形,下至临终之十声、五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

  「欲生」与「念佛」的前提在信,信受弥陀救度,信受极乐殊胜,信受念佛必生。既然信受而「欲生」,则「念佛」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开口念佛,有谁不能?若是哑吧,或是病人,也可心中念佛。念佛不是问题,则往生也就不是问题;既不是问题,即是简单、容易、浅显,不烦琐、不困难、不深奥,不论何人都能做到,都能达成,都能无碍往生。

  至于犯「五逆诽谤正法」者,除非至死不悔,才会不能往生;因为使逆者不逆,谤者不谤,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也是弥陀大慈大悲的目的。如《观经》下品下生之五逆罪人,临终至心念佛,当下众罪消灭,往生极乐净土。可见犯五逆罪,只要至心悔改而念佛,依然往生弥陀净土。而诽谤正法者,也是如此。诸经中释尊降伏外道的事迹,比比皆是,外道多有谤法者,然皈依佛陀,依教奉行,亦能入圣得果。何况五逆即含谤法,若不谤法,何来「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故五逆谤法,除非至死不悔,否则回心皆往,不会因为一经犯逆犯谤,就永被舍弃,不蒙救度。故《庄严经》言:「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善导大师《法事赞》言:「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第十八愿成就文说:「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往生」多么容易,还有「住不退转」多么容易。「容易」是净土门之所以称为易行道的真义所在,这是弥陀威神、功德的最高表现,致使十方诸佛,皆共赞叹。如《大经》下卷言: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威神功德」即是弥陀救度众生的力量,力量广大,致使十方世界,任何众生,往生容易,证果容易,如此容易,诸佛怎能不赞叹、不劝往?然而众生仍然不信,可见罪业之深,业障之重。

  有学者演讲净土法门,往往将易行道与难行道,混为一谈,把往生的条件,讲得很高、很难,使念佛人望洋兴叹,半途而退;不免上违弥陀发愿的本怀,下误众生得救的机缘。其实,能使无力之人往生,绝望之人获救,如下品下生的根机,只靠念佛,亦能远离轮转之乡,还归涅盘之界,才是弥陀佛为众发愿的本怀,也是易行道真正精神之所在。

  第十一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愿保证灭度,「灭度」是入涅盘,则生死之苦消灭,而进入绝对安乐自在的境界,等于是成佛。

  第三十九愿保证,灭度之前,身心快乐,无忧无苦,毫无烦恼(漏尽)。

  极乐圣众有这两项的保证,这两项保证就够了,足够满足我们所能想象的最高希望。

  四十八愿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第十一愿与第十八愿。

  第十一愿保证,一旦往生极乐,全部都能成佛。

  第十八愿保证,十方世界,任何众生,只要愿生称名,必定往生。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极乐净土,都是化生。《大经》下卷说明「胎生」、「化生」。

  胎生是:「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至心信乐」当然没有「疑惑心」,也就是「明信佛智」,「佛智」即是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力量,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正是弥陀「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所在。「乃至十念」之念佛就是「作诸功德」,因念佛是无上功德故,而「信乐欲生」就是「信心回向」。故相信念佛必得往生,而念佛往生,都是化生而非胎生。

  极乐世界的众生,其身心相状如何?以下三段经文,略可说明:

  《大经》「依正涅盘」之文(大经五二):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量寿如来会》「无差别相」之文:

  极乐国土,所有众生,无差别相;顺余方俗,有人天名。

  《大阿弥陀经》「同证涅盘」之文:

  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生阿弥陀佛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便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饮食。

  其身体亦非世间人之身体,亦非天上人之身体;皆积众善之德,悉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甚姝好无比。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