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佛学基础:《楞严经》介绍

发布时间:2024-01-28 01:18:36作者:心经问答网
佛学基础:《楞严经》介绍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歧途;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使所修圆满成就。

《楞严经》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尤其是末法时期的种种乱相,佛在本经中,几乎全都说到!而且讲得十分透彻、明白;并且指出各种对治之方。 因此,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宝典;依此宝典,末法众生方可于此正法得正知正见、正信正解、正修正悟,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诳惑、破坏。

只要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世间,佛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则无有能制者。因此,佛弟子要趁此经典尚在之时,于解脱道种善因缘,速修无上正等菩提。

经文摘录:

1、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2、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3、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4、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

5、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6、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

7、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

8、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

亦复不

9、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10、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11、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12、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13、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14、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5、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16、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7、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18、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结束语】当然还有许多如。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不妨多看看几遍说不定其中的感悟自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