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大家请看第二十四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这是供具如意愿。
我们在讲上一愿的时候讲过,佛是无上的福田,任何一个佛弟子,都想在佛的福田中广做供养,广修供养,那就要有供养的心,所供养的境,还要有供养的物品。在佛住世的时候,众生因为福薄
那有些人认为,众生心性中圆满一切的功德,般若法身中一法不立,为什么还要如此的执着去广修供养呢?其实,有这种认识的人,是没有正确的了解法身,没有真正认识到般若。《般若经》中说:“般若虽空,不坏一切法,合于一切法,正因为法身不立一法,而能炽然建立一切善法”。《维摩诘经》中说:“菩萨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普贤行愿品》中说:“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不仅普贤菩萨发此供佛大愿,修无边胜行,一切诸佛都曾广修供养。像世尊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之前,遇到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大智度论》中说:“大慈大悲,十力,四无畏,一切种智,自在无碍,皆从福德中生,古今善知识,都普遍上供十方诸佛,中供诸贤圣,下施六道群生”。蕅益大师晚年恨自己福德太薄,所以利他的事业不广,他勉励后人多积福德,所以我们要广修供养。我们把自己生平所珍爱的,这些珍宝、妙衣、灯烛、香花、净水等,用清净心来供养诸佛菩萨,及六道一切众生,内可以断除悭贪,增长法身慧命,外可以培植生生世世的福德尊贵之身,乃至成就佛的报化两种庄严身相。我们看是供养众生,其实功德都是为我们自己所修的,所以师父经常跟大家说:付出即收获。如果能用香花烛种种珍宝,供养佛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世界,那就可以作为往生之因,到极乐世界不受众苦,但受诸乐,而且能够一生成佛。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