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宣化上人:像这样发菩提心的人,就是假的

发布时间:2024-12-04 01:19:02作者:心经问答网
宣化上人:像这样发菩提心的人,就是假的

像这样发菩提心的人,就是假的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省庵大师前边讲“邪正”,现在讲“真伪”了。“念念上求佛道”:这是说人念兹在兹的,心心念念的,不想旁的,只想什么呢?只想上求佛道,要求成佛之道。

“心心下化众生”:那么成佛要立功;你不能说一点功劳也没有,就成佛了。那么成佛怎么样呢?就是要立功德。

在什么地方立功德呢?就是教化众生,令众生舍邪归正,舍妄归真,舍伪归真。你能令众生觉悟了,你就是在佛教里立功了。

“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可是成佛也不容易的,佛道很长远的。释迦牟尼佛经过三大阿僧衹劫才成佛了。一个阿僧衹劫就是无量数。阿僧衹是梵语,翻译过来叫“无量数”。

那么三个阿僧衹劫,这是三个无量数;不单是三个无量数,而且还是三个大的无量数,所以叫三大阿僧衹劫。那么这么长远的时间,就望洋兴叹了,就怕了,说:“唉!这么长远的时间,我怎么能修行呢?”好像我们读佛经,读一读说:“啊!这一部经这么长!我得什么时候能读完?什么时候能背得出呢?”这都是退怯心。可是佛道虽然长远,也不生退怯心,还是勇猛精进,向前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总是不忘了修道的这种本份。

“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看这个众生很难度的。你叫他去毛病嘛,他不单不去毛病,而且还要增加多一点毛病。你看众生就是这么奇怪的!你想度他,他就偏偏不受你的度,是很不容易度的;很不容易度,那么你就生出厌倦心了,这就不是真心了。

要不生厌倦,那么就像什么呢?就像“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就像登那个万丈的山似的,一定到那个山顶上。这个“万仞”,也可以说是一万里,也可以说是一万个mile(哩)那么高,也可以说是万丈。总而言之,是最高的山。

必穷其顶,一定到那个山顶上。

“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上那个九层的宝塔,也一定到那个顶上。

“如是发心”:像这样的发心,不中道自画,不是半途而废。那么有始有终,“名之为真”:这就叫一个真正发菩提心。

“有罪不忏”:那么什么叫伪呢?他本来有罪,他藏着,不向大家来发露忏悔,不对大家坦白。

“有过不除”:他有过错,明明知道自己毛病,他说:“哎呀!我没有办法呀!这个是与生俱来的习气。”也不愿意把这个过错除掉它。

“内浊外清”:里边他就嫉妒障碍、痴心妄想啊、骄慢哪、贡高我慢哪、贪瞋痴慢疑啊,里边都是这些个东西。外清,外边现出一个很清高的样子,那么色装者乎,就装模作样的。

“始勤终怠”:他就是出家修行,也一开始他很勤,很精进的,到最后就有始无终,没有后力了,后面没有力量,松了。

“虽有好心”:他虽然好像有这种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为什么他要做好事呢?就因为他想要博取一个好名,想要弄一个为善的名字,做一些个骗人的事情。所以就在那儿搞名搞利,多为名利之所夹杂。他一举一动都是为名为利而做的,不是真正为佛教。

“虽有善法”:虽然佛法是很善的,“复为罪业之所染污”。他在这善法里头行一些个淫欲,做一些个很见不得天的事情。好像现在密宗里头那一些个喇嘛,到处恣行淫欲,到处乱七八糟的,还对人说:“这是密宗啊!密宗就要这样子。”你说,这个真是害死人的!那么有一些无知的人,就被弄得说:“这个密宗啊!佛教里头说密宗是最秘密的。”喔!就以盲引盲,这就是染污。

“如是发心”:像这样发菩提心的人,“名之为伪”:这就是假的。

“众生界尽”:那么什么叫大的呢?就是众生界尽,众生都度空了。就像地藏王菩萨似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就是众生界尽,烦恼业尽。那么“我愿方尽”:把众生度没有了,我这个愿力才没有。

“菩提道成。我愿方成”:这个菩提觉道,我修这个佛道成就了,我那个愿才是成就了。

“如是发心。名之为大”:像这样的发菩提心,再没有比这个大的了。

“观三界如牢狱”: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这是菩萨发心。那么这个“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这就是小乘。二乘人是自了汉,他看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像监狱那么样地苦。

“视生死如冤家”:这个生了又生,死了又死;生生死死,这就好像他的冤家对头似的。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他只知道自己度自己,他不想度旁人。

“如是发心。名之为小”:像这样子发菩提心的,这就是叫一个“小”。小,就是心量太狭窄了;大呢,就是极广大尽精微了。那么这个大,我以前写那个法界颂,这也就是一个大的表现,说的什么呢?说:

法界为体有何外?虚空为用无不容。

万物平等离分别,一念不生绝言宗。

这就是大心了。所谓“性尽人己参天地;心同日月耀阳春。”把这一切的万事万物都看成是一个,没有什么分别。今天我讲的就这样子。我若讲的不圆满,你们谁翻译的时候,再补充一下。

恭录自《劝发菩提心文》浅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