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指流行于藏区的一种宗教卷轴画,通常绘于麻、棉、帛、丝等材料上,是藏族绘画中与壁画同等重要的绘画形制,是可以移动携带的神像。
唐卡的起源与印度及汉地都有关联。
唐卡自产生之日起就被广泛用于寺院悬挂、密修观想,更被广泛用于佛事活动、百姓的婚丧嫁娶。唐卡上所绘神像可以是某人的护佑神,携带身边保佑吉祥;也可以是地方神、财神、修密法者的观想主修神,挂于室内保佑平安兴旺。唐卡有小巧轻便和可收卷的优点,便于携带、观看,祭拜和收藏。出自名师和高僧之手绘制或开光的唐卡,更是稀世之宝,是泥雕、佛塔装藏圣物中最显灵验的首选。正是用唐卡装藏这一特殊的佛教仪轨,使古唐卡被大量而完好的保存到今天,使得藏族绘画史重要阶段的真迹被留传下来,并从中看到美术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唐卡保留了历史,同时也填补了画史链条中的重要空缺环节。我们在谈到卫藏和北方特定时期的绘画风格时,主要是依靠唐卡中呈现的图像依据来讨论的。唐卡家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壮大,从制作工艺上又分国唐、止唐。“国唐”指织绢绸段等材料或绣或织或拼贴或缝合等方式制作的唐卡,其中又包括“唐故”,是寺院晒佛用的大型“国唐”。“止唐”即指最为多见和普及的手绘唐卡,又因背景用色的不同分为金唐、赤唐、黑唐。经历了近千年时间,唐卡题材发展的更为多样,除佛、本尊、祖师、护法等神像外,又发展出画传、历史、民俗说唱图、天文历算、须弥山,四大州和藏医用于教学的唐卡挂图。可以说唐卡是了解西藏文化的百科全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