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十一世班禅:佛教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

发布时间:2024-07-13 01:19:38作者:心经问答网
十一世班禅:佛教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杰布大师(图片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2014年10月16日,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陕西宝鸡法门寺景区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宗门领袖、佛教居士近千人云集宝鸡,共赴盛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杰布大师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大德、诸山长老,

尊敬的各位来宾、护法居士:

解脱一切障,圆德所庄严;

礼一切智尊,众生真善友。

我的前世第十世班禅大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席了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十五届大会,值此殊胜妙缘 我非常欢喜与荣幸再次参加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同仁们共同阐扬佛陀慈悲教义、共商推进人类和平安乐,同结胜缘、共襄盛举。中国作为世佛联创始成员国首次在中国大陆承办盛会,既是中国佛教徒翘首以盼的一件喜事,也是追求世界和平人士喜闻乐见的一件大事,见证着我国宗教文化的繁荣。借此庄严大会,谨向我国中央政府举办本届大会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各位高僧大德及与会嘉宾致以吉祥问候,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佛教传承两千五百余年,超越种族与国界,东渐西输,南传北播,遍布大千,是尤以慈悲与智慧并弘见长的世界性宗教。在中华大地三大语系佛教发扬光大、法脉同源、日月同天,共同荷担如来家业,拥有深广的信仰基础。中国佛教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切实践行着悲智双运的精神,藏传佛教以 爱国爱教、护国利民 为庄严承诺,以 显密兼容、见行并重 为教义特征,以 弘法利生、饶益有情 为普世情怀,经过千百余年来的文化交融,佛教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珍贵宝藏和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对于促进人心和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如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所云: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为利诸有情,故当无惜施。

佛陀示教,普度众生,是基于人性、据于理性、依于智性的 内心科学 。佛教各宗以追求自他众生之解脱为旨归,以倡导慈悲喜舍、自利利他为意趣。

佛教在修持上,无论显教密教,无论藏传汉传还是南传,应践行的宗旨正如《法句经》(七佛通戒偈)中所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心,佛法之本 ,即奉行去恶为善保持思想清净和行为规范,进而清除内心之无明、超越敌我之对立,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有云: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佛教的慈悲是一种博大之爱、伟大之爱、崇高之爱,是帮助众生消除诸苦之福源妙药,其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智悲,怜悯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慈悲作为三界明灯导师佛陀的法宝,播洒智悲甘霖于人间,是成就众生利乐之源、快乐幸福之根。

正如宗喀巴大师开示 身、受用、善根三法为所缘境,思维惠施一切有情。

又如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佛教诸多经、论弘扬慈悲精神,以其体广大、其德无边的 四弘誓愿 发菩提之心、修菩萨之行,把一切众生视作母亲,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这既符合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为畅悦三界明灯导师佛陀本怀,祈求具足圆成的是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我们佛教界为此应担当重任。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以协调推动佛教徒实践佛陀教义和融洽佛教徒的紧密团结为宗旨,自成立来增进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佛教徒之间的联系与友谊,促进了世界三大语系佛教的融合与发展。我们各国的佛教徒,要以慈悲为怀、以利他为愿,共同促进跨国界、跨语系佛教间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继续为佛教文化教育、环境保护、慈善救济、维护和平及实现大会做出的决议而努力;我们各国的佛教徒,要勇于肩负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如理如法为世界佛教事业的整体发展,契理契机为造福各国人民、滋润世界文明、培育世界和平开大智慧、放大光明、做大贡献;我们各国的佛教徒,也必将为人类福祉、世界和平发挥重大作用。

《华严经》有云:

常为利众生,不求自安乐,

慈悲心牟尼,我说彼胜行。

在此,我衷心祈愿佛陀智悲之光普照世间,菩萨大爱精神恒传天下,让佛教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共创美好、幸福的未来,构建稳定、祥和的世界!

祈愿佛法兴隆增广、众生幸福安康!

祈愿祖国繁荣昌盛、世界永享太平!

祝在座各位福慧庄严、善愿成就!

祝本届大会,圆满成功!陕西,扎西德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