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关于佛教中“无我”的一点理解

发布时间:2024-04-02 01:18:52作者:心经问答网
关于佛教中“无我”的一点理解

《金刚经》中佛陀说"无我相、我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中的"无我相"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我"。

但是,无我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种理解。

首先,如果把人看作是一种物质体,那么从相对论的角度说, 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运动的,也就是说此刻的你和之前的你,以及下一刻的你是不同的,所以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我"的存在,从这一层意思上理解,是对客观存在的不固定的一种逻辑推断。

其次,从意识上说,这里的"我"指的是"自我",佛教中认为很多人的烦恼都是因为对"自我意识"的执著而产生的,所以这里让大家"无我"是一种倡导或者说教诲,直白一点说,就是不要执著于自我。因为你一旦有了自我,就必然存在一个逻辑上的客体(他)的存在,也就是有了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会对人和事有对比,有对比、有参照就有了烦恼。

第三,我认为无我是一种修行的状态,或者说修行要达到的目标。怎么说呢?就是如果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成佛,那么"我"就不存在了。这种不存在并不是意味着消失,而是说"我"与周围的世界达到了彻底的连接。不再有"声、香、味、触、法"的分别,或者说这"五色"与周围的世界融合在了一起。很重中修行或者锻炼中都提到这一点,比如修习瑜伽或者冥想的教练,经常会对学员说:"现在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你的身体很轻,想象你融化在空气里",还有一些催眠师也用这种方法。所以说,这里所体现出的无我是一种身心的状态。

写到最后,我想说,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也好、作为一种哲学或者说文化也好。客观的说,有这么多人对它深信不疑,专心的修行,我觉得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在潜移默化的追求上面所说的第三种境界,就是那种达到物我两忘、与世界融合的状态,一种感觉,一种精神上的体会。

宗教有时候和艺术很像,它能让你在身体和心灵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比如有些宗教里的仪式中会有特殊的音乐,或者在特殊的环境中(昏暗的房间、篝火、蜡烛、祈祷仪式),这种环境能对在场的人产生一种"特殊"的影响,甚至是生理上有种明确的感受。

一些音乐、绘画等艺术创作也能带来类似的感觉,比如据说有些人听交响乐时精神上或者身体上会有一种特殊的愉悦感,这就是自我与周围环境融合的一种体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对艺术有如痴如醉的追求,一些宗教的教徒为什么可以如此的虔诚,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