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为三乘共庇
净土──佛教徒心目中的理想国,尤其在中国佛教,净土几乎成为学佛修行的最后归宿,不仅专宗于净土行人,就连其他宗派学者,尽管所学的教观不同,而统归于净土,以往生净土为其终极目标。如云:「学在天台,行归净土」;其他学在三论等,同样念念不忘净土。为什么各宗派的大德,一体同风地归宗于净土?本来诸宗各有他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修证次第的法门。如天台的三谛三观,华严的四法界观,唯识的五重唯识观,三论的二谛无碍观。所谓观者,即佛法的正观,随顺于中道实相的实践。以性空学者的中观为例,不论是散心位的闻思慧,定心位的修慧;加行慧的有漏观,乃至现证慧的无漏观,贯彻始终,无非是中道正观。即此正观,融摄了学思与修证的全部过程;学在此,行在此,一以贯之。为何要「学」在天台(或其他诸宗),而「行」归净土,学与行的不一,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古德主张「行归净土」,当然有他的自圆其说之论据,姑且不去探究,今就净土共义,以阐述其在佛法中的重要意义。
印顺导师说:「戒律与净土,不应独立成宗」。因为佛制的戒律,乃是佛弟子共同遵守的生活规范;净土是大小乘共通的,尤其是大乘佛教,更不能独立于净土之外。如净业颂,开宗明义言:「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从偏重而言,二乘以身心净化为本,大乘则进而发展为国土的庄严;如何从思想与行为的清净,达到依报的理想世界;这便是菩萨的重要任务──「严净国土,成就众生。」
依色心缘起说,心净故身净,身心净故,所居国土净。也即是有情世间清净,必感得器世间的庄严。所以庄严极乐国的净业为:「戒以净身口,定以净尘欲,慧以净知见。」这是三乘所共的净业。大乘即以「贪净三昧水,瞋净悲愿风,痴净般若火。」平常说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戒定慧三学是大小共通的德行;三昧水,悲愿风,般若火则为菩萨道之特色。约依正互严说,依净业而招感净土,也因净土而助成众生的净业。社会与个人,彼此息息相关;共业所感的器界有净秽,而社会的公平合理与否,也是影响个人行业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佛法净业与净土,彼此相依相成的缘起义。
净土在那里?
大乘佛教兴起,主张有十方世界现在佛的存在;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即为明显的例子。有佛有净土,净土系无量清净功德而成就。假定约这一意义而论,净土在于他方佛国,人间即无净土可言。如极乐世界,器界四宝所成,黄金布地;有情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精进修学圣道,慈悲喜舍,无有爱欲与憎恶之情;彼国众生,人人无量寿,无老病死苦。相对地来看我们所住的人间,既属于五浊恶世,多半是心存淫怒痴,自私自利的人;懈怠放逸,不乐善法的进修;三苦交替,烦恼无尽。大地上则「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事实如此,人间净土之说如何通?
佛法的层次有五乘、三乘、大乘的不同,则其所居的环境,有五乘共土、三乘共土和大乘不共土。人间为凡圣所居的世界,也即是凡圣同居土,或名五乘共土。如依世俗的富乐享受来评定世界的优劣,人间苦乐渗半,不如诸天的「身胜寿亦胜,乐胜定亦胜」;天人的身材高大,色相端严,寿命长久;欲天的五欲乐,上界天的定乐等等,都不是人间可以比拟的。然而,立足于真理与自由的修证而言,「人身难得」,「诸佛皆出人间」;人间不但是三途众生进升之处,也是诸天所仰慕的乐土。尤其是菩萨道的修学,五趣有情,唯人能发菩提心,人间才是菩萨行者的根本道场。
究竟来说,把净土与佛身合一,所谓身土不二,理智一如,则净土唯是佛果的境界,如仁王经所说:「三贤十圣居果报,唯佛一人登净土。」这一类的净土,连十地果位的圣人菩萨,尚不够资格受用,何况带业往生的凡夫!故此,论广义的净土,随着众生净业的程度深浅,各有其所感受的净土。固然不该抹煞他方佛国,但对人间净土的思想尤值得重视。净土在那里?佛国、天堂、人间皆有净土。念佛三昧的成就,自信「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绝不是空谈理论,而为如实之见。业感的世间,共业不共业,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千差万别,不是凡情所能臆测的。神教徒或以佛教净土即其所信仰的天国,但一心念佛,临终蒙佛接引,与蒙主宠召,永生天堂,彼此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印顺导师比较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的不同:一、平等而非阶级,二、进修而非完成,三、上升而非退堕。佛教的净土思想相当广泛,如印度的北俱卢洲,中国的大同世界,即是无上福乐、理想的社会。天宫的净土,如一生补处,当来下生弥勒佛,现居的兜率天。还有夜摩天的善时鹅王菩萨,经常为天人说法;光音天有青眼如来,在天宫为声闻与菩萨众说法。又声闻第三果阿那含,如未能在欲界舍报前证阿罗汉果,即上生色界第四禅的五不还天,继续修行,终于入无余涅槃。由此证明天上有佛菩萨和声闻众,不但依报庄严,而且身心清净,精进佛道,正契合佛法净土的真义。至于娑婆界内,苦难的人间也是净土,即人间的净化而实现净土,不妨举维摩诘经佛国品来说。舍利弗听了「心净则佛土净」后,代表大众的疑念:「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佛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法会上螺髻梵王起身证明:「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我佛世尊为何示现于秽土成佛?「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由这一简明的叙述,净土在佛国?在天堂?在人间?在心中?答案已很明白。
净土与菩萨道
如上所述,「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净土,通于出世的三乘佛法,也与五乘共法的人天道一脉相承。但从净土思想的开展而言,净土是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为普度众生的方便而施设的教法。原始佛教以声闻为当机,断烦恼、得解脱为其目标;救度众生之事,随缘随份而已;贪瞋痴已尽,证入涅槃,大事已了,度生利他与否,实无关宏旨。大乘菩萨道则不然,悲愿深广,利他为先,「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基于这一弘愿──「成熟众生」,由播种善根,进而善根成熟,终至解脱之目的;故必须尽未来际去「庄严国土」──号召同愿同行的一切人,建设一理想修学的环境,使大家身安心安,断绝有漏业的种种恶缘,令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大乘净土法门的主要意义。
大乘菩萨道,简而言之,不出三心六度;本此菩提愿,大悲心与性空慧,修学六度万行,积集福智资粮,以完成无上佛果为目标。净土之说,虽遍通佛法诸乘,凡圣、大小都有他的净土存在,但无可否认的,净土法门的深广与殊胜,则非大乘莫属。换句话说,没有净土即不成其为大乘,大乘与净土是无法分离的。
然而,衡之于当前所见的佛教,普及的净土宗,是否具备大乘菩萨道的特质?通行的净土三经之一──无量寿经,除宋代王日休编辑的版本,其他历代诸译本一致说:三辈往生者都要发菩提心。而时下的净宗大德,所提倡念佛往生,一味地强调其简易、速成,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一般信徒只知道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往生西方是学佛最光明的前途。至于为大乘根本的菩提心,早已置之脑后了。当受菩萨戒时,戒师问言:「发菩提心未?」戒子只是鹦鹉学语地回答:「已发。」试问念佛行人,受菩萨戒者,对菩提心的真义知多少?做到净念相继,不离菩提心吗?或谓「不厌娑婆,不生极乐」,求生净土,以厌离心为要,何必发菩提心?当知出离心是二乘人趣向解脱的动机,真能发出离心者诚属不易;怕的只是一时的感性,而非理性的、持久的发心。但是既肯定西方净土是大乘法门,不发菩提心又如何相应?发心、修行、证果的程序,乃是一贯作业,菩提心、菩提行、菩提果,彼此联结在一起;菩提列车,行在菩提道上,终达成佛宝所。净宗祖师主张:「倒驾慈航,回入娑婆,广度有情」主要还是为显示本宗为大乘,劝导行人勿忘菩提心行。
总括大乘净土法门,主要不出二类:一是往生净土的方便道,一是庄严净土的真实道;或分为他力易行道与自力难行道。本文的人间净土,侧重于菩萨悲智的「庄严国土」;他方佛国偏向信愿的往生净土。人间佛教提倡「此时、此地、此人」的现实菩萨行,由人的地位发菩提心,脚踏实地修学十善行,逐渐成就信心、慈悲与智慧。这一人间佛教,强调的是菩萨道:「忘己为人」、「尽其在我」、「任重致远」的精神。记得印顺导师在悼念讲经第一的道源长老文中说:「道源长老应该是愿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不过从佛法衰微,人类苦闷着想,我祝愿道老,还是再来人间吧!」这也就是为何人人求生西方,而印公老人却发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献身!」
二○○二年二月八日于观音山麓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