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净土法门法师:背书的作用是叫你把妄想杂念打掉,是修定的一种方法

发布时间:2024-06-14 01:19:32作者:心经问答网
净土法门法师:背书的作用是叫你把妄想杂念打掉,是修定的一种方法

老师告诉我,二百年前,中国的寺院庵堂那些出家人都是专家学者,都有很高的道德涵养,真正的有智慧。他说现在没有了,现在要学佛经哲学,到哪里学?经典里面学,这他指给我的路子。你到寺庙里面去,他们不学了,不研究经教。所以教给我,要从经典,大小乘、宗门教下,从这里下手。要找适合自己程度的,适合自己兴趣的,那就很容易入门。因为佛教是个大学,科系太多,什么都有,内容太丰富了,绝对不是一个人一生能够学得完的。他推荐给我的,法相唯识。佛教在中国,古时候有十个宗派,现在小乘两个宗派没有了,大乘也是有名无实,没有人认真去研究了。研究,在研究的理念跟方法都有问题。

这是我们遇到这个时代,承传如何延续下去,这是当前最大的问题、最严肃的问题,这个道怎么传下去。它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佛教到中国来,把中国传统文化大幅度向上提升。佛教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法,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他们的修学以什么为目的?以开悟。能够开悟的学生当然是少数,所以老师,从前是私塾老师,私塾老师教学是个别教学。一个老师教的学生,大概一般不超过三十人,超过三十人应付不了,精神不够用。三十个学生能够培养十个,慢慢再淘汰,当中能有一个开悟就不得了。开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大彻大悟,大彻大悟的少,小悟、大悟不少。

悟怎么开法?悟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外来的,自性里头本有智慧德相,哪用到外面?外面没有,外面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从内里头往外开的,是自性的宝藏,真正了不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要从戒,持戒得定就开智慧,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是枢纽,慧是目的,持戒是手段。它的理念,最高的指导原则,「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著重那个自见,自见就是开悟。不是老师讲给你听的,不是别人教你,不是的,自己悟出来的,求这个。自己悟出来之后,再去读书,再去看别人的注解,听别人的讲演。为什么?你一听就明白,他哪里讲错了、哪里讲对了,他的程度悟入在哪一个阶层,你都清清楚楚。

所以龙树菩萨,这印度人,释迦牟尼佛走了以后七百年出生在南印度,这个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再学习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四十九年所说的经教,他只用三个月全学完了,这一部《大藏经》。我们能相信吗?能。凭什么?中国也有。唐朝时候中国禅宗惠能大师,那也是个开悟的。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所以他不需要看释迦牟尼佛这些经典,但是这些经典里面意思他全知道。你要不相信,你拿一部经念给他听,你念完了,他讲给你听。

所以叫悟后起修,没有开悟之前是求开悟。这个理念、方法儒、道学去了,把它继承过来了。儒家四书五经也是教你一门,私塾老先生教书是教你一门。但是童蒙的时代他可能教你学很多门,但是一定是一门一门的学。童蒙教你背书,不讲解,背了管什么用?会开悟。背书的目的不是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孔子都不赞成。一定要有悟处,悟处是什么?活的,活的才管用。孔老夫子开悟了,他讲的东西跟佛没有两样。你看,孔子的学生问孝,什么叫孝?什么叫仁?这都孔子常常讲的,孔子答覆学生,每个学生答覆的不一样。这是什么?活的,它不是死的。现在学校考卷都一样的,标准都一样的,这不行,多少天才被埋没掉。悟得深的人答得深,悟得浅的人答得浅,所以夫子对每个学生,看到他们的根性,你是什么根性给你怎么讲法。

学了之后,活学活用,他就落实在生活上、就落实在工作上,处事待人接物他全用上了。

近代我们看到海贤老和尚,去年才往生的,这个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有人说,我知道,我看碟片我看出来了。他不认识字,一生的工作是种田,是农民。没有做过经忏佛事,没有做过法会,小庙每天早晚就是拜佛,烧香、拜佛、念佛,没有其他的任何活动。天亮,早饭吃完之后,田里面工作,那工作是什么?修戒定慧、修六度、修普贤十愿,别人看不出来。这个碟片我看了三十多遍,这本《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他全做到了。所以我告诉大家,那个碟片是我们《大乘无量寿经》的总结,要把它当作一部经来看。我劝大家一天看三遍,一年不要中断,每天念一万声佛号,一万声佛号大概要两个小时。每天看三遍,你看上一年,你的心就定了,定生慧。所以,不能知道太多,知道太多东西心是杂的、心是乱的,生什么?生烦恼。清净心生智慧,平等心生智慧。所以中国从前教学生背书是修定,这个意思一定要搞清楚。背书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了,不背书你会胡思乱想,教你背书。那个背熟了,背得很熟那是附带的,那是附作用,正的作用是叫你把妄想杂念打掉,是修定的一种方法。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集) 2014/5/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050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