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文化中有着很多的讲究,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佛学文化15:入定、报身、超度、出家、落发、染衣和受戒。下面就带大家一看究竟:
入定
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注于一境。可区分为有心定、无心定等种。有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为等待多年后将出现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若欲人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弹指为佳。
报身
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动物、孤魂野鬼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含,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则生得残缺丑陋、赢弱多病
,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这不是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业,自己承受果报而已。经云:“所作业不亡,纵经百千劫,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所以现在感得的果报身也不一样。因果报应不爽,这才是字宙间最公平的律则。
超度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亡者诵经拜忏,谓之超度。一般人却把超度两字,仅拿来当作超度亡灵之说,这种言说不很正确,超度的实际意义是超越生死,共度涅樂彼岸。
超度的对象有三点立场:
一、现生中能令迷妄者,邪见者,导归正见,由思想上的矫正,破谜启悟,是名超度,是思想上的超度。
二、现生中能依正见而起修,因修而证悟,得入涅槃,因而解脱生死,远离六道轮回,是名现生超度。
三、死亡后,着属以度诚之心,邀请出家师父为亡者开示、念佛、通经,做佛事等,普令亡灵得以往生净土,是名善后超度。
佛虽有不可思议的广大神通,但众生造业亦不可思议,所谓:神通不能敌过业力,业力能障圣道,业力如梟雄,具足千奇百态,难调难伏。
自作自受的果报,欲超度上升乃至减轻其业报,确实不易,超度成就必须有超度成就的条件,如:超度者必须具足高超圆满的德性,以度诚之心而为亡者超度,那么亡者亦须具足背尘合觉之念肯悔发露罪意,一心一意持着断恶向善的意志,有浪子回头之悲切,若能如此相应,才有超度上升与减轻罪业的机缘。
若超度者具是圆满的德行,同时很切地为亡者超度,但是亡者不背肯梅发露罪业,亦然合尘,毫无浪子回头的意念,若如此的超度,难恐基难,因为超度必须有超度的条件,因像具足加构成超度的事实。
出家
佛教信徒为求解脱而出家修行。这种制度原非佛教所创始,古印度早有此风尚。佛教徒出家,先要剃发,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一般出家人不留胡须,但中国出家僧人剃后仍有复留者。南方国家和中国傣族地区僧人一律不留须。
僧人不是充当人、神之间的中介神职人员,也不能代人析福禳灾或代神降福免罪。藏传佛教中噶举派、萨迦派等的传法者在家和出家的都有。格鲁派坚持出家制度,寺院有严格的宗教生活。
泰国、甸和中国族地区佛教的出家制度有所不同,男子一生中或者在未成年以前都要出家一次,到寺庙中过僧团生活,接受佛教教育,过了一段时间再还俗。出家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只有三个月,有的数年或数十年,终生为僧的极少。
落发、染衣和受戒
俗人出家为僧,按佛门戒律规定,必须剃除须发,换上袈鞍,这就叫落发染衣,以示从此脱离尘俗和烦恼业障。更衣之后,再通过隆重仪式,接受佛教戒律,就叫受戒。
因为佛教戒律有五成、入成、十戒、具足戒的区别,受戒的仪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僧人,在受戒时还要在头上“烧缩”,佛家叫顶,即在头顶上点燃几个塔形残香头,让其燃烧至熄灭,以示“愿以肉身作香,燃点敬佛”的诚心。烧后留下的疤点,俗称之为“戒疤”。
由于各人发心的不同,疤点的数量也不同。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现已废除此制。
入定、报身、超度、出家、落发、染衣和受戒这些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补充共同学习。最后想说文化和宗教无关,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样子,加油!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