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可怕的九毒日快到了,夫妻房事务必要节欲

发布时间:2024-08-06 01:18:46作者:心经问答网
可怕的九毒日快到了,夫妻房事务必要节欲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包括芒种、夏至两个节气,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夫妻禁止同房,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犯者大伤元神并损寿,夭亡奇祸不测!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

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让夫妻暂时分开,避免性生活。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君子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此时节应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心气。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

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九毒日——行房纵欲不宜(农历)

五月初五: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

十五: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

廿五: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

十四——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三年内夫妇俱亡

另外,还有农历夏至、冬至这两个阴阳大转换的节气的前后三天(最好是半个月)最好也是清净独处、敦伦闲邪,因为这几天犯淫的报应也是难以想象!大家保重。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

以上是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至于神明降生的明鉴日期,而淫污冒犯,有在瞑瞑之中被谴责还不知觉者,所以,世间有循规谨慎的人,而明里受疾病折磨早早夭折的伤害,暗中又遭削夺俸禄减少阳寿的祸殃,往往都是淫污冒犯所至,与其追悔而无法挽回.

甘露琉璃药师讲堂禅义法师温馨提示大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

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

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阴历五月开始整整一个月,请大家在这个月里多多行善,念念善念,茹素戒淫,放生,助印!

戒淫得寿康 戒淫得吉庆

戒淫得平安 戒淫得清净

戒淫得泰祥 戒淫得光明

附: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福善祸淫的道理,说得十分详细了。至于夫妻之间的事,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不知道一年当中,有断然应该斋戒的日子。例如春分前三日,官府派人敲击大铃高声通告众人说:“雷将要发出巨大声响,有不戒除房事者,生下的儿女五官不完整,夫妻一定会有凶险灾难。”这是对的。何况人身的血气运行,原来与天地节气的运行相呼应,倘若违背节气运行规律而流失精气,那人的气血运行不能与天地气节的运行吻合,对自身精气伤害比平时超过百倍。至于神明降生的明鉴日期,而淫污冒犯,有在瞑瞑之中被谴责还不知觉者,所以,世间有循规谨慎的人,而明里受疾病折磨早早夭折的伤害,暗中又遭削夺俸禄减少阳寿的祸殃,往往都是淫污冒犯所至。与其追悔而无法挽回,何不如遵守斋戒以求自新。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功德无量。如果,你不小心破戒了,也不要自暴自弃,多忏悔,多放生、拜八十八佛,能让定业变成不定业。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