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
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
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
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
——道宣律师(中国律宗的开山祖师)
这是偈颂的体裁,四句是一首,我们一首一首的来看。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凡夫学道法,真正发心学道,要想道业成就,自己一定要晓得,学道只可以自知,不必给人说。为什么呢?你给别人说,别人未必会相信;不但不相信,他还要来毁谤。毁谤,就造罪业了。为什么会来谤法呢?谤佛、谤法、谤僧造这么重的罪业,是你给他增上缘叫他作的,他将来堕落三途,你也跑不掉啊!阎罗王一审问:“为什么毁谤三宝?”他说:“某某人跟我说的。”就把你牵涉进去了,这是真的。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有的时候说,很慈悲;有的时候不说,不说也是慈悲。佛菩萨有能力观机,晓得说出他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不说。我们凡夫没有观机的能力,那么最好少说,甚至不说,这个就没有错失。
“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这第二首教我们修学的态度。“谛观”,是仔细的观察;“少言说”,是少说话。“人重德能成”,这样修持,众人自自然然尊重你,自己的道德慢慢就培养成了。“远众”,“众”是指都市、繁华、热闹的地方,修道的人要离它远一点。
为什么呢?我们道业还不坚固,常常在热闹场合当中,不知不觉就被这繁华的气氛污染了,使自己退失了道心,这就错了。所以古时候初学的修道人,为什么选择在深山,不但远离都市,连乡村都远离,他跟外面社会完全断绝,心容易清净。但在今天这个社会,就不行了。这一个事实释迦牟尼佛很清楚,他老人家在法华经里面就说过了,末法时期劝化众生,实在讲就是指现在这个时代,要以大乘法劝人,不要用小乘法。什么原因呢?大乘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大乘是开放的,小乘是保守的。今天在这个时代劝人保守,没有人乐意听;要说开放,大家点头,这个不错,还蛮有道理。所以今天修行要远离一切繁华,真不容易!纵然住在深山,装个电视,天天看到花花世界,没有法子修行,因为电视广播,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摆在你眼前,搞得你心花撩乱,精神不安,这些东西都是妨碍道业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晓得在现前这个生活环境当中,我们应该要如何来修学,找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远众近静处”,居住的环境要安静。“端坐正思惟”,此地这个“端坐”,我们不要把它看呆了。祖师大德教我们修行,我们以为一天到晚就坐在那里,你要这样看,就死在句下。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讲坐禅,并没有真的叫我们在打坐。什么叫坐呢?“坐”是取不动的意思。我们人坐着很稳重,不动;心不动叫坐,不是讲身,是讲心;在五欲六尘当中不动心,这个叫坐。什么叫禅呢?禅是不着相。外不着相,叫作禅;内不动心,叫作坐。“坐禅”是这个意思。假如搞错了,弄一个蒲团在那里打坐,祖师一看,摇头——你把我的意思全错会了。所以《华严经》的鬻香长者,是专门修禅的。他在什么地方修呢?在市场修。每天哪个地方热闹,就到哪儿去逛。经上讲他在市场坐禅;他不是坐,他在那里逛,他在那里欣赏,他样样都看,那是修行。看是什么呢?样样都清楚,样样都不执着;他不着相,样样都看的明了,但他没有起心动念,这叫坐禅。所以诸位要懂得“端坐”就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因此你的思想见解当然正确,这叫正思惟。
“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真正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观察自己的身心,观察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注意这些与佛的教诲相应不相应:若相应,我们身心在道上;不相应,我们就离开道了,修行是常常在这上用功夫。“口勿说他短”,少去批评人,少说是非,少说长短,这个很重要。身、口、意三业,口业是最容易犯的。不管有心,或者无意,都是过失,都造成了障碍。这个障碍,有的时候障碍自己的道业,有的时候还障碍大众的修学,那个罪业就更深了。“结舌少论量”,“论”是议论;“量”是度量,就是衡量的意思;用现在的话,就是批评。少发议论,少去批评。“默然心柔软”,“默然”是清净的样子,心非常清净;“柔软”就是慈悲。清净慈悲,是从这儿生出来的,不是造作、勉强可以得来的;这个要自自然然,清净慈悲就流露出来了。
“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无知”,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大智若愚。这个很难,一个真实无所不知的人,看起来他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功夫,这个就是德行。“聋盲”是比喻,好像是个聋子、瞎子一样,其实,他什么都明了,样样都清楚。“内智怀实宝”,内里面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宝藏;佛门讲的三宝——觉、正、净,那就是真实的宝藏,这自性的性德三宝,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显露,真正的证得。“头陀”是苦行,在生活上不求享受,一切随缘,所以日子过得很潇洒、很自在。喜欢“闲静”,优闲清净,这叫真正的享受。“对修离懈惰”,在修持方面懈怠、堕落他都能够离开了,可见得他永远是精进不退的。这一节是唐朝时候终南山,我们中国律宗的开山祖师——道宣律师所说的。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