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三

发布时间:2022-09-22 11:06:49作者:心经问答网

  《法性基础》之二十三

  ——2013年1月28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接着学习《心经》。今天要进行的内容就是《心经》里边的第三段:“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一段应该说是整个《心经》里边比较难理解的一段,严格上讲是不可理解的。如果哪位同学说:“这段我理解了!”完了!(法师笑、众笑)说明没有理解;如果哪位同学说:“这段我不理解!”人家确实是不理解,反正这一段你不要谈什么。今天没有办法,不能都在这沉默不说话,一堂课过去了,这一段就结束了,也不能这样子,这也不能说明我们都理解了,对不对?反正你回答说理解、不理解都是不理解,你不回答还是不理解。总之,这一段就是不理解。

  这一段的内容的特点,空相的特点就是否定——你说有生,它说不生;你说有灭,它说不灭;你说有垢,它说不垢;你说净,它说不净;你说增,它说不增;你说减,它说不减;你什么都不说,它说你不什么都不说。到最后把你逼得无处可落脚,那时候你就干什么了?那个时候就开悟了,无我了。你只要有我,它就要逼你,逼到最后无我了,没办法逼了,那就是证悟诸法实相,那就是空相。好,这一段我们就结束了啊。(法师笑,众笑)怎么样,大家欢喜吧?我觉得此欢喜非彼欢喜。当时佛在讲《心经》的时候,估计很多的菩萨弟子,乃至于说在家弟子也都很欢喜,可能证悟空性的欢喜,我们现在欢喜也不知道欢喜什么?

  为了理解这一段,我们需要探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坦白地告诉大家,目前我还没想清楚,所以需要我们一起去想一想,一起来尝试着理解一下。这些命题可能是在历史上,大家一直都在讨论的问题。乃至于现在因为我们生活越来越忙碌,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以后,无暇去思考的这些问题。没有闲暇,就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问题思考多了以后,没有任何人给你任何的回报,而且它只可能让你产生怠工。在别人看来是消极的生活态度,所以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至少不能量化,所以慢慢我们就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了。越不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生活越忙碌,越忙碌越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所以庄子在他的著作里边曾经描述过类似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什么状态呢?有同学知道吗?就是跟自己的影子赛跑,你要去追自己的影子,看看能不能追得上。各位,你们能不能追得上?追不上吧?(学员:追得上)追得上,怎么才能追得上呢?

  (学员:站在赤道上且是日中的时候。)

  法师:站在赤道线上,而且是日中的时候,对不对?但那个时候你是不是在追?如果排除这样一种状况,即便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在赤道上,在北半球、南半球任何一个位置,有没有可能去追得上?逻辑上来讲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你跑得越快、走得越快,它走得越快,逻辑上不可能追得上。事实上怎么才能追得上呢?就是你不要动,就追上了。乃至于说你休闲地连站都不想站,躺在地上,追上了。(法师笑)那就与影子重合了。

  所以,像我们这些目标也是一样,想一想,我们的生活状态,很多时候树立一些目标的时候,如果重新审视、思索一下,会发现安立这些目标就是我们生活的影子。你越追求这些目标,实际上这个目标它走得越快。我们辛辛苦苦定一个目标,以为自己追上了,三天不过,你会发现这个影子离我们又远了。所以你又安立一个新的影子,又要继续去追,从不停歇。

  这个影子产生的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今天要去看一看这个影子产生的源头。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看《心经》里边,如果用逻辑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心经》里边会遇到一些逻辑上的矛盾,根深蒂固逻辑上的矛盾。或许我们每天都在诵《心经》,但因为没有理性去思考,认为这没有什么问题。事实上,看看有没有问题?观世音菩萨就叫了一下舍利子,说:“是诸法空相。”它有几个特点:一个是“不生不灭”;第二个是“不垢不净”;第三个是“不增不减”,三个特点。这个分享整体上我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是诸法空相”;第二个空相的特点六个“不”。我们今天重点把“是诸法空相”来剖析一下。

  “是诸法空相”这是什么意思呢?字面意思?大家白话一下。

  (学员:前面这些法都是空的。)

  法师:前面这些相,这些法都是空的,对不对?是啊,延续了前面的问话,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是”就是这些。这些所有的法中间需要一个系动词,或者需要一个谓语,他们的特征是“空”的,这句话意思完整了吧?这些所有的法,他们的特征是“空”的。这句话其实分了两部分,“是”先不看,这是代词,现在先姑且这么认识。实际上后面分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诸法”、一个是“空相”。所以我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佛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菩萨在讲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假定,假定什么呢?我们了解诸法是什么了,对不对?如果我们不了解诸法,“诸法空相”这件事情,说它就失去基础了,对不对?

  我们说所有的中国劳动人民他是勤劳的,对不对?当这样认识的时候,我们心里面一定想说中国劳动人民是指谁?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一个国家主席、总书记讲“中国人民是勤劳的”,跟我们在这儿讲说“中国人民是勤劳的”感觉一样不一样?那差别是很大的。我们说中国人民是很勤奋的时候,实际上的意思是说“我是很勤奋的”。(法师笑)对不对?其实“中国人民”对我来讲的话就是我,我就是“中国人民”。可是作为一个总书记,作为一个国家主席来讲的话,他可不是说“我就是勤劳的”,不是吧?他心里想的就是人民、子民,我们的中国人民真是很勤劳的。因为他接触了很多很多的中国劳动人民,因为他这样一个经历,如果没有这份感情的话,我想他是不可能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上。在我们心里面到底装了多少灵活灵现的人物形象,这是我们心量的主要的体现。

  今天我们学习佛法以后说要“为利有情愿成佛”,请问“那个有情”是谁?你说“无量无边的”,(法师笑)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的生命,对你来讲这是有情的范围,对不对?可是大家请扪心想一想,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空的概念。当我们实实在在说“有情”的时候,所想像的就是我的亲人、最好的朋友,还有那个经常逼我干活的领导,他可能还要排除在有情之外。(法师笑、众笑)因为一看到他菩提心就发不起来了,所以一气之下我还不如先不想他,先发菩提心,成佛以后再来度他。

  我们内心实实在在的对象跟概念是两回事。当实实在在我们真实感受到说一切有情都能够成为我内心里边灵活灵现的形象的时候,那就是任何一个人来了以后,我对他的感觉就是和亲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对我来讲是没有任何的区别的,就去做了。这样的人我们知道,他名副其实堪称“法王”,他值得人去尊重,值得一切有情去尊重他。所以他到深山老林里面老虎不会伤害他,你到深山老林里,老虎就伤害你。不说你,是我啊,我去了以后就会伤害我。为什么呢?因为在老虎伤害我之前,首先我伤害它了。或者再退一步,首先老虎这个概念已经伤害我了,我再到深山老林里边我已经恐惧了,事实上老虎还没有出现。你想想看,既然这样老虎何不成你之美?(众笑)既然“你已想好我会伤害你了,那为什么我不去伤害你呢?岂不是枉负了你一片心?良苦用心!”这就是顺势而下。这个势营造好了,营造好了那老虎出来就会伤害,顺理成章!

  一个真实的事物在伤害我们之前,真实地伤害之前,首先概念伤害我们了,而且伤害得不得了。当这个概念伤害我们的时候,大家知道,这就是已经开始为那个果相聚集了这个因缘。那我们想像如果是这样一些菩萨、佛这些圣者,他内心里边对这些天地万物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时,面对这些生命的时候,首先这些概念不会去伤害他。不但不会伤害他,面对实实在在的实物的时候,即便老虎真的咬了他以后,都没有伤害到他。有可能身体伤害了,但心灵没有受到伤害。我们说这样的人是不可受伤的,这样的人你伤害不了他。这样的人我们认为是有尊严的,是有真实生命尊严的人,是不受伤害的人。如果我们随随便便受伤害了,那我们的尊严在哪里呢?

  好,我们回到话题上来,当我们说“诸法空相”的时候,一定是这样子——我们对诸法的理解已经是非常鲜活了。所以为什么之前学了《大乘五蕴论》,它告诉我们了那么多法,事实上这些法还都是(讲课中粉笔掉到袖子里,法师笑,说:“我不忍心伤害它,它就没有掉,是吧?”)就是这些法它其实已经抽象了。已经抽象了那几十个法,事实上法要去追根朔源的话,法是无量无边的。法是非常多的,只要一个情景出现就是一个法。只要我们去描述的时候,一个情景就是一个法,法是非常多的。这个时候,它不断去提炼,不断去提炼,因为我们的心太粗糙,它没办法装那么细致的法的时候,它粗糙地提炼了那么一些法。我们详细地加以认知以后,这个时候告诉我们,你所认知的那些法非常形象,灵活灵现。告诉你,它的特点是“空”的。什么感觉呢?“白学了!我们辛辛苦苦认识那么多法,到最后白学了。”为什么?“因为它都是空的。”是不是这种感觉?“很懊悔,这辛苦的努力都白费了。”是不是这种感觉?

  (学员:不是。)

  法师:那是什么感觉呢?这个时候告诉我们,这些法都是空的,它告诉你都是空的,这个时候你没空,而且多了一个法,什么法?

  (学员:空法。)

  法师:“空”法。(众笑)因为告诉你“空”的时候,你说以前还不知道有“空”这个概念。告诉我“空”,又多了一个“空”,空法,对不对?多了一个“空”的概念,这真是没有办法。实际上讲一个概念我们就执着一个概念,到最后没有说诸法是空的,结果多了一个“空”的法,所以 “诸法”这儿描述就不是一切法都是“空”的,而是说一切法再加一个法是“空”的,这个法是“空”的。所以我们去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个“空相”不是脱离诸法之外而安立一个新的法,它就是告诉我们这些所有法的特质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什么特点呢?就是“空”。可是我们这样理解的时候,还是不了解为什么是空?为什么它们共通的特点是“空”?

  在这儿来具体一下,“诸法”里边有几个代表性的。比如说 “地”、“水”、“火”、“风”,这个是色法里边最基本的四个,我们都了解是“诸法”里边的四个法,没有问题吧?这四个法之所以称为“法”那是因为它具有固定的、明确的特点。“地”具有什么特点呢?

  (学员:坚强性。)(法师板书)

  法师:坚强。我们比喻一个人的性格坚强如大地,其实比大地更坚强的还有金刚钻。从概念上来讲,“金刚”和 “地”是两个法,但抽象出来的时候,抽象出一个概念,这叫“地”。所以金刚也好大地也好,钢筋也好,水泥也好,在这儿都具有坚强性,都称它为“地”。“水”具有流湿性;“火”具有温燥性;而“风”具有轻等——等的话其实还具有其他特点,动的特点,轻等动性。(法师板书:“轻等动性。”)大家知道,坚强性、流湿性、温燥性、轻等动性,地、水、火、风这四个特点就出来了。

  一般讲水、火是不容的。说明什么特点呢?说明水的性质和火的性质彼此之间是不兼容的。流湿的特点一旦加热、温燥以后,流湿的特点就没有了。所以流湿性和温燥性是很难兼容的;坚强性和轻等动性也是很难兼容的;大地是如如不动的,而风是经常飘动的,这两个特点也是彼此不兼容的。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地、水、火、风这四个特点、这些性质,首先是不同,因为不同所以才归类到不同的法,其次它不但不同且彼此之间具有排斥性。所以现在就明白了,为什么色法里一定要抽取地、水、火、风这四个元素。地、水、火、风四个元素不单是不同的特点,而且彼此之间两两特点上是相反的,相反相成,不同特点的事物组成的时候,它会搭配形成新的事物就产生了。所以这四个元素可不是随便选取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特点截然相反的事物,我们要去找一个共通特点的时候,那个特点该是什么呢?比如说黑和白这两个颜色,黑夜和白天这两种状态是截然相反的,在截然相反的事物里边,我们还一定要找一个共性、共通的特点时候,请问这该是什么?

  (学员A:黑和白它们都是一种波。)

  法师:黑和白都是一种波,你的共性是说它们的载体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说这个载体它所振动频率不一样,或者说它发射的、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不一样,导致了表面上不同的现象。可以这样理解吧?那是我们在这个现象之后找到的一个载体,那个是我们的共通特性。请问这个该是什么?两种性质——流湿、温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背后,共通特点该是什么?

  (学员:都是一种物质。)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三

  法师:都是一种物质。水的话是流湿性吧?现在加热、加热、加热成了等离子了。加热到一定程度水分子开始电离了,电离以后本身是可以烧起来的,那叫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我们称为一种火。你也可以认为说,载体还是这个物质,可以找一个共同特点。对不对?可以。现在学科学以后学佛法就特别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多了。过去佛菩萨一讲法,因为物理知识不多一讲就明白了。说是这样的,因为他找不到共同特点,今天我一找还真能找到,所以这个就不“空”了。(法师笑)我们就很难趋入空相了。

  在这给大家分析的还不是这一个特点,事实上如果找这个物质,按照我们的思路再去找物质载体的时候,再去分离的时候就会发现物质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所以物质又分很多元素,单一元素再去看的时候,每个元素它的状态又有所不同,所以你又要去找这些元素的共同特征。按照这个思路,你要去找的话到最后会是什么?物质有不同元素,不同元素之间有没有共同特点,你会发现说有质子、电子。质子和电子之间又不同了,它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特点,你又找个一个更基本的单元。找更基本的单元的时候,我们今天找到的是一个能量弦,可是能量弦本身的状态又有不同,它不是单一的、恒定的状态,它又在不断运动的状态,能量弦之间有没有不同的时候,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到最后这个特点该是什么?找不到了吧?(法师笑)找不到我们就找这个,这就是“空”。大家不要觉得说这个“空”是一个共通特点,是一个客体的对象的话,完了!这成为单独的一法了。不是这个,这个“空”不离开诸相本身的特点,所以这个“空”性的安立一定是在原有的性质上对它重新的描述。

  怎么描述呢?水具有流湿性,所以佛讲“般若”,什么是般若呢?他所讲的这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水具有流湿性,具有流湿性的这个特点叫水。它具有流湿性,我们继续描述,具有流湿性又非流湿性是名流湿性。(法师笑)明白了吧?是名流湿性,所以“地”是什么?既有坚强性又非具坚强性是名坚强性,即是地。

  (学员:《金刚经》。)

  法师:《金刚经》!火和风亦复如是。(法师笑)当我们给它一个镜子的时候,你要同时照破它。它既有这个特点又非这个特点,是名这个特点。到最后就找个了共通特点,什么共通特点呢?就是一个字(法师板书)“非”那是共通的,那个“非”就是这儿的“空”。

  各位,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吧?没有自己的名字的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对不对?(法师笑)这个世界上没有他生存的土地,生存的土壤。必须要一个名字,没名字没办法叫,总不能小孩子一直长大还延续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你的名字,叫什么?(学员:小猫小狗)小猫小狗,二蛋三蛋,(众笑)小猫、小狗、二蛋、三蛋也有个名字吧?如果有一个同学还是这样延续下来,也挺有特点的。(法师笑)那个时候也要一个名字,总之要安立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比如说我们贤彦,贤彦在吧?(贤彦:在)都成惯式了,第一次叫了你名字以后就叫下去了。什么叫贤彦呢?谁叫贤彦呢?就是我们给他界定个名字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个贤彦,即非贤彦,是名贤彦,你就把他的真相认透了,每个同学都亦复如是。这样我们在面对很多境界的时候,就不苦恼了。当大家再去相处的时候,有人说:“贤彦,你怎么回事啊?”你说:“我这个贤彦,即非贤彦。”那个时候你就取一个“非贤彦”就可以了。因为我不是贤彦,你说的贤彦不是说我啊。可以这样理解吧?有的同学摇头了,说不可以。我执强的表现就是这样的。(法师笑,众笑)为什么你一定是贤彦呢?这个贤彦谁给你取的名字呢?事实上贤彦不只是你,我们寺里面还有一个贤彦法师呢,对不对?他说贤彦不一定是指你,天下叫贤彦的人很多,你为什么非要执着于是你呢?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再跟大家举个笑话,这个笑话是我自己切身痛苦的经历。有一次我参加一个群的共修,这个群共修里面大家普遍来讲都很好,就有一个同学是格格不入的,他总是自说自话。当然不是指经常在我们这个群里的那个同学,我说的是另外一个跟大家没有交集的群里面,在学习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一直是自说自话,而且时不时的就去否定别人,搞得大家都很烦恼。所以就在讨论要不要把他踢出去,就是这个“异”产生了,没办法兼容。其实我看到后也觉得应该把他踢出去,本来大家对学习、探讨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但是这个因素的存在,总是让人心浮气躁,经常会有很多苦受。当时觉得说大家讨论真好、真及时,希望你们下个决定把他踢出去。结果正在这个时侯,我正在深深地随喜赞叹他们这些行为的时候,忽然这个人冒出一句话来,我的态度往外“异”的力量一落千丈,最后变得一下非常包容。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呢?大家想想看会是什么话?(现场沉默了一会儿)他说:“贤清法师这个人对文化还是很有研究哦!”(法师笑、众笑)我后来觉得:“哎呀,这个人真好!(法师笑,众笑)这个人真是有眼光,这个人真是有智慧!”所以那个时候的心一下子就变得特别的包容,我后来就千方百计的想为这个人说话,说:“让他留下来吧。”

  在这个时候,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是名贤清法师,即非贤清法师,是名贤清法师。”不是这个逻辑,就是“是贤清法师,即是贤清法师,更名为贤清法师。”这个逻辑就成立了。大家知道,这个场景里面一直强化了那一个名的执着,是不是这样的?其实我在想,当时说的时候是不是指我啊?我应该打个问号,要打个问号态度也不至于变化那么大,对不对?其实后来我想想,变化这么大对自己身体很不好,很可能哪天心理承受能力不够的时候一下就晕过去了。这很不好,应该平和一下。即便我很痛苦很排斥的状态里边应该也慢慢去缓和,不要那么强就缓和一下,慢慢缓和的时候应该疑问一下:他说的是不是我啊?这样一问至少可以缓冲一下。

  现在理解什么叫空了吧?还不理解?应该理解了。我们在去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多一份对这个事物本身的觉照,其实严格上讲并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觉照,而是对我们概念的一个觉照,概念要去觉照它。所以当我们这样去界定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不是这样子,我们就会执着于“地具有坚强性”。这种执取它会一直加强、一直加强、一直加强,加强到最后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自信的执着。这种自信的执着它具有一种普遍的意义和主宰的力量,这个境对我来讲就变成一种主宰了。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说现在科学它是唯物主义,其实也可以讲唯物主义。唯物、唯心,所谓的我们认为的神,宗教里面的唯心主义,本质上,大家知道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过是主宰的对象发生变化了,过去曾经是神在主宰,对不对?现在我们唯物以后物成了我们的主宰,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没有。所以我们今天再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个社会在发展的时候,受物质主宰的力量越来越强,没有办法,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边没有办法,自主的能力没有了,事实上是不是人没有这个自主的能力呢?你不能说他没有,当然你也不能说他有。但是我们如果说认为自己没有,肯定是被这个东西主宰了,这个东西主宰,大家知道,不是被这个外在的物,实实在在的物主宰了,是被什么主宰了?首先是被我们的概念、观念主宰了。这就像老虎伤害我们是一样的,在这个老虎真正伤害我之前,概念首先伤害了我自己,其次我促成了这个实物去伤害我,我促成了它伤害我。这个过程就是这样子,机制就是这样子。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三

  我们认为物很重要的时候,首先概念上成立了,事实上物确实重要了,对不对?物真的那么重要吗?事实上它也确实很重要,但是还不足以重要到什么程度?重要到它可以主宰我们的程度,如果是这样那真的是本质上没区别了。所以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式里边只要加一个“唯”字,大家知道,加一个“唯”字,“唯”是什么意思?单一因素,单向决定,这都是让人进入一个陷阱,什么陷阱?被主宰或者主宰的陷阱。事实上社会是,今天在讲佛法的时候,空性就是什么呢?就是缘起,这个缘起就是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状态,动态的状态不是决定的状态。

  这里先简单把这个“诸法空相”大体上的意思,给大家去做这样一个说明。现在要去看一个逻辑上的矛盾,什么矛盾?要联系前面的几句话,叫什么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家知道,如果从我们概念上来讲的话。诸法它每个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我们称这个特点为什么呢?叫“别相”,别相就是个别的特点,自身个别的特点。我们称所有这些个别的法它所共通的特点,那个叫什么相呢?(学员:总相。)叫共相或者是总相。

  没有问题吧?好,没有问题。别相和总相的概念,我们首先这样去安立了。其次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判断,由这个概念可以作这样的一个判断,什么判断呢?因为别相是在别别地描述每一个事物,而共相是所有别别的事物所共通的,所以别相应该包括在共相或者总相里面。总相是一个大的范畴,别相是一个小的范畴,没错吧?(学员:没错。有同学说错。)

  啊,这里面也有错?这有什么错误呢?(学员:总相是一个基本的,别相是一个特殊的。)总相是一个基本的,别相是一个特殊的。是啊,总相是一个基本的,它一个基本的和特殊的,这个特殊的一定不能违背这个基本的,没错吧?(学员:嗯。)特殊的之间可以相互违背,可以吧?当然可以了,所以你不违背它就说明这是一个大的概念嘛。没错吧?不是我们的逻辑混乱了吧?(众笑)谁要说这儿不是的话,那个逻辑就有问题了,那要修修自己的逻辑。我们现在要按照逻辑来,一定要按照逻辑来,看看到最后有没有矛盾,看看《心经》有没有矛盾。

  但是我现在这样说,你不要在我每问一个的时候不要有意跟我作对,一定要按照正常逻辑来。你有意和我作对显示不出你的水平(法师笑)。在这个环境里面已经显示不出你的水平了。

  总相是一个大的概念,别相是一个小的概念。比如说猫,这是一个总相。别相,天下的猫有很多种,胖的、瘦的、白的、黑的、花的,每一个猫具体的特点描述的时候,那个就变成别相了。所以总相可以认为它是基本的,也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大的范畴。在这个大的范畴里面,可以兼容这些小的特点。了解这个别相和总相以后,有这样一个论断,我们去看色和空的关系,色是一个什么相?(学员:别相。)别相。空呢?(学员:总相。)总相。

  好,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意思就是说别相不异总相,总相不异别相,没问题吧?别相肯定不异总相,别相不会排斥,不会不兼容总相的。要不兼容总相那还得了?马上从这个猫的行列里被剔除出去了。(众笑)别相一定是兼容在总相里面的,这是第一。

  第二,总相不异别相。这个总相它一定不能够排斥别相,如果你排斥别相,总相说明有问题了。一定有问题!你要界定四只腿的那个才是猫的话,忽然有一只猫的腿断了(众笑),你说这三只腿的猫不是猫,完了!你这个总相肯定概括的有问题,所以四只腿千万不能把它当作是猫的总相特点。

  事实上,你要找猫的总相特点你能找到是什么吗,这个我们不找了,一找了就有问题了,根本找不着。找不着就是这个空嘛!你要真正找猫和狗的根本特点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吗?各位,啊?有的同学能找到。

  (学员:猫吃鱼,狗吃肉。)

  法师:好,人吃不吃鱼?吃鱼的是不是猫?(法师笑,众笑)别概括了,再概括只能突出我们生活常识和逻辑上的缺憾。没办法,这个我们不可探讨,一探讨肯定找不到,总相你怎么找,找不到。但是我们还都能说得出来,这个是猫,那个是狗,一般还不会分别错。你说人就奇怪,让你描述又描述不清楚,让你说的话你还真说得出来。人啊,很不可思议。这里面有很多机制是不可思议的,今天我们就要探讨这不可思议的东西。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没有问题,对不对?总相不异别相,别相不异总相,没有问题了。下面两句看有没有问题。

  “别相即是总相”有问题吗?

  (学员:有。)

  法师:有问题了吧?有问题了。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共相,所以知道这个生命一出来就知道是人,对不对?你不说他是狗他是猫,他就是人。你要去思考人根本的特点在什么地方呢?思考不出来。你说两眼睛,猫也有两眼睛。你说穿衣服,现在猫也穿衣服。对不对?你找不着。

  (学员:直立行走。)

  法师:你要说走立行走,杂戏团的猫和狗训练得也能直立行走,可是你不会认为它是人,不会的。有时候,那只猫,我也教它怎么走路。如果把一个人当作动态平衡的话,它两条走路的时候才叫人,那好它就在两条腿走路,你叫它“人”,它还不高兴。实际上我们找不到的,人就是这么奇怪,找不着还认为人就是人,执着得不得了。

  “别相即是总相”有问题了吗?有了吧。每个人都安立一个名字,比如说:这个人就是贤彦,贤彦就是这个人没有问题吧?这个人不是总相吧?可是说:“人是贤彦,贤彦是人。”“贤彦是人”没问题吧?(法师笑,众笑)所以别相即是总相没问题,对不对?可是,“人即是贤彦”有问题了吧?(学员:有)这个问题就大了,问题大得很。一个大的概念即是小的概念,这件事情不可理解,对不对?逻辑上出矛盾,出问题了。

  可是《心经》告诉我们,“别相即是总相,总相即是别相。”问题在哪儿?大家怎么去解释这件事情?

  (学员A:那个空是根本的总相,它是区别于人这个总相这个概念的,就是它并不是跟正常的总相相对应的。)

  法师: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拿比喻来讲,可不要回到这个颂子里边,不要用原文,在这儿我们不谈空相,只谈一个具体的事物,这是两层:首先在现实生活中的逻辑里边,用这个逻辑来套《心经》的话会有问题,这是第一层;第二层,我们如果尝试着去解开这个矛盾的时候,要充分地对“空”有一些理解。对不对?

  这儿的“空”它是一个总相,它和所谓的“色、受、想、行、识”这些别相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里边我们要去探讨一下,看看怎么把那个矛盾给它化开。刚才妙妙说什么,刚才没听太明白。(妙妙:我已经不知道了。)已经不知道了?(众笑)

  (贤彦:比如说我的手是手心和手背。)

  法师:手心和手背。

  (贤彦:构成了我的手。)

  法师:构成了你的手。

  (贤彦:反过来说所有的手心手背所构成的手都是一样的,这个应该成立的吧。)

  法师:好,我们界定一下。首先手这个概念给它界定下来了,对不对?手是由手心手背组成的,好。你这个概念套概念,手里面怎么还有手心手背手的概念呢?

  (贤彦:我是说手的一方面。)

  法师:我们知道现在在探讨一个逻辑上的问题,概念在界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清晰,不能矛盾。当你界定说手是由手心手背组成这不是一个概念,对不对?这不是概念,概念是说手,什么叫手?你要给它一个概念。只能说心背组成的就是手,你不能在概念里面又套了概念本身,对不对?这是有问题的,首先这是概念没有界定清楚。各位,谁还能再举例说这个矛盾在什么地方呢?

  (李松:色,不是,黑人是人,白人是人,就是黑人等于人,白人等于人,黑人等于白人。现实中黑人不是白人,黑人是黑的,白人是白的。)

  法师:就是,我说的就是这个我们概念上的逻辑上矛盾。

  (李松:就是,逻辑上就是有矛盾的。)

  法师:比如就拿黑人和白人这件事情来看的话,人是一个总相,对不对?这是总相,那么别相里面有黑有白,对不对?黑人和白人,那这时候我们套到这个公式里面,就是“黑人不异人”。黑人当然不能异人,他本来是属于人;“人不异黑人”,可以理解吧?你只要一异,完了,这个总相的概念就失效了。你想想,你把一个小的东西都包容不了了,对不对?人一定不能异黑人,所以在我们概念里面人一定不能够分,人就是人,什么样都是人,对不对?你对人的概念不能够排斥,不异的概念。那么“黑人即是人”,没问题吧?(众:没问题)可以理解,“人即是黑人”,完了。(法师笑,众笑)这一块就有问题了,我们关键问题就在这一块。

  (学员A:我觉得那个是不是它在下面那个,黑人即是人,人即是黑人这个层面的话是在说,人这个总相的这个层面上。)

  法师:人总相这个层面上。

  (学员A:就是后面的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和不增不减。”都是在说空相这个层面上,转换到咱们那个刚才说这个例子上面来说,就是在总相这个层面上,人这个层面上来说,后面黑人即是人,人也是黑人,其实他是有前提的。)

  法师:完了!(法师笑,众笑)还真的有点怕大家去讲太多,讲太多以后发现我自己思维跟不上了,(法师笑,众笑)不行,你再说一遍(众笑,法师笑)。

  (学员A:空相这个总相是一个前提。)

  法师:总相是一个前提。

  (学员A:总相是个前提,最后这两句话实际上是在总相层面上来说这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这么个意思,不是说它把它都放开了去说。)

  法师:好。

  (学员A:比如说这个可能是在胜义的层面,真谛这个层面来说它是一个层面,但是如果拿到这种实际上来说,我觉得可能不成立。)

  法师:大家明白了吧?(众回答)有明白的?说说看。

  (学员B:他是不是说“人即是黑人”这句话的时候。)

  法师:人是黑人。

  (学员B:这个关注点不是在黑白上,关注点是在人这个性质上。)

  法师:人即是黑人。

  (学员B:对。他关注点不在“黑白”这两个字上,关注点只是在人这个特性上。)

  法师:那你就说黑人即是黑人呗,为什么叫人即是黑人,这时候白人听到多么难受!(众笑,法师笑)人即是黑人,白人是不是?白人就不是人啊?(法师笑)

  (学员C: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感不感觉逻辑上有毛病,黑人是人,黑人感不感觉有问题了,就说明我们本身,人这个总相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咱们对黑人的认识是有问题的。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说色即是空,就是咱们的感觉别相和总相;“空不异色”,就是说咱们觉得有问题的话,就说明咱们对色的本身)对别相本身认识也有问题。(学员D:像一滴水和大海)一滴水和大海?这是什么概念呢?(学员D: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共融的。)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可以共融的。

  (学员E:有众同分,众同的话,就是人是众,是同分的话呢,就是有解放军、有工人、有农民,这是分,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总相和别相。)总相和别相,我的思维跟不上了,一个一个来,(法师笑,众笑)刚才先看李松讲的,讲的什么了?我就忘了,你再说一遍?(法师笑,众笑)。

  (李松:就是咱们对“黑人是人”,还能认同一下,咱们认同不了“人是黑人”这个概念。我觉得咱们认同不了“人是黑人”这个概念,就是咱们对黑人的认识是有问题的。)

  法师:对黑人的认识是有问题的,是什么问题呢?

  (学员D:人是属于人类的一种……)

  法师:“人即是黑人”,你的意思是说,其实,黑人是人,黑人即是人没有问题。那么,我们讲“人即是黑人”的时候,大家要对黑人认识的本质要挖掘一下,对不对?就是一定不能把黑人和白人对立起来,对不对?一定把黑人的本质一定是白人,或者是他兼容白人,或者黑人、白人没有区别。把这个挖掘出来,这个时候,白人听了以后,心里就舒坦了。你的意思是说,其实,应该白人自己去挖掘黑人的内涵,对不对?(法师笑,众笑)“人即是黑人”,我觉得我们是个黄色人种,就要考虑说我这个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跟黑人到底有没有本质区别,我发现说:“哎呦,没有本质区别。他讲‘人即是黑人\’的时候,也包括了我。”可是,说你是黑人的时候,你就不承认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点,你先等一下。刚才还有一个同学讲,一滴水和大海之间这个关系,这个怎么联系呢?我没有太明白,(学员D:本质上是相同的)本质上是相同的。好,我们在这个框架下,你要进入这个框架,一滴水和大海,它这个谁是总相,谁是别相?这里面能提出来吗?(众学员:一滴水是别相,大海是总相。)一滴水是别相,大海是总相。在这种情况下,一滴水不异于大海,可以这样讲,然后,大海又不异于这滴水,可以理解。这滴水即是大海,大海即是这滴水,能这样讲吗?(法师笑)刚才王智讲的,其实是理上去讲,但是,我觉得要举个喻,要回到这个喻上,能说明一下吗?(王智:他的前提,是在性质上来说大海就是一滴水。)在性质上,大海就是一滴水,(王智:对)然后呢?(王智:就是说它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不能忽略。)性质上,大海即是这滴水。(学员E:在果相的角度上,忽略它的差别相,什么是人啊?这样的是人,那样的是人,就OK了。找它一个总相,找它一个共性。然后忽略那些差别性,男人女人都忽略了,这个概念就成立了。不分黑白,不分男女,人就是这样的。)您讲的这个过程,就是提炼人的概念这个过程。对不对?(学员E:是)这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事情。现在我们是概念这一层,我们要逻辑思维里边,第一个就是概念。你刚才讲的就是概念的提炼的过程。第二个就是判断,判断的时候我们开始有些推论了。推论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就讲到了说这个人,我们抽取了这三个人给你三个对象,从这三个对象抽炼出这个对象了对不对?所以这三个对象中的任何一个都即是这一个,这一个既是中间的任何一个。这个判断,我们是在看这个判断出了问题。

  (赵彤:这里面的空不是一个概念,您涉及的前提我觉得挖了个洞,把它当成了一个概念,然后把它安成是总相,其实总相本身也是空的。如果你把那个空也安立成一个概念的话,就出不来了。)

  法师:刚才赵彤说的这个大家明白了吗?就是把这个共相给它客体化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客体,这不是一个对象,你把它对象化了,所以就产生逻辑上的矛盾了。事实上你找不到这个“人”的概念的。离开了你抽象的具体的事物的话,“人”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在谈这个“人即是黑人”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概念里边已经有“人”这个客体的对象了。在我们概念里边,“人”一定包括了好多好多的人,对不对?当在具体一个场景的时候,“人即是黑人”的时候,完了,我们这个逻辑上出问题了。想想看,我们学佛了以后发菩提心对不对,发菩提心的时候你说遇到一个人需要帮助,你一想:“我刚好要帮助他,一想为利有情愿成佛,我不能单单帮助这一个人,我一帮助他,我时间精力都耗费在这一个人身上了,还有那么多人我需要去帮呢。”这一想,“唉呀,这个先过去吧。”(法师笑,众笑)对不对?因为我要衡量一下,这帮助一个人好还是帮助……如果我更有能力和精力的话帮助十个人,到底帮助哪一个,我将来我成佛更快,(法师笑)我的功德更大。或者实实在在确实能利益到这个人的深广程度确实不一样,对不对?我们在学佛以后再出去面对别人的时候,肯定在想这个人他什么背景啊?他有没有这个善根啊?我同样花一个小时,收获到底有多大呀,对不对,要衡量一下。(法师笑)衡量一下看看我这件事情要不要给他弘法,要不要去帮助他。大家知道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了。在你的头脑里面,这个有情,“人”他已经成了一个概念,而且这个概念里边,它在我们概念里边已经根深蒂固,已经包括了所有的这些人提炼出来的一个东西。

  事实上,如果我们这样思考的话,到最后我们一个人也帮助不了,十个人更帮助不了。你面对十个人,你想:“哎呀,十个人这功德好大呀,这背后是不是一百个人在需要我呢?”这时你要面对一百个人去做的时候,你又想:“哎呀,一千个人多好呀。”到最后说:“哎呀,我还是什么都不做,在这儿想,哎呀,我们想多好呀,一想的话,想利益多少人就多少人。”对不对?你想面对十个人就十个人,想面对一千人就一千人,想面对一万人就是一万人。结果到最后呢,一个人也没帮助了。人家该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个时机已经过去了,人的生命可能已经垂危了,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啊?问题出来了。

  现在我们大概了解问题可能就是产生在这儿。事实上,我们现在就要去认识一下,认识什么呢?认识我们的思维的产生的过程,如果我们不去了解,我们思维它的这样一个机理产生的过程的话,这时你要想找这个问题在什么地方那是很难的。大家可以先想一下。

  我在这儿给大家分享一下,分享的依据就是我们的古人在最初造字的时候怎么造出来的。这个人之所以跟动物有所区别,我们回去想一想,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人,建立任何一个生命的时候:这是人,那是动物,区分的非常清楚。我们去思考一下,人之所以称为人,它最核心的要素到底在什么地方,你要去找这个特点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容易。你能找的出来吗?如果我们能找出来的话,这个人他已经逐渐逐渐进入哲学家的行列了,真的,他到时候得出一个结论,他跟大家去分享的时候,那个思想深度已经非常深了。绝对不是我们现在说没有经过思考的回答,说什么是人?有两个眼睛的,有两个眼睛的你发现有很多有两眼睛的结果他不是人,发现这个结论错了;你说有手的,有手的,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找到,有手但不是人的,对不对?就是慢慢不断否定不断否定,不断去抓住那个最核心的本质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抓的到的话,让任何人都说不出来什么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认知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了。

  好,我们看一看,这个人,最初的这个概念它是怎么抽取的,这个文字是怎么产生的。“人”大家知道是一撇一捺,对不对?但是最初这个字可不是这么写的,怎么写的呢?甲骨文“ ”,这是什么呀?能看出来吗?(学员:像是个犁)像种地的犁啊?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这个像什么呢?像臂胫,(法师板书)像人的胳膊和人的腿,它在取这个相的时候,把人的胳膊给取过来了把腿给取过来了,就是四肢。这四肢又不是在地上爬的,这个形象它是一个侧身,侧身,这个是手,下面是腿,是个侧身的相。这个甲骨文后来的话,到篆体的时候,形象就有些变化了。怎么变化的呢?大体上变成这样的“ ”,这是什么呢?(学员:拐杖)拄着拐杖?再看,这个形象发展的就更饱满一点。这个形象,它在解释的时候就是人在劳动的场景,他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古代他们男耕女织在耕地的时候,他们取“人”就取劳动的相,是为“人”。也就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其他生命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他劳动的时候。深刻不深刻?深刻,这个很深刻。我看《现代汉语词典》里面解释人的时候,它有个定义,什么定义:“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使用工具劳动的动物,就是人。”所以人的特点就是他会制造工具而且使用这些工具。事实上,别的动物,难道它们不会制造工具不会使用工具吗?是啊,可是你见过几个会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还会在土地上耕作的像这样子?没有吧?开垦土地,去耕作,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在固定的田地里边去耕作,这成了文明产生的一个源头。对不对?大家知道了古人在取相的时候偏偏取这个相,人在劳动时候的相,有深意吧?很有深意,说明人要劳动这是天职。

  (学员:这也是痛苦和烦恼产生的源头。)

  法师:痛苦和烦恼产生的源头不在于劳动,在于劳动吗?劳动不是源头。

  (学员:劳动才会囤积,然后有私欲,然后会想要更多。)

  法师:这是个双性的描述,就是人劳动中可以累积痛苦,同时劳动也可以产生快乐。这个描述不具有唯一性。所以今天我们就知道,人一定要去劳动。人不劳动还称为人吗?当然劳动本身有各种各样的劳动,后来就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总之,你要有劳动,这个劳动就在创造价值。劳动是在创造价值,这个所谓的创造价值,首先最基本的人能够养活自己,人不去依赖于自然。如果动物的话,它依赖于自然,它不劳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对不对?虫子不早起就被鸟吃了,早起的虫子不被鸟吃。反正鸟只要想吃的话,早起玩起都要吃,这个不管它。就是你要想吃,总之,禽兽它还要去劳动的。这个所谓的劳动,当然要动一动。过去我们家里养猪,家是什么组成的呢?家是一个房子和一头猪组成的(法师笑,众笑)。过去我看家的时候,家原来是猪组成的,产生深刻的厌离。事实上,大家不要误解,千万不要误解。你回家以后说,今天我们学了一个很深刻的内容,说家是有猪组成的,看你挨不挨打!这个里面家是由猪组成的原因是,因为过去家庭产生的时候,开始围栅栏,围栅栏以后这属于安居乐业,定居了。定居以后,那时候最初是什么业发达呢?畜牧业——养猪。他把猪养到家里以后,大家一看,说这一块代表一个栅栏,这一块家里有一头猪。哦,明白了,这是一个家庭。有人家的家庭,别人就知道了,形象吧?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个家庭就是固定财产。这是一个家,不是流动的,是固定下来的。我们租的房子就没有一个家的感觉,一定要买一个房子,今天的房子就是古代的那一头“猪”。想想,容易吗?古代养一头猪的话,那是财富啊。

  (学员A:法师,这个家好像不是这么解释的。)

  法师:那是怎么解释呢?

  (学员A:宣化上人不是这样解释的,家是让人堕落的地方,猪它是属于恶道,所以家让人堕落。)

  法师:谁解释的?

  (学员A:宣化上人。)

  法师:因为他这样解释以后,他宣传化导才有效果。宣化要让我们上人哦,这个解释其实局限在我们佛教内部就可以了。首先我肯定不会排斥这种解释,我听到以后肯定还很高兴,即便我很高兴,但是我很不乐意接受这样的说法。尤其面对各位在场的时候,更不愿意说这样的说法。事实上,我只能说从客观上去讲的话,家的概念,古人取相的时候就这么取过来的。我们看古人取相的时候,每个字产生的时候都是有他很鲜活的生活场景,这代表着一种观察力和洞察力。想想看,哪有比这更形象的呢?界定一个家,怎么界定?看看谁家有没有围上栅栏,里面有没有养一头猪,这是最基本的家产,这个家就形成了。如果再好一点,养牛、养马;再好一点,牛马也不养了,家里开始有,当然是马“乘”,古代讲“乘”,以前的话,士开始有这个家,大夫到卿大夫再到君一层一层提升的时候,靠什么来界定呢?就是靠他家里所拥有的基本的财产。养猪这是最初的,最初的一个家的基本构成。好一点的话,养牛羊马,再好一点的话,有车了。车的话,至少四匹马拉一辆车,那都是相当有地位的了,对不对?再高的话,连车也没有了,他家里面开始有家臣了。臣子啊,家里面有很多家仆。家仆的话,你想想看,这不是一般人所拥有的了,这就是家的形成。

  这段话说的有点远,谈到人的时候,说到家了。这个人在取相的时候,古人在取人的时候,他取特别的一个场景,就是人在劳动的时候。人劳动的时候,至少人要养活自己,对不对?事实上,人不可能单单养活自己,对不对?因为,大家想想看,我们一个人活八十岁,有多少时间在劳动?有效的劳动时间是很短的。三十岁以后,六十岁以前。这三十年,请问,你三十岁以前,六十岁之后,谁养活你?对不对?谁养着你?我自己没有劳动,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人养啊,父母在养对不对?所以,这三十年我们的劳动,可不单单是管着我这三十年,我一定要把三十岁之前、六十岁之后的事情,也要一起劳动了,那就是你要养育孩子,你要孝敬父母。还回这些人对我的劳动付出,我要还给他。最基本的要去回报。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人就枉为人。对不对?在古人看来,这个人做人的基本条件就没有了。

  所以,今天,我们会抱怨说,这个工作不喜欢,喜欢的工作我们又找不着。(法师笑)到最后,你说这个社会没有人性,它压抑人。可是,你别忘了,我们作为一个人,就是要去劳动的。你今天不做这个工作,一定要做别的工作的,对不对?因为,必须要去创造这个基本的价值。为这个社会付出我们应该付出的,不然的话,我们枉为人啊。今天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没有立足之地的,基本的尊严是没有的,这是最基本的做人的条件。可是,我们标准稍微再去提升一点,你就会发现,天下是一家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我们管的可不单单是父母和孩子,对不对?社会它是个群体,社会它有很多的阶层。有很多的人还在承受着饥渴,对不对?承受着苦难,这些人,我们没有责任吗?有吧?有啊。我们劳动应该再拓展一个层面的话,应该为这些人再着想一下。

  当我们这样子所想,我们劳动价值创造,在为这些人考虑的时候,这个人的形象就发生变化了。在古代时候,在取相的时候,不单单取这个劳动相,还取另外一种相。什么相?“ ”,这是人吗?这是人相,可是这个人相,在今天这个字已经变成了“大”字,这个“大”字就是大人。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人是什么人呢?就是他能够创造价值,不但满足他自己的需要,而且满足家人的需要。不单满足家人的需要,而且他能满足更多人需要的时候,这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明明德”大家千万不要理解,我一定要开显我光明的品德。我这个品德真光明,哎呀,好光明。(法师笑,众笑)你光明赞叹三天三夜也没用。到最后,家人饿了,你能不能给家人一口饭吃,能的话,你有德,没有的话,德没有。德在哪?对不对?这个明德,它本身不要理解是一种精神,完全理解成是精神化的东西,它是物质的东西。你有没有德,是你能不能承载别人的生命。别人的生命是要去吃饭的,是要去生活的。我们能不能给他提供,提供出来了,这叫“明明德”,对不对?

  什么叫“亲民”?“亲民”这个“民”可不是家人,“亲”是亲人,亲人,我们的一种心情就是“仁”。“仁”就是亲,仁者亲也。仁的心情就是对待亲人的心情。“亲民”就是对待普通的人也像亲人一样的心情,这叫亲民。所以,你把家人照顾好了,这时候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承受苦难。我们要不要去帮助一下?这就是亲民。帮助了,好。他吃饱了穿暖了说:“哎呀,我还想学习佛法。”好,给你佛法,那时侯给。到最后的结果,先王就具有这样的德行,什么德行?“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你会发现什么人都能获益了,君子他能够照好自己,也能够照顾好家人,这个时候你给他是一种贤德,是一种仁爱之心。而对那些小人的需求,他也能满足。这些所谓的小人一定不能在人格上贬低他,所谓的“小人”,他没有这种自立的能力,他没办法的时候你给予他这样的帮助了。

  最近听说斯里兰卡一个银行家、经济学家叫尤奴斯,后来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什么呢?因为他在斯里兰卡开了个银行。这个银行为什么那么吸引世人的瞩目呢?是因为这个银行是小额贷款。贷给谁呢?专门贷给那些还不起贷款的人。这是违背经济学逻辑的,这是违背开银行基本前提条件的。可是他成功了,还贷款率高达百之分九十九以上,对于还不起贷款的老百姓平民,他去给他贷款,还款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说明了什么?那些贫困的老百姓是小人吗?(学员:不是)知恩图报,我相信这个还款,这些老百姓不是今天你借1000块钱,明天我还给你1000块钱加上利息就足够了,没有的,这些人会一辈子感恩你,他还的可不是本钱加利息,他一辈子都会这样感恩戴德的,这样的人是小人吗?不是。这小人就是刚开始他没有这种自立的能力,没办法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时侯你给予他这个了,他那个时侯可不是小人,他那个时候比君子还君子。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大人的体现就是他具备这样一种能力,他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自立了,这个自立就是首先他能够劳动了。人能会劳动的人,精神的提升是他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你拔他的精神,精神境界我们拔不来的,一个喜欢劳动爱劳动的人他自己的生命境界他自己会能提升。如果一个不会劳动的人,你再怎么提升是提升不来的,不可能的事情,绝无可能。为什么?这就是今天佛法讲的两个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就是一个前提条件,智慧资粮能不能升起来,就看你福德资粮有多厚,厚的话智慧自然就升起来了,没有的话再怎么弄也不行,那心性智慧开启不起来。为什么呢?土地太贫瘠了。

  所以小时侯给孩子灌输太多的知识,知识好不好?好,要学。但是孩子的时候不能离开劳动,小孩子的时侯如果他能学会劳动,大的时侯他就离不开劳动;小的时候如果他能学会自立,大的时侯他一定能成为大人,绝对的。因为劳动成了他的一种天职、成了他立人一种本能,他就立起来了。有这个本,他对很多东西的体会那是很自然而然的,绝不是要学多长时间才能体会的,不需要的,他体会是很快的。

  这是我们对于“人”和“大”的一个演化,大人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努力到一定境界的时侯,就变成什么了呢?再加一横就变 “ ” 这个了,这是什么?“天”,天就产生了。人这样不断努力最后就和天道相合,天道的特点---利而不害。我们今天讲利益,要追求利益的时候,没有错。利益要去追求,但是不能太过追求私利,对不对?利益一旦成为私利的话,利益就是害了,伤害别人,到最后就是伤害自己。利益可以追求,那就是大家都要去利益,那是真正的利益,对不对?到最后,“天”的特点就是普遍地利益万物,不去伤害,不会去伤害万物。“大人”到这个特点的时候,一直往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就达到这样一种境界。

  好,为什么要给大家分享这三个字:“人”、“大”、“天”的形成?是要让我们去了解,每一个今天在我们看非常简单的这些词的时候,要去体会,要能够体会到古人在去抽象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到底把握了什么核心的特征。而那个核心的特征,恰恰是这个对象之所以成为这个概念的核心的本质。以这个眼光来看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是不是“人”的时候,你就知道说,好多时候,我们虽然具有人形,但并不是“人”,对不对?不是“人”啊,因为我们没有创造劳动价值。我们不但没有创造劳动价值,而且想方设法去把别人的劳动价值占为己有了。这个能算是“人”吗?(众笑)不能,不能算是,这个怎么会是算是“人”呢?因为“人”的形象是在劳动,对不对?不能算是“人”!这个概念大家认同吗?

  (学员A:他那个也算是创造,劳动不是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吗?)

  法师:是啊!

  (学员A:他那用脑力劳动创造的。)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三

  法师:啊?什么意思?

  (学员B:是劳心者。)

  (学员A:对,他劳心。)

  法师:是啊!

  (学员A:他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他也用脑力劳动。)(众笑)

  法师:这个你认为也是劳动是吧?

  (学员A:是啊!)

  法师:哎呀!

  (学员A:如果说,只是以事来说,抛掉一切道德什么的。)

  法师:他也是劳动?

  (学员A:他就是一个劳动。)

  法师:是啊,所以,我们在看这个的时候,人能劳动就是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定义还不够完整,对不对?是啊,因为他劳动了,他没有创造价值。他创造什么价值了?

  (学员A:他给他的家庭创造了价值啊。)

  法师:哦,他给他的家庭创造价值。

  (学员A:他养活了他的家庭。)

  法师:也是啊,也是,也没有错。

  (学员A:社会的现象就是这样的,刚才您定义说,他能够给自己创造价值,养活一家人甚至养活更多的人的时候就是“大”,我觉得我特别不认同这一点。因为现在的社会现象并不是这样的。)

  法师:这是两个概念,一个就是社会的现象是什么和我们现在对“人”的理解是什么,这是两件事情。为什么我们要去学会文化,就是不断地拔高,拔高什么呢?拔高我们对这个问题本身内涵的认知。然后我们再去看现在社会现象的时候,会发现偏失在什么地方,对不对?社会出问题了,那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你说存在就是合理的呀?是啊,存在就是合理的,那你能做什么呢?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那我们能做什么呢?你什么都不做,也是存在,也是合理的吗?那我们就不劳动了,白白饿死,也是合理的吗?对不对?

  (学员C:我们哲学老师说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其实不应该按大家这样理解。)

  法师:那该怎么理解呢?

  (学员C:他的意思是说,合理的,才是存在的。)

  法师:哦。所以这个认知在这儿就很有意思了。我们今天理解的说,“存在就是合理的”,就是把一切的现实的等同合理。可是如果,刚才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供说“合理才是存在”的话,那意思就完全不同了。跟我们现在的认知就不同了。所以,不合理的我们还认为是存在的话,那个存在一定是虚妄的,对不对?一定不是事物真实的面貌,它已经远离了事物的真实面貌,对不对?所以那个存在本身,对这个存在本身我们就有一个挖掘了。存在,它的概念,这个概念,我们一提到存在,我们有个认知。事实上这个存在的概念本身有个认知,对不对?这中间,可能差距很远。今天我们在看这个概念的时候,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我在这儿描述的时候,大家肯定还是会找到漏洞,说这样描述还是不够严谨。那这没有关系,至少我们在这样去认知的时候,古人他曾经这么去取相过的时候,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些启发,只要比原来的认识,稍微深层一步,目前来讲就可以了。下一步我们随着自己的生活经验、阅历不断拓展的时候再去拓展它,我想这个应该不会违背这一点。

  好,这是这样一个概念,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明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再去审思、审察、审视,审视我们所有的概念和事物的本身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鸿沟。这个鸿沟,我们自己去看了,任何一个概念,我们觉得好像有一个别相在,或者觉得有个共相在,可是你要去挖掘的时候会发现,只要一旦形成概念,别相找不到了,全部都是共相。比如说黑色的黑人,你认为黑人真的是别相吗?事实上他黑人的话也是个共相,对不对?你说一米七五的黑人,这是个别相吗?他也是个共相,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概念都是共相,所有的概念都是面对这个具体事物的时候一个抽象的存在。只要有抽象以后,我们就开始,本来这个事物在这自然而然就是这样子,你非得要给它安立一个概念,这是一本书的时候,这个书它当然区别于这个麦克,可是这个书本身,看似很具体时候,实际上它已经是一个抽象出来的一个共相了。因为当我们谈书的时候,就已经不单单是这一本书了,它包括了很多很多的书。可是很多很多的书,对我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这本书,其它千万册书对我来讲等同于没有,对不对?可是,当我们这个概念一旦抽象,一旦共相以后,你会发现不是生活在这本书的世界里面,我们是生活在我抽象出来的那个概念的世界里面,那个概念是虚幻的。虽然它有千万册书,可是千万册书对我来讲等同于没有的时候,我们生活在书的概念里面,那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这种虚幻的概念让我们跟这个客体本身越来越远了。远到最后的时候,你发现融入不了这本书了。是我们的概念,抽取出来以后,面对客体抽取概念,把它普遍化以后,那些普遍的概念让自己远离了当前的现实,客观上讲,我们去描述的话,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对一个的认识也是一样,你给他接触以后,抽象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普遍化,再面对这个人的时候,你发现融入不了当前的环境了,这中间出现一个鸿沟。

  好,那么这个鸿沟,我们怎么去重新填补它?填补之后的状态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给大家分享的,现在我还没想好。希望大家下来以后一起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想明白了,那个逻辑上的矛盾,或许我们就化开了,不然的话我们化开不了,化解不了。

  好,今天的学习就到这,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尽除一切罪障,共起无上菩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