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善导大师所著‘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帖疏),在教导观想方法之前,有一段很要紧的‘前方便’(准备功夫),也是修观不可少的次第、基础,学者不宜好高骛远而忽略之—
‘令身正直,合口齿勿相近,舌柱上齶,为令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故’
这段文字是排在‘又令观身四大,内外俱空,都无一物’之前,可见观空或十六观之前,仍有‘令身正直’,‘合口、齿勿相近、舌柱上齶’等‘方便’(若咽喉及鼻中气道不能宣通,则脑尚缺氧混沌,一般功能都尚有阻碍,何况高深的观想功能?)
儒家亦言—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初学者若不能在基础根本上老实力行,未老实扎根,开花结果是很难的。
2·心有妄想、执著,紧张挂碍,自然表现于身,不自觉地,牙就咬紧了,舌也整片僵硬贴在上齶,鼻中—咽喉气道也不通畅了,颈部也紧了。不宜咬牙切齿,就是提醒我们放下妄想、执著。情绪激动时的咬牙切齿是很明显而可见;而平日心有所思的咬牙切齿,较不明显,也常不自觉,只要心有牵挂,脸上小肌肉,就立刻绷紧起来,也自然咬紧上下牙。勿咬牙切齿,是放松细微肌肉,也放松内心牵挂。
1、使唾液腺管口通畅,唾液充足
唾液是人体很重要之分泌液,不但能湿润食物,消化分解食物,而且含有抗体,增强人体抗病力。
我们人类有三对大型的唾液腺(见下图)—即
┌(1)耳下腺┌位在耳朵前下方
│(腮腺) └腺管开口:在上颌的面颊(和第二臼齿相对)
├(2)颌下腺┌位在下颚骨下的‘颌下三角’
│ └腺管开口:舌系带的舌下阜
│ ┌位在舌头下方(口腔黏膜下)
└(3)舌下腺├较大导管(颌下腺之导管常汇入于此)
└小导管(约十条),各有开口,于舌下的口腔黏膜
除以上三对大型唾液腺外,另有许多‘小型’唾液腺,分布在口腔内的面颊,上下唇、颚、和舌头上部。
注:1、‘颌’音ㄏㄢˊ、ㄏㄢˋ、ㄎㄜˋ。指‘耳下骨’。亦通顄ㄏㄢˊ、ㄏㄢˋ、颐ㄧˊ。
2、颚音ㄜˋ。义为面高貌、严敬。亦指上颚骨或下颚骨。
3、齶音ㄜˋ。为‘齿内上下肉也’。(和‘颚’字,若严格区别,有指‘肉’和‘骨’之别)。
唾液的来源—唾液腺
把耳朵前方之皮肤去掉,显示出在皮下的‘耳下腺’(1)┐
把左边的‘下颌骨’,切掉部份—显示出‘颌下腺’ (2)│及其导管
和‘舌下腺’(3)┘
唾液腺(舌下腺)及其‘管口’:
张开口,将舌尖顶于上齶,(齶,音ㄜˋ。为‘齿内上下肉也’。)可见舌下正中,有一‘舌系带’,‘舌系带’两旁,各有一小‘管口’,有唾液涌出,图上绿色小管是另一‘颌下腺’之导管,它也会入舌下腺之管口。
当我们咬牙切齿时—
·以上唾液腺之‘导管、开口’,几乎就全部闭塞(被夹紧了)于是会缺乏唾液,不但口干舌燥,而且缺乏消化酵素,易致消化不良,同时会缺乏抗体,免疫力降低,故宜放松,不宜咬牙切齿。(但上下唇合)
·大家常去追求购买外在的饮料,不知最好的饮料,即是‘自家的唾液’。自家的唾液,虽然一日廿四小时源源不绝供应(如泉涌),然而多数人都自己咬牙切齿,切断其“洞口”,而阻其‘泉源’又怨叹‘口渴’,实在很冤枉。
(常口干舌燥之人,必是心常有挂碍、焦虑、不自觉地咬牙切齿,阻断了唾液运送之开口。或因精神之紧绷影响自主神经,使唾液分泌减少。)
·大家可以试验:(下巴放松,勿咬牙切齿,颈肌也放松),将舌尖,轻抵上齶,但舌面、舌根和上齶之间,保持有空间距离,(如含梅子般,含一团空气),如此,则会觉唾液源源而出,(唾液腺之开口通畅),念佛拜佛则不觉口干,心静时唾液极甘甜,胜过世间一切饮料。由此一小小试验,可以体会,我们本有许多‘良能’,都是被自己的压力(执著)阻断了!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2、口腔放松,勿咬牙切齿,尚有一利益—
我们可实验:
当舌尖顶‘上门牙后约一、二公分处’,‘舌面’和‘软齶’保持距离(部位见下面图示),而放松时,立即会觉得‘悬雍垂’(俗称喉咙钟)后方之咽喉,通风清凉,呼吸道有如‘拓宽’而出入息通畅。越放松、越能感受呼吸时顶上清凉,不昏沉。
┌前—硬齶:与骨相贴之硬部。上齶
上齶│
└后—软齶:悬空之软部。
(中有‘悬雍垂’)
·其实,即使只用吸管吹一小口气,我们就会感觉其风吹清凉,而何以平日时时呼吸,气流过鼻、咽,而不觉清凉?乃因平日多紧张,咽部小肌肉都绷紧,自己把气道压迫掉一大半了,所以氧气供应必然减少,不但不清凉,还很热恼。其实是不会用呼吸的‘内风’(免耗电冷气、凉风)。
·大家常向外争取‘拓宽马路’,以便奔波,不知自己有一条‘鼻道’‘气路’,本应‘尽虚空、遍法界’,但被自杂念闭塞。此是急应拓宽者。古人造字—‘鼻’是‘自’家的‘田’(心田),而且‘横竖皆通’,(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我们仔细思惟,确是如此。鼻孔与整个空间,何曾有隔阂?都因自己妄想执著,观念闭塞,才发生种种障碍隔阂,心越紧、气道越窄,呼吸越短浅。心宽,就能放松。
3、不咬牙切齿,心易安定宁静,提高思惟功能—
·在做脑波检查时,只要一咬牙切齿,就会出现‘肌电图’,干扰脑波测录,可见‘咬牙’之肌肉紧张放出的电波,也会干扰心之安定。放松,心才能安定。
·有些研究显示,在咬牙切齿时,脑思惟分析、观想的高级功能会阻断关闭。故不利于佛法思惟、观想。
4、提升听力—
·咬牙切齿,肌肉紧张(即身业),耳朵周围的大小血管都受压迫,故耳之功能、‘听力’都降低,是必然的,(业→障)。很多人抱怨,听佛法或听课,听而不懂,听过即忘和此亦有相当关系,只要警觉放松,即不致因身‘业’而有‘障’。
咬牙与放松,牵涉到下颌关节的松、紧、开、合。(注:颧ㄑㄩㄢˊ,颚ㄜˋ)
为什么不宜咬牙切齿?
我们常听说‘鼻窦炎’,而很少人知道‘鼻窦’在哪里,人体有四组‘副鼻窦’,如图示:
有些头颅骨内,含有空气,称为‘含气骨’,‘空腔’称为‘窦’。如图示:
┌额骨有‘额窦’ ┐均有‘孔’和鼻腔相通。(详见下图)
├筛骨有‘筛窦’ ┤故称为‘副鼻窦’。
├蝶骨有‘蝶窦’ ┤若‘孔’常闭塞,易造成‘鼻窦炎’。
│(颚) (颚) │‘窦’不通气,易头痛、昏沉。
└上颌骨有‘上颌窦’┘
大家可体会,若咬牙切齿,则完全感觉不到这些通气‘孔’的气流,也感受不到骨头这些‘空腔’的通气状态(可说‘孔’闭塞了)。若颜面肌放松,不咬牙,则可感觉这些‘窦’很通风,清凉不昏沉。
为什么不宜咬牙切齿?
鼻腔内有上、中、下三‘鼻甲’(见下图)
将‘鼻甲’切除一些,则可见到‘副鼻窦’和鼻泪管之‘开口’。
l、蝶 窦口 ┐
2、筛 窦口┐ │若通畅,则气流可与头骨各‘窦’
3、额 窦口┴半月裂孔(前方)│相通,常觉头顶清爽,不昏沉。
4、上颌窦口—半月裂孔(后方)┘
(注:筛ㄕㄞ)
下图是由正中线、直剖,观察左半边之鼻腔和鼻窦及鼻窦口。
若咬牙切齿(心紧张)(脸部肌肉紧张),则各‘窦口’受压迫,易闭塞。不但气流不通,头昏脑胀,也易发生‘鼻窦炎’、感冒、呼吸道感染疾病。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