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生命、寿命与慧命

发布时间:2023-02-21 21:33:18作者:心经问答网

生命、寿命与慧命

\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的事物不断生长,得以延续的有机体谓之命。所以,生命不仅限于动物,一切植物皆能生长,皆有限期的延续,所以,一切植物皆有生命。人之老死,与值物的枯死,同样是有生必有死。今天,我们讨论的,不是植物的生命,也不涉及其他动物的生命,只限于人类的生命。

  人类生命的组织,不外物质与精神两大元素。人的生命,是否健康正常,要视乎组织生命的两大元素能否获得平衡发展。如果偏于物质,或偏于精神,人的生命,必然毛病百出,甚至走向死亡边缘。

  佛经将构造人体的物质部份,名为色蕴。精神部份,名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合言之名为五蕴。

  五蕴中的色蕴,是指人体中的物质元素。例如:人体中的骨骼,是地的元素,属于坚性;人体中的水份,是水的元素,属于湿性;人的体温,是火的元素,属于暖性;人体可以俯仰屈伸,行动进止,是风的元素,属于动性。地水火风四种元素,能构造万物,因名四大,有形色可见,故名色蕴。

  五蕴中的受,指人体五官对外界环境的感受,领纳于心,引生情绪反应谓之受。因外境有顺逆,人的感受便有苦乐之分,苦则憎,憎则嗔,嗔则烦恼无尽。乐则爱,爱则贪,贪则欲望无穷。人生于世,生存于顺逆二境不断交替中,憎爱贪嗔的心理亦恶性循环不已。因而产生种种颠倒妄想谓之痴。人的生命,既充满贪嗔痴,也就带来罪恶与苦恼的命运。

  五蕴中的想,指人类意识的想像力,人因外境牵心,故心取境,构成概念,安立名言,分别是非好丑,而产生喜怒哀乐种种意念,谓之想。

  五蕴中的行,其定义是迁流造作。人对外界之顺逆二境,引生内心的反应,经过思考、判断,而策动于语言行为,心理学称为人的意志,佛学名为思心所。人类精神界,除前之感受及想像外,一切有关心理活动,皆属于行蕴。

  五蕴中的识,定义是对境明了识别,心理学名为认识,但认识只限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外界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生起见、闻、嗅、味、觉、知等识别作用。佛学认为,人除眼等生理器官,对色等物质产生认识,感受、取舍,以及意志活动等作用外,还有微细的精神活动,及精神的主体。前者是唯识宗所立的第七末那识,后者是唯识宗所说的第八阿赖耶识。

  末那译名意。因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引生自我的观念与执著,产生我见,我慢、我爱、我痴等心理状态,恒审思量,因名意识。以七识执我,引起眼等六识的心理活动,对色等六尘,产生感受、领纳、占有等反应。又名意根,是我法二执的根本。

  阿赖耶识译名含藏,可分为能藏,所藏及执藏。因此识是人类生命的主体,亦是宇宙万法的生因,以其能接收眼等六识所传递的经验——业种子,妥为储藏,为储藏业种子的仓库,因名所藏;以其能保持业力种子,令其不失不坏,作为开展未来一切现象的主因,因名能藏;以其是我执的发源地,第七识依之坚执自我,而产生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心理病态,因名执藏。

  由精神与物质等五蕴所组成的人类生命,是不断成长,不停的衰老,而终至于死,所以说:有生必有死,但死并不等如生命的完结。而是此一生结束时,又开展另一新的生命。所谓:‘此死彼生,彼死此生’,彼此间似乎互不相关,实际上彼此是继往开来的过程,人的生命物质部份虽然死亡,但精神部份却永恒不死,特别是作为精神主体的八识心王,含藏著人过去所造的业因,引生现世的结果,再由现世行为形成不可磨灭的业种子,储藏放入识田中,作为引生未来生命的主因,遂成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生命的流传,生生不已。

  楞严经说:‘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此从不休息,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又因八识田中所含藏的业力种子有善恶好丑的关系,而有六道苦乐天渊的结果。虽然,一般人仅凭眼见耳闻的官感知识,无法理解此作为人类精神主体、万物生因的八识心王,所含藏善恶业种的微妙关系,而不肯信受三世生命延续之说,但三世生命的延续,及六道因果轮回之理,并不因一般人的不信受而不存在。正如牛顿未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地心吸引力已经存在一样,可惜人没有先知先觉的智慧。虽然先知先觉的佛陀,把生命的原理、识心的秘奥给人类说明,但人仍然没有智慧接受。即使中外古今的典籍,很多记载著有关生死轮回的道理,及生前死后的事实证明,但人限于智慧,仍然不肯相信,宁可流浪在失望、痛苦、空虚的人生旅途中,无依无归。宇宙秘奥固无法揭开,人生意义与理想,也无法实现,多么可惜。

  事实上,唯有佛教所说生命三世流转,及六道因果轮回之理,才符合现实,人类才有希望,有进步,有前途。因为依据生命三世因果轮回之理,人的际遇随时可以改变,而改变的主权,又操纵在人类自己。虽然,人今生的遭遇多半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但现在可从因缘方面寻求补救。一方面停止坏的助缘,冻结恶的种子,使恶果不生;一方面努力开发精神领域,散播良善的种子。由于理解业因所感不可避免,则当逆境之来,唯有逆来顺受,不怨天,不尤人,才不会愤世嫉俗,做出越轨行为,自害害人。即使顺境当前,亦知世事无常,好景不永,不生贪恋以误前程。如是不为物喜,不为己悲,不贪不嗔,超然物外,自然可以跳出物欲陷阱,粉碎烦恼枷锁。由于积极开发精神领域,散播良善种子,就可以取消妄想错觉,驾驭意识野马,纳入真理正轨;以真理作为日常生活的指南,也以真理作为人生旅途的依归,使人性恢复清净光明,使人的生命更健康,更充实。

  所以,佛教的生命观,是积极的,向上的,不但可以驱除人心的颓丧,还可以扭转人恶劣的命运。如果人能学佛,彻底取消八识田中不良的种子,洗刷人性污染的部份,发挥人性光明至善的一面,保证可以改善充满苦恼与缺憾的人生。成为究竟圆满的正觉生命。

  人的际遇,幸与不幸,皆是阿赖耶识中所含藏善恶业种子引生的结果,而人的寿命长短亦然。人的肉体——物质部份,由婴儿诞生开始,接著是由幼年而少年、而青年、而壮年、而老年,念念不住,刹那生灭。今天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明天之我,又非今天之我。结果,匆匆数十寒暑,随其业力因缘,寿命长短,终归于尽,所以佛说,人的生命无常,四大皆空,五蕴无我。

  可惜世人不知五蕴无我,因而执我,著我,爱我,为我。在短暂生命中,不但求财富积多,还求寿命的延长。讲到死字,谁都害怕。其实,死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又生,此后生可能比今生更痛苦,万一不幸投入牛胎马腹,或走向地狱之门,才是真正的可怕。即使侥幸,保持人身不失,但一生又一生的作业,一生又一生的受报,生死无限期相续不断,于其中间,或苦或乐,或升或沉,实在太劳累。

  所以学佛的人,不但要重视生死,还要了生脱死,因为了脱生死之后的生命,才是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可惜人不肯追求生命的自由与解脱,反而贪恋有限的生命,自己死了,还寄望于家族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是以每当婴儿诞生,恐其夭折,便求神拜佛,保祐婴儿长命富贵,青春不老,以达到传宗接嗣之目的。及其年老,子孙又为之祝寿,求其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可见一般人如何珍惜生命,以及渴望长寿。其实,人有生必有死,婴孩会死,青年、壮年亦会死,老年死亡率更高,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少少年人。’人能活到六、七十岁,寿命已是不短,活到八十或九十,已是寿星公,人生百岁,或百岁以上,该是人瑞了。昔日秦始皇,遣使出国,寻求长生不死药,结果难免一死。古代帝王,每学仙练丹,希望长寿,于今何在?可见寿命,是不可强求。

  佛说:人的死有三种:

  第一种是寿尽该死。人是由宿业所感的果报体,一期寿终,不得不死,谁也不能逃避。但今生可以积福修德布施戒杀,使来生的寿命延长。

  第二种是福尽而死。人的福报,亦是宿业招感,无论贫富,大都可以维持一期寿命,俗语所谓:‘天生天养\’,如果不懂得惜福,奢侈放逸,挥霍无度,致使福报享尽,寿又未终,则在衣食欠缺时,不是冻死、便是饿死。懂得惜福的人,在享福的同时,又能种福,培福,这种死是可以避免的。

  第三种是不该死而死,即是横死,枉死。例如:水灾、火灾、风灾,以及地震、海啸等自然界的灾害,暗杀、谋杀、自杀、战场互相残杀,以及飞机失事、车祸丧生等都是人为的祸患。凡在天灾人祸中惨死的人,大都是命不该死,只因生平不肯修福积德,加以心术不正,行为残暴,或宿业所牵,枉送生命。如果能自求多福,慈心不杀,自可逢凶化吉,遇祸成祥,得免一死。

  古人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此正是佛教慈悲戒杀,提倡素食的主要原因。美国人虽然不懂佛法,但基于卫生,素食的人甚多。回顾东南亚信佛学佛的人虽多,但长期素食的人反而很少。特别是有人做生日,拜大寿,每于早上拜佛祈福,拜忏普佛,祝寿求寿,晚间却在海鲜馆大宴亲朋,大开杀戒。一碟虾仁、一盅鱼子酱,多少生命?一席海鲜,杀生多少?结果是否求寿得寿?当事人应该心知肚明,无需本人多讲。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在获得生命的永恒。否则,仅在有限的生命中,渴望长寿,无异是舍本逐末。因为人生于世,百岁光阴一刹那。何况‘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功名富贵,岂能久享?当你床头金尽,权力丧失时,人又老了,加上体弱多病,儿孙不孝,贫病交逼,个中凄苦,实不足为外人道,然则,长寿何益?报章时载老翁跳楼惨死,老妇自缢身亡的消息,这就是有寿无福的收场。

  所以学佛的人,目的不是在于今生寿命的延长,而是在于真理永恒的生命。但是为了救度众生,不妨再入生死。所谓:‘倒驾慈航,随流九界’,非生而示现生,非死而示现死;其生也有益于世,其死也有利于后,如是出生入死,随顺众生,修福修慧,直至福足慧足,二死水亡,便可证同于佛,与佛同寿。

  但佛道遥远,菩萨道难行,未证不退转位,欲在生死苦海中救度众生,谈何容易?因此,当你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以其独在遥远的菩提路上,孤苦奋斗,毋宁走捷径,修净土,凭借阿弥陀佛的愿力,慈悲摄受,命终得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忍,抛弃烦恼,结束生死,与佛同寿。然后乘愿再来娑婆,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以无量的寿命,作无边的佛事,广度无数的众生,人生至此,夫复何憾?何止求寿得寿,而且能发挥寿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再醉生梦死,浪费生命。

  当我们证同于佛时,已非四大五蕴所组合的生命,而是经已回复本具的慧命。所谓慧命,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亦是诸佛所说的法身慧命。原本生佛体同,圣凡无二,灵明觉照,清净无染,故又名实相般若。实相是真理生命的本体,般若是能康复真理生命的功用。诸佛以最高的般若智慧,自觉觉他,自利利他,除烦恼,了生死,使法身慧命康复,而成为福慧双足的佛陀。

  可惜众生迷而不觉(无明),致使真理生命(本具智慧)蒙尘纳垢,产生幻觉(见分),再因见分的幻觉,攀缘于相对的幻境(相分),产生自我的错觉(第七识),由于错觉妄想的执著,分别取舍(前六识)遂是非蜂起,私欲泛滥。在私我统治的世界中,在私欲操纵的生命里,人的法身慧命,便披上假我的外衣,扣上烦恼的枷锁,而人本具的智慧,也就隐而不现。

  楞严经说:‘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学佛的人,皈依三宝,亲近善知识,见闻学习佛的正法;若能更进一步,出家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自然可以使人性本具的法身慧命,得以苏醒。因而萌智慧芽,开智慧花,结智慧的果实,证得五分法身香。

  五分法身,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

  戒,能令人离过止非,清净无染。依佛的正法出家严持禁戒的人,能令三业清净,成就如来的戒身。

  定,有世间与出世间之分。修习出世间禅定,能使人心远离妄念,寂静无垢,成就如来的定身。

  慧,是人本具觉性,因人持戒修定,启发本具觉性,理解诸法缘起性空,深达实相,真智圆明,谓之慧身。

  解脱,是由戒定慧力,断惑证真,解除烦恼生死缚束,获得真理生命的自由,名解脱法身。

  解脱知见,指二乘圣人,了生死、证涅槃后,确知所作已办,梵行已立,永断见思,不再为生死所困,名解脱知见法身。

  五分法身中,前三身是因,后二身是果。行宗记言:‘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又王介甫的金陵话录中说:‘五分法身,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二乘圣人因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成就五分法身,故以五分法身为慧命。

  若能回小向大,既断分段生死,复截变易生死之流;既灭见思,复破尘沙,更侵无明,为众生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本其慈悲的精神,驾大乘的慈航,来回往返于生死涅槃之间,置众生于智慧的彼岸,救人性于苦海沉沦。以六度万行来孕育众生的慧命,也以六度万行来增长自己的慧命,一定可以挥智慧的宝剑,冲刺无明的迷网,破一分无明,即证一分法身,如是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证,直至无明破尽,佛性显现,本具法身慧命,将活跃于天地之间,证同于佛,与佛同寿。至此,何止百岁,千岁,万岁,万万岁,简直是寿命无量,而且是无量的无量。因为断尽无明,使法身寿命统一的人,必然证得佛的三身。

  佛的三身是法身、报身、应身。

  佛的法身,可分为二,一是法尔天然,不假造作的法身。众生迷时不失,诸佛悟时不得,即金刚经所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此无有高下,上等十方诸佛,下等法界众生的法身,正是人人本具的真理生命。二是诸佛因中修行,积功累德,果上获得离尘去垢,与无量功德相应的庄严法身。前者如金在矿,杂诸沙石,未能成器;后者如金出矿,去沙石,存精英,经过千锤百炼的纯正真金。

  大乘义章云:‘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法本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法功德而成身,故名法身。’读此可知,法身虽然生佛同体,圣凡无二,但有在缠及离垢之分。无论是众生在缠本具的法身,抑或是诸佛惑尽智圆,以无量功德庄严的法身,皆无去来,无始终,不增不减,不得不失,寿命无可限量。

  佛的报身,即是果报之身。众生由业力所感的果报体,因各人业力因缘不同,所感的果报色身相貌,寿命,贫富贵贱皆不同。诸佛由纯善业,积聚无量功德,所感的报身,当然相好庄严,寿命无量。佛的报身亦有二。一是自受用报身,根据自受内证法乐而言;二是他受用报身,是对地上菩萨之机所现的报身,即是胜应身。

  佛的应身,是佛为应菩萨大机而现佛身,与真如理体相应,名应身。佛对地前菩萨及二乘或凡夫之机,所现的佛身,或现其他五趣身,皆名化身。前者属胜应身,后者是劣应身。大乘起信论言:‘凡夫二乘心所见名应身\’。又:‘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名为报身’。此中报身,指他受用报身,亦即胜应身。佛的应身既为他受用而现,则视其所应之机而定其寿命的长短,缘聚则生,缘尽还灭。例如阿弥陀佛,虽然寿命无量,但其应身终必入灭,故于无量寿后,当取涅槃;极乐世界将由观音菩萨补其缺。至于阿弥陀佛所证的法身及报身,寿命当是无量之无量,不可穷尽。

  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名毗卢遮那佛,译名遍一切处;报身名卢舍那佛,译名净满;应身名释迦牟尼佛,译名能仁寂默。其中法报二身,通一切时处,清净圆满,寿命无量。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中佛告弥勒:‘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又云:‘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然则,在二千多年前降生印度迦毗罗维国,八相成道,十九岁出家、卅岁成佛,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入灭的释迦牟尼佛,仅是释尊无量千万亿化身中之一而已。

  释尊自从成佛以来,不曾舍离众生,于十方国土中,有机则应,无感不通,大机现胜应身,小机现劣应身。特别是于娑婆世界,为减劫中福薄障重,根性闇钝的苦恼众生,非生示生,非灭示灭。以种种因缘、譬喻,说种种法门,无非欲令众生增长善根,孕育慧命,开佛知见,渐次进修,共成佛道。

  法华经佛言:‘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于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必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读此,可知释尊为度众生,用心之良苦,悲愿的深切。

  今天,我们站在佛教立场,研究人的生命,寿命与慧命,结果,应该获得以下的启示。

  1、真理生命的认识

  佛教对人生命的看法,虽然说:人生苦短,四大皆空,五蕴无我;但就在五蕴无我的幻妄色身中,含藏著永恒的真我,这真我就是八识田中精神主体,也就是真理生命。只要我们能揭开假我,认识真我,转移人生目标,朝向真理生命之途迈进,以真理来修改不良的行为,净化不净的身心,自可驱除人心的邪念,洗刷人间的罪恶,展现生命的光辉,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

  2、法身慧命的康复

  其次,是佛教的重心不在人世间寿命的长短,而是在于人生法身慧命的康复。所谓法身慧命,就在吾人四大五蕴所组合的生命中,朝夕与共,形影不离。可惜一般人,过于倾向物质享受,忽视法身慧命的存在,致使人性本具的法身慧命长久以来,欠缺营养,何止精神不振,简直被物欲洪流所淹没。如果我们在吸取饮食营养的同时,肯兼顾内在慧命的需要,以佛的正法来作为精神食粮,便可滋养法身,增长慧命,成就如来五分法身香。若能回小向大,继承佛的遗志,荷担如来的家业,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则日久功深,必然破尘沙,断无明,证法身,与佛同寿,不再受生死无常的威胁。

  3、人间佛教的实现

  最后,我们应该明白,佛教是人间的,而且是人生的,不是人死的。虽然,佛的慈悲,不分人畜,佛的精神是平等救济,四生九有十二类生,无不悲愍同情;但佛教化众生切主要对象,还是人间。因为六道众生中,天道太乐,忙于享福,不肯修行;地狱太苦,无法修行;畜道太蠢,不懂修行;唯有人道苦乐交参,容易激发道心;况人的德性、智力、毅力,都特别强,在佛陀慈悲方便引导之下,一定可以启发灵性,引生智慧,悟解真理,如法修行。结果,必然突破烦恼,转凡入圣,觉悟成佛。所以,十方诸佛,皆选择人间,成等正觉。特别是释迦如来,自从久远劫成佛已来,一直在娑婆世界,深入人间,教化众生,不但降生于人间,长大于人间,出家修行,觉悟成佛,转法轮,入涅槃,都在人间。

  还有,佛的教法,虽有三乘、五乘之别,却以人乘为根本。学佛的人,先从人乘的五戒十善法修起,保持人身不失,然后乘上品十善业上生天界,乘四谛十二因缘的无漏业,超越三界,证阿罗汉道。乘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大乘业因,入菩萨地,证菩提果,圆成佛道。故佛道的成功,是基于人道的发心与修证。

  太虚大师说:‘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实义。’我等何幸,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诚应把握现实的生命,承受佛陀的启示,钻研人生的真谛,发展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佛法来净化身心,净化世界,建立人间净土,成就真理生命。然后,负起人生的责任与使命,为众生、为社会、为世界人类而努力。否则,舍佛法之门而不由,长期飘泊生死苦海,生生不已,苦恼无尽,何止辜负佛陀降生人间的初衷,同时浪费自己的生命,枉来人间跑一躺。未悉各位以为然否?最后恭祝各位,福寿无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