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读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还不能深刻理解它的全部意义,直到后来在自己的家乡无锡,见到了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禅寺。
无锡南禅寺,也算得上是一座千年古刹。它自梁武帝太清年间立起,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的栉风沐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大多都已湮没在历史的江流里,而无锡这座南禅寺,却依旧香烟袅绕、繁华依旧。
南禅寺,位于无锡的南门、古运河畔,南禅寺的门前,便是无锡古运河昔日的出城之处。明朝嘉庆年间建造的无锡城墙,就把南禅寺拦在了城外。自此,从南门城墙登高眺望南禅寺,便是那些年代里独特的一道风景。
历史上比较长寿的梁武帝萧衍,在其南梁王朝建都古南京后,大肆推行佛教。于是江南多地开始兴建寺院。南禅寺,也是在那个年代建起来的。只不过其最初的名字不叫“南禅寺”,而称“护国寺”。
初建时的护国寺,因规模较大,江南地区的所有名刹,几乎都无法跟其相提并论,因而护国寺也被称之为“江南最胜丛林”。也是高僧辈出,法幢高树,信众云集的地方。
一千五百多年来,南禅寺也历经兴衰,几番重建,同时寺名也数次更改。从名满天下的“护国寺”,到“江南最胜丛林”,到后来的“灵山寺”,再到被宋仁宗赐名的“福圣禅院”。最后,因为寺院地处无锡的南门,老百姓喜欢叫它“南禅寺”。
南禅寺坐北朝南,寺院的内部是一所长方形的院落,两侧的配殿中间为三间正殿,建在方整的台基上。从院内的平地上上到正殿,需要爬上数十级台级,也是寓意佛祖高高在上的意思。正殿上层层伸出的屋檐,深远典雅。
南禅寺现存殿宇六座,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五座殿宇都是明、清时所建。虽说部分建筑曾在太平天国义军起义,和日本人占领无锡时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经过近年来不断地整修,南禅寺还是给人一种气宇轩昂的感觉。
南禅寺因比邻城中心,香火一直十分旺盛。每年的除夕,南禅寺都会有敲钟祈福的盛大仪式。佛教中素有“闻钟声、去烦恼”之说,所以敲响一百零八下钟声,能去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代表的就是一年的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节候。
南禅寺除因高僧辈出、法幢高树而享受盛名之外,在“梁溪十刹”中,它还是唯一一座有寺有佛有塔的寺院。无锡古称“梁溪”,因为有一条梁溪河而得名。据说从前整个无锡有十座著名的古刹,排名第一的是位于无锡西门外、惠山脚下的惠山寺。南禅寺当初的排名列第二,其余的寺院,现今基本不知去向。
只是惠山寺虽然名气大,但寺内没有高塔,而南禅寺内却建了一座高达43.3米的妙光塔。这在当年,妙光塔一度成为无锡地区平地上最高的建筑,也是无锡的地标。
妙光塔,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距今已有千年了。关于这座佛塔的建造,有一个传说。据《南禅寺记》里记载:在北宋雍熙年间,有一僧人持钵而来南禅寺,等他人走进寺中,竟忽然不见了踪影。后来人们发现寺壁上有该僧的影子,人们认为僧人已成立地成佛,于是就建造妙光佛塔,并到苏北泗州的寺院里接来了三尊佛像,一起供奉在南禅寺。
当然民间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说当时的人们是为了防治运河的水患,才在运河的出城处修建了这座塔,目的是为了镇住兴风作乱的水妖。其实不管如何,这座古塔,也确实寄托了当时无锡人的美好期望。
如今漫步在南禅寺周边,一眼就能看到妙光塔挺立的身姿。宝塔翘角飞檐,檐角悬挂铜质铃铛,风吹铃响,悠扬地飘向四周。旧时的无锡,就有这样的诗句来描绘:“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
妙光塔系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据说每当夜晚塔内燃灯,更有“妙光”四照,蔚为壮观。如若站在塔上,古运河的如诗画卷就会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所以从明永乐年开始,妙光塔就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
身为“无锡八景”之一的妙光塔,还有一个独特的景致。在睛日,宝塔的倒影可以落到数里外的一座桥下,所以那里的地名就被称为“塔影桥”。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妙光塔的奇闻异说,最神奇的传说是宝塔曾发出过五颜六色直冲云霄的光,虽然已有科学论证,说是雷电作怪,但很多人还是认为那就是佛光。
如今的妙光宝塔,也还是当年的模样,但现在在无锡,提起南禅寺,就并不单单指这宝塔宝寺,还指依托古运河、南禅寺及妙光塔三大景观建成的超大型综合文化市场——南禅寺景区文化商城。
这是在改革开放后建成的一个十二万余平方米的综合文化市场,商城北部为仿明清风格建筑群,南部为仿宋风格古建筑。商城中妙光街已被命名为无锡市旅游街,也是4A级旅游景点。
所以现在的南禅寺,不光仅是一座古朴的寺院,还是人们购物、品尝美食的好去处。南禅寺的美食,也是远近闻名的。像无锡的老字号“穆桂英美食”、“熙盛源”、“王裕兴”等,在这里都能找到。
南禅寺的钟声、妙光塔的铃声,跨越千年依然在回响,人们关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记忆,就在这里定格。
小贴士:
南禅寺地址:无锡市梁溪区向阳路32号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半天左右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