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发源地古印度消亡,却通过南传、北传、藏传在中国和东南亚遍地开花。因为传法路径不同,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演变。南传以上座部小乘佛教为主,藏传结合藏地鬼神形成独立封闭的喇嘛教,而变化最大的就是北传,也就是中国佛教。
基本上在盛唐玄奘法师取经之后数十年,中华佛教飞速发展,理论知识已经超越了印度,到后来印度本地僧众甚至以中华佛教理论为准,日本、朝鲜基本上都是以中华佛教为源流。在佛教与道家、儒家文化的合流以及对佛经的不同演绎中,产生了很多分支流派。
为了生存和壮大,这些流派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佛教在古印度便已经有了原始佛教和神化佛教两个阶段,而中国佛教的流派基本归属于神化佛教,在形式意义与最初的原始佛教渐行渐远。不过在宗教理念上,经过无数大德的努力研修,这些流派都在沿着原始佛教的初衷不断发展,也就是追求“心性”,他们都延续和发展了原始佛教的核心理念。
他们的不同,只是“修”的不同,但是修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所以都是佛教分支。共分为“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即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具体就不一一说了,经过时间轮回,唯有禅宗生机蓬勃,影响深远。净土宗也流传比较广,因为“极乐净土”对老百姓也是有吸引力的,其他一些流派由于哲学思辨难度过高、或者规则极其严酷,渐渐难觅踪迹。密宗好像是传入日本,“唐密”现在还是很流行。当然,这些门派肯定还是有的,只是相对于禅宗这种几乎深入到每个老百姓的生活中的意识来说,影响力太小了。咱们老百姓爱说的口标,不都叫“口头禅”么。
为什么都是佛教,唯有禅宗一家独大呢?
原始佛教的开悟是“涅槃寂静”,是想明白之后的豁达而安静的心灵状态。要成佛,就是要达到这种心理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修行的,而这种修行,在上座部中被强化为哲学思考。神化之后的佛教,依旧带有这种基因,所以我们说佛教是讲理的宗教,它追求逻辑上的通顺和心灵上的彻悟。
可是普通信众哪里具有高级哲学学习的时间和思维能力?在下层劳动人民的身上,整天思考也是一种巨大的成本。
禅宗应运而生。
禅宗虽然是中国佛教主要流派之一,但是起源是很古老的原始佛教,并非后来的神化佛教。所以禅宗更注重的是世俗而现实的人的机辩思维,并没有那么多神秘色彩和神话传说。
禅宗在佛教的筐里装进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性,一方面延续了原始佛教对内心的注重,又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维方式。
作为佛教,他承认“三法印”,即《杂阿含经》中的“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也就是原始佛教“苦集灭道”四真谛的另外一种表述。其认识逻辑是,由于“无常”而“空”,由于“无我”亦“空”,而成佛就是明白这些道理后的“涅槃寂静”。基于龙树的中论,这种“空”并非指万物皆空,而是指万物的本性都一致,也就是万物是没有自性的,如果有,这种“自性”也只能是“空性”,也就是“佛性”。
这是不是很像道家的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间,什么都是一样平等的。
禅宗的理论将万物“空性”发展成为“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如同太阳,只是被乌云遮挡而已。要成佛,就要拨云见日。这就是“明心见性”。这样一说,就简单多了,要成佛,只需“见性”,要“见性”,只需“明心”就可以了。明心是最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外界辅助,不需要别人点拨,不需要努力修为,不需要探究未知,只需要自己想明白就可以了。
禅宗甚至放弃了打坐、读经、香火之类的形式,而更加简便易行。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也是对禅宗“明心见性”的理论支持。但是你要这么解释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原始佛教不也是讲究“悟”么?浅薄地讲,这个“悟”不就是“想开了”?其实在原始佛教哲学中,就是用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来说服自己想通,从而获得心理的巨大满足。但是这套理论是“想通了”,而不是“不去想”,“想开了”,“无所谓”,这其中是有巨大的区别的。
“想通了”的“明心见性”,需要超强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不是大德难以做到。而“想开了”的“明心见性”就很容易了,你遇到困难,就想“算了算了,反正努力也不一定有结果”,这和遇到困难,经过详细地调查研究知难而退这是两码事。当然这只是个比方,佛理更加深奥。
龙树大师提出了“渐悟”和“顿悟”的理论,指出在长期的思考修行之后会发生思想上的飞跃。禅宗沿用了这个理论,却只是推广“顿悟”,有意无意地回避了“顿悟”的基础是刻苦不断的“渐悟”,因此成为极具吸引力的一种修行方法。
因为“顿悟”谁都有机会啊。
加上禅宗入世修行的说法,一般是自力更生,不像佛教其他流派不事生产,所以在几次大的政治层面对佛教的剿灭中得以幸存,这也是禅宗一直存在并壮大的重要原因。禅宗得以飞速发展,不但在中国一枝独秀,还影响了周边地区。
其实没有长期的思考,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出现“顿悟”的。广大信众则只认为“顿悟”就是凭空而来的一瞬间的开悟,认为人人皆可轻松做到。又想成佛,又不愿意过多付出,这种禅修有点类似于投机取巧。
不过,艰苦的修行向来为人所不喜,有谁不喜欢轻轻松松得渡彼岸呢?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