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养娃
前阵子很多朋友圈、微信群都在刷日本绘画大师五味太郎的一句话:“将来出息的孩子不会太多,何必让他们的童年那么苦”。
有家长就表示,既然如此,咱们“佛性养娃”吧,反正孩子应该上学我们不阻止,但是一切顺其自然,他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算了,学得好最好,学不好也无所谓。人家日本绘画大师都说了,他的两个女儿都中学就辍学了,也生活得很开心。
五味太郎是非常厉害的绘画大师,她的作品被许多家长和小朋友喜欢。但是五味太郎的这句话,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普世真理”。
有些父母冠以“佛系”养娃的称谓,实则是考虑到孩子未来带来的收益很可能不高,就尽量压缩成本,少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争取利益最大化。如此“佛系”养娃,不过是戴着与世无争的面具自私自利罢了。
“佛系”养娃应该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一种历经风浪的返璞归真,是一种千帆阅尽后的化繁入简,是一份全情投入后的从容淡定,而不是尚未付出努力,就在风浪中随波逐流地放任,更不应该成为父母在育儿道路上利己、偷懒和任性的借口。
真正具有佛性的父母应该是:不管孩子资质如何,将来有没有出息都一样爱他,尽自己所能给他最好的教育。
真能做到 “ 佛系养娃 ” 的,是那些深具爱心和智慧的父母,比如梁启超。
梁启超本人既从政又写书还教学,工作如此忙,还对 9 个子女个个重视关注,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在爸爸心中极为特殊。在子女教育上,更是倾尽所有,金钱、时间、精力,均不计成本。
因为身在日本找不到合适的学校,梁启超不但亲自教长女思顺,还在家里建了一座实验室,请了家教来教 “数理化”;
为了让二儿子在考古学上有所进益,梁启超亲自联系中外考古名家,自费让儿子参加考古活动;为了帮助梁思成了解西洋美术及建筑,梁启超艰难筹措了五千美金,让梁思成、林徽因在欧洲度蜜月兼考察 ……
梁启超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都用心揣摩、体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为孩子的前途做出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后,还会反复征求孩子的意见,直到他们满意为止,给所有儿女的都是毫无保留的满格父爱。
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每个家长要付出的总量是一样的,前期过得越省心、越偷懒,后期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投资孩子,其实是在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如果家长以教育的成本高而选择自我放弃式地对孩子放任,安慰自己给予孩子快乐与自由,在将来,孩子会因为你给予了他暂时的快乐而感谢你么?
2003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到如今还是被大家经常提起。很多不为所知的人们觉得,“北大毕业又怎么样,还不是去卖猪肉?我小学毕业,也一样卖。”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叫陆步轩,而有一个叫陈生的人,最先发现了他的厉害之处:“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卖1.2头猪,这已经算相当了不起了;而陆步轩居然一天能卖12头猪,太厉害了。”陈生后来和陆步轩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再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陆步轩和陈生双双身家过亿。
为什么要读985/211大学,因为去了这些大学,你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读书无用论是骗人的。985/211这些学生,不仅有能力有实力进入更好的企业、平台,即使是在毫无门槛的卖猪肉卖花生瓜子这些行业,他们也有很大概率能做的更加出色。读书无用论、名校毕业生素质不行,都是考试机器,其实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真的去卖猪肉,那就很有可能,就是在卖猪肉,他真的会快乐吗?
家长教育孩子和让孩子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为了让孩子拿高分?考大学?不只是这样的。读书,绝不只是为了一张大学文凭。
读书,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他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他在未来,能独自走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就算孩子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面对同样的工作,他会有不一样的心境;面对同样的家庭琐事,他会有不一样的情调;培养同样的后代,他会有不一样的素养。
什么都有可能失去,而孩子读过的书、写过的字,都会逐渐积累在他的身体里,变成他的财富。
这就是世界对努力学习、重视教育的人最大的奖励。
努力很累,教育孩子很累,陪伴孩子成长很累。但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
别怕累,别怕时间多,别怕贵,也别怕麻烦。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千万别尝试无知的代价。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