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坛经》,看到惠能大师初次见五祖忍和尚的时候,他跟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接触佛教是二十六岁,第一本看的经就是《坛经》,我看到这一句,我非常感慨。回头想一想,如果我要遇到,「弟子心中常生烦恼」。人家不生烦恼常生智慧,这还得了吗?所以他在黄梅八个月,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了。为什么不传给别人?别人大概跟我一样,「弟子心中常生烦恼」。包括神秀在内都还在生烦恼,做一首偈子做了好半天,写出来之后心里还上上下下的,常生烦恼,不生智慧。不容易!念念不为自己,念念为众生、为社会、为正法久住,这个人才会不生烦恼,才是真正生智慧。真正生智慧的人,决定天天忏悔,天天改过,天天进步。所以「改进」,改过就进步了,不改怎么会进步?要想进步,天天要改过;要想改过,天天要知过。知过,就是佛家讲的开悟,你真的觉悟了,知道自己过失。改过是功夫,你真正在修行。知过而不肯改,虽然开悟了不修行,没用处的,果报还自受。
说了这么多的话,意思还没有说得透,我不知道诸位同修听了,能不能体会到几分?这个地方是讲念佛,念佛要怎么个念法?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八个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都摄六根」,这一句话就跟孟夫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我们的心都散在外面,眼见色,心跑到色上去了;耳听声,心跑到声上去了。孟夫子说:什么是学问?你能把这些放心收回来,这是学问。
这个说法跟「都摄六根」的意思完全相同。简单的讲,收心。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都摄六根。然后那个念才是净念,心清净了。清净心念佛这叫净念,清净心里头决定没有丝毫夹杂。纯善的心、纯净的心,没有一丝毫污染。我们简单介绍说明清净。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你的心清净了。只要有这些东西,有一丝毫夹杂在里面,你的心就不清净。不清净的心,生烦恼,不生智慧。大乘无量寿经 (第九十一集) 2000/6/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91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