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力挽狂澜 知与无知

发布时间:2023-02-20 18:19:57作者:心经问答网

  知与无知

  87.04.12

  ─ 宁为快乐的猪,或痛苦的苏格拉底?

  引言

  猪真快乐吗

  无知不是福

  求知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痛苦吗

  知的苦

  因小知而有的苦

  从苦到不苦

  从少知到广知

  从求知而向道

  从向道到大智

  从有知到无知

  知的层次

  东西方文明对求知态度的差异

  东西合并

  小结

  引言

  为什么会讲这题目?因为有人曾问我:「宁为快乐的猪,或痛苦的苏格拉底?」也就是在人生里,你要选择做一只快乐的猪,或者选择成为痛苦的苏格拉底。我相信这是很多人到目前还有的挣扎。当时我虽简单讲了一下,但这「知与无知」的问题,其实还牵涉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尤其在这资讯发达的时代,「知与不知」的矛盾挣扎,必将更为尖锐。因此我今天乃以这题目,而作更有系统的说明。

  猪真快乐吗

  首先我们来讨论「快乐的猪」:你真能肯定「猪就是快乐的吗?」猪快乐.不快乐?其实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至少不是猪亲口告诉你:它快乐或不快乐?既不能从猪亲口得知它快不快乐?退而求其次,我们是否能利用较现代化的仪器,去检定猪是否快乐?比如用心电图、脑波图等。事实上如有人真用仪器去检定,也未必能确认它是否快乐?因为猪的反应方式,可能是人所不可思议者。所以「快乐的猪」,只是一般人想当然尔!其实根本未有科学根据。

  甚至我们也一向认为:猪是好吃懒做的。但「好吃懒做」就是猪的本性吗?各位也许没有养过猪,但我俗家小时候养过猪,所以我对猪还略有所知。猪,尤其是小猪,若有机会放到猪圈外的话,它还是如鸡飞狗跳一般,奔来窜去,非常好动。所以有人还说:小猪很可爱。可是猪长大后,为什么却慢慢形成好吃懒做的模样呢?这是没办法的!因为猪都被关在猪圈里─主人不许它乱跑,以乱跑会消耗能量,故肉就长不起来。所以只好把它关在猪圈里,整天吃睡。于是时间久了,因为既没有活动空间,也没什么噱头好搞,故日积月累就变成好吃懒做的德性已!

  所以猪未必快乐!尤其我们不要误以为:人,能如猪般地吃饱、睡饱,就万事俱足了。现代人之所以操心劳命,其实多非为求衣食的供给而已。因为以目前的经济形态,衣食的供给早不是问题;而很多人所积存的财产,甚至可几辈子不愁吃穿,但他还是很辛苦地在工作。所以如以为:猪能吃饱睡饱,就必快乐无疑。这既不懂猪性,也不懂人性。如将你也圈养在「小套房」里,虽足衣食之需,就是不许和外界连络。那你是快乐似神仙呢?还是郁卒得要命呢?恐怕后者为是吧!

  猪,尤其在最后被养胖了,故得押送赴屠宰场时,它真能安心认命吗?它会想:「既我已吃你们这么多,总是该还报的吧!」所以就任人宰割吗?不!牠必拼命地叫,死命地逃。如早知道:养胖后,即将赴屠宰场。则它,宁可不吃,让自己瘦巴巴的,也总比赴屠宰场好命吧!所以第一个选择「宁为快乐的猪?」如果我们理性思考一下,猪根本不快乐呀!所以一般的人:发愿来生更为人者,还占多数;而愿意来生成为猪的?至少我没听说过。

  无知不是福

  「猪是否快乐?」其实不是我们讨论的主题。因为猪,只影射着:不学无知的人。(尤其跟苏格拉底对比时,以苏格拉底乃代表博学广知的人,故猪即喻指少学无知的人。)故「快乐的猪」即引喻为:无知,才能幸福。这是目前很多人解不开的心结。以误认为:无知就是褔。所以宁可过着单纯.甚至封闭的生活,而不肯积极向广大的天地.森罗的万象中去求知求觉。

  无知真是褔吗?为何从小父母就要我们接受教育呢?不管是古代的私塾或现代的幼稚园、小学等。为何任一先进国家不但肯定教育的重要性,且在年度的预算中,教育经费皆占很大的比率。所以事实上,不管是古代人或现代人,都已肯定知识的重要性。

  尤其对现代人而言,不只得从「已知中受教育」,还得从「未知中更研发」。所以从教育和研究的需求中,大家都心知肚明:求知乃是生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求知的重要性

  故中国有句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只小的时候要学,甚至长大了.衰老了,还必须不断地学习。求知何以这么重要呢?我简单归纳如下:

  第一.要确认有安全感:既活着,就要有饮食之给。吃不是像小猪一般,别人供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而是要自己去找,然到那里找?以及找什么?便是一门大学问哩!有些东西外表虽鲜艳,却含有剧毒;有些东西,虽可食用,然应如何料粴,却又是另一种学问。所以仅就饮食而言,就须具备很多知识。

  其次,就居住而言,世上乃有很多地方不够安全,像悬崖峭壁,或容易发生台风、地震之类。又比如说建房子,房子当怎么鸠工庇材,怎么架构,才合乎力学原理,这又牵涉到太多专业化的学识。

  又如在已很熟悉的地方,我们就较有安全感。相反地,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就没有安全感。现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我们就得战战兢兢地追随新的知识,才能确保高度的安全感。甚至真有「外太空入侵」的可能吗?谁也不确定,可是很多人却已做了相当防范的工作。所以求知者,乃首为确定我们的安全感。

  第二.还要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人不只要活着而已,而且要活得有价值,而价值即包括成就感和归属感。所以人们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天文.地理.历史等,乃为给我们生命某种程度的定位,如知道我是谁?知道我从那里来?知道我将往那里去?一切的宗教.哲学.甚至艺术,乃为更确认我们生命的归属感而有。

  人,其次要有成就感,活着有什么价值?这价值就世间人而言,乃是从「事功」里去完成的,所以中国人乃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然如我们对自己或对世界,一切无知的话,那从何去「立德、立功、立言」呢?所以为了确保归属感与成就感,人不得不去求知。

  所以小而个人的安身立命,包括安全感、归属感与成就感;大而整个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昌荣,都与求知有莫大的关连。故一个民族如已不求知的话;则这民族的生命力,早慢慢衰竭了。所以讲到这里,我们可明确得到一个结论:猪不是快乐的,尤其无知更不是福。我相信这一点乃大家本就明白的,所以只简单陈述一下。

  苏格拉底痛苦吗

  下面我们再看第二种选择「痛苦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真有那么痛苦吗?如一般人通称:在东西方的历史上有四大圣哲,即孔子、释迦牟尼、耶稣、苏格拉底。这四大圣哲的际遇,其实还各自不同。

  孔子快乐吗?不太快乐!我们都知道:孔子也是从小贫贱,但以长而好学故,成就其博学多才。然当他希望理想和抱负能为君王所用时,却周游列国而找不到知音。所以归回故乡作教育工作,已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因此孔子的生命过程里,终不是那么快乐。

  其次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即使单从世间法来看,释迦牟尼佛还是四大圣哲里命最好的。首先出生就是王子,而王子除在衣食上能得到丰富的供给外,尤其在学习上更得到无比的便利。以既是王子,即准备将来承作国王;故从小就得接受严格的教育和训练。是以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即已精通印度各教派的学说。后来为了成道,而修了「六年苦行」。但苦行,其实是我们说的;因为对他而言,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而限止自己过比较单纯的生活,何苦之有?因此「头陀」的原意,并非苦行,而是精神抖擞之谓。因为生活愈单纯,精神反更能安住。

  释迦牟尼佛在经过六年苦行后,终在菩提树下因夜睹明星而开悟成佛。而成佛后,即开始说法.度众生。以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能很快得到当世修行者的赞叹和拥护,因此他的教团便日益茁壮。又因为他是太子出身,所以到各国游化时,每个国王大臣还都把他尊为法王.或人王。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传教的过程里,也都非常顺利。虽然在晚年时,因提婆达多的事件,而使教团略受干扰。但比起其他三位圣哲,已是最微不足道的了。最后释迦牟尼佛又能预知时至,而在双树林间证得涅槃。所以从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来看,他不只是四大圣哲里命最好的;而且较其他者,简直有天渊之别。

  更其次,我们看耶稣:用基督教的说法,耶稣乃是童贞受孕;但「此地无银三百两」者正不打自招,明其为「私生子」尔。再从耶稣是生在马槽中,所以从小必也恶运连连。当耶稣开始传教时,又与当时的罗马教派完全不相应。所以最后,我们皆知:耶稣是被钉死在十字架的。所以耶稣的命,也委实太坎坷了。

  最后,苏格拉底听说娶了一个非常凶悍的妻子,所以曾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某天,太太又河东狮吼,聒噪不停。但骂了老半天之后,却看他一点反应也没有,于是一气之下便提起一桶水,直对他浇过去。对此,苏格拉底还能调侃地说:「我早知道,大雷之后必有倾盆大雨!」他确实很幽默,但这幽默其实含藏着多少心酸无奈。苏格拉底最后也是被捕入狱,而死于非命之中。

  四大圣哲讨论到目前为止,西方的耶稣和苏格拉底,命都不算好。而东方的孔子,则命稍好些;尤其释迦牟尼佛的命,更是佼佼者。这是规律,还是偶然呢?此其实牵涉到东西文化对「认知」态度上的差异,所以不当只是「偶然」而已!

  因此若谓「知道得愈多,也就必然地愈痛苦。」那么芸芸众生中,最痛苦的应该是释迦牟尼,对不对?此既因为他从小就是太子,故已学到很多世间法;而成佛之后,更有三明六通。别人已知道的,他全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他还知道哩!所以如果「知即是苦本」,那么最凄恻.痛苦.郁卒的,当应该是释迦牟尼佛。

  可是,我们从佛一生的故事来看,他过得其实蛮自在的。尤其从他所说的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或「诸佛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来看,佛不只无时无刻常处安乐中,甚至连「什么是痛苦和快乐?」的分别心都没有。所以妄知.少知,或将是苦本;而真知.全知,反成就于寂静涅槃。

  知的苦

  既前曰:无知不可能快乐,有知不见得痛苦。那么为何还有人「宁把求知当苦本」呢?对于「知的苦」我且把它分为两大类:一.是从不知中求知的苦;二.是因少知而有的苦。

  在从不知中求知的苦里,其又可分为两子类:一是承先之知,一是启后之知。承先之知,即是说我们要从过去的圣贤,或近代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学习很多现成的学问。而学习的方法,首先乃记忆也,把他们研究的心得一样一样地记忆.背诵下来。而记忆.背诵,有时候还是蛮辛苦的,相信我们从小就是这样启蒙的。学习的方法,其次是理解,有些学问光靠记诵仍不够,还得去了解它所说的是什么道理?譬如数学、物理、化学,甚至历史.地理等。

  因此学习对很多人来讲,既记忆是苦,也理解是苦。然而苦,若你真心想学,犹只是辛苦─多花一点时间而已;苟若无心向学,又被局势所逼迫,乃更成为痛苦也。

  然承先之知,终以有轨迹可寻,故还比较简单。「知」有些范畴根本还是处女地,在待开发状态;所以你即使有心向学,也找不到人学,找不到门入,一切都待自己去开发。所以要研习这种学问,就得有打前锋的心理准备,而不能捡现成的便宜─说打前锋,还好听一点;有时候,连路在那里都不知道。如何在盲目中,开出一条路来?有时候一个问题卡住了,三年五年也找不出一个头绪来,这可真是辛苦呀!

\

  以上不管是承先之知或启后之知的学习,又常伴有时间的压力。关于时间的压力,我们从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考试吧!明天就要月考了,然到晚上却仍未准备好,所以只好「赶夜车」吧!又比如一个人已送急诊了,如不能立刻拿出一个有效的对治办法,他可能即将死掉。又如一个公司,已面临解体的边缘;故得很快推出对治的策略。既学习已是辛苦了,如又有时间的压力,当将产生更大的矛盾。求知,除时间的压力外,又常面临竞争的压力。譬如考试,不只须考高分数,而且须拼得前名次。同样在商场.官场.甚至情场里,都会有竞争的压力。

  不管是时间的压力或竞争的压力,当压力愈来愈大;很多人就不敢去承当,而宁愿去逃避。所以到最后,我们已不是为求知而学习,而是为压力而学习。像我们从小就很少为求知而念书,而是为了考试、为了成绩才念书。于是既皆从「负面印象」来看求知,则何怪乎长大后不再考试,即不再求知了。

  因小知而有的苦

  知的苦,不只是「从未知而求知」的苦,还有「从已知而错用」的苦。这苦,我且称之为「因小知而有的苦」。

  一. 知道得愈多,人心也愈变复杂:比如一个从小在乡下长大的人,他以未被社会染化故,动机就可能非常单纯。而若被社会染化后,为心愈复杂而烦恼太多,故也变成蛮辛苦的。所以有些人乃宁可把自己保守在一种单纯的环境里,而不愿意去见更多的人,不愿意去面对更多的事。如老子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然各位当知,这是因小知才有的苦;若大知的话,就不苦也。

  二. 因统合驾驭的能力不足,遂成为人格分裂者─被节节肢解。有时候我们听得太多了,而每种说法又不一样。如俗谓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于是听到最后,遂失去辨别的能力,而不知如何是好?相信在此百家争鸣.群魔乱舞的资讯时代里,对我们将是一种更严重的考验。如经典上说「被节节肢解」,对现代人而言,除非发生重大的谋杀案,否则身体不可能被节节肢解的。但事实上,今天在人格上被节节肢解者,却到处都是。各位看看报纸,或放眼四周,便可发觉许多人因思想偏端,而变得歇斯底里,故已成为社会的负担。

  三. 不肯面对真现实的挣扎:我们从小就带有很多美丽的幻想,不管是对自己.对别人.或对这个世界皆然。以存有幻想故,才让我们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可是,在学习的过程里,却总会摧残这些幻想的。于是又有很多人,宁可用「驼鸟方式」,以继续编织他的梦魇。

  记得在大学里,读了相当多的现代心理学,尤其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我们知道心理分析,往往把人压抑的情结都暴露出来;所以看到最后,我们看不到一个完美的人。经典上说「不能以牛羊眼,视众生」,而用潜意识的心理分析,殆用牛羊眼视众生也。然如果我们不能挺而走出幻想的象牙塔外,就势必永远被关闭在里面而成为真正的羔羊矣。

  何以西方常说的「真善美」,必把「真」安在前面,而非后面。因为如果不真,就既不可能善,也不可能美。如果不真,而竟能善美;那必只是一种幻相,因此过一段时间后,终究得去面对现实的。所以很多人似口口声声「求真理」,事实上真理有时候是非常残酷的。

  因此佛法有曰「无生法忍」。既无生法,为什么须要忍呢?因为无生法,对很多人来讲毋乃太残酷了。凡夫不只皆相信有我.有生;并且还期待这个生命,当愈来愈辉煌才是。故告诉他「诸行无常」已够难堪了,更何况告诉他「诸法无生」的道理。所以有人听到「空义」,心如被三百矛扎中一般。因此,如不能有「直下承担」的胸怀,即不必奢言于求真理也。

  四. 因邪知怪癖而着魔发狂的顾忌:最后,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勤于求知,怕中邪知的毒也。像前阵子媒体所大事渲染的飞碟教。当我们说别人因邪见而抓狂时,我们岂不也有这种顾忌。所以如没有十足的保握,最好什么都不要去学。以什么都不学,至少是较安全的。

  从上所说,事实上大家原都知道:猪不快乐,无知不是福。可是因于求知的过程中,产生了太多.太多的心理矛盾而没办法排遣,便宁可逃避地告诉自己:只有如猪般的无知,才是幸福的泉源。因为爬不上去,所以宁可掉下来。但这是智者一劳永逸的办法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们得再说明「如何从苦到不苦?」

  从苦到不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求知的当下里,即自得其法喜:所谓「法喜」,乃指观念的突破和视野的扩展。而且这从耕耘到收获的时距,还是很切近的─现在得到一种新观念,现即法喜已;尤其是重大观念的突破,更可延续好几星期或好几个月。这「法喜」之乐,绝非世间其他五蕴之乐,所可顶替。比如说吃,在正吃的当下,我们还觉得它很美好;而当咽下时,好的感觉便退失了一半,而待明朝醒过来时殆已忘光光了。同样一幅画,在正观赏的当下,虽鲜妍生动.历历在目;但等闭目收视时,那印象又模糊了─至少对我而言,确是这个样子。

  从上所说,故知由突破观念所得到的法喜,绝不是任何感官觉受,所能比拟。反之,如仅为分数.为考试而学习,就没办法在求知当下,即得到法喜。这也是我们目前教育必须改善的,要为求知而学习,而非为考试.为成绩而学习。是以在求知的当下,即使有点辛苦;但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则这种辛苦,也还值得去承当。

  以安闲自在的心情,悠游于知识的浩海中:这主要是为对治压力的问题。既求知,主要是为法喜;则何须与人竞争呢?很多人以为如不竞争的话,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但事实上,这时代早已是「多元化」的时代,世间既非仅一条路,更非只一种标准。大家不必在同一条路上,挤得头破血流。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还非退一步路,而是转一个身.或切换另个角度,即海阔天空也。这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阿Q,因为竞争不过,所以只好消极地自我调侃。

  我很喜欢宋朝邵康节所说的这句话:「万物静观皆自得」。所谓「静观」者,静表示无欲,以心无所求故,止若湖水。然后用以观察森罗万象,才能怡然自得其本来面目。反之,如用竞争的心;或认为世间只一行巠,非进即退,这就不成静观矣。

  从广大的时空来看,那个方向不是正向,那条道路不是正路,所以「纵一苇之所向,凌万顷之茫然」这一苇之小舟,即指我们求知的心;而万顷之茫然,即喻浩瀚的知识大海。得在海阔天空的知识领域中悠游自在。所以印顺法师也有一本书,取名为《游心法海六十年》,能在法海里自在地悠游六十年,真是不虚此生也。甚至又如古人所说的: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现代很多人也行万里路,然出国观光却非为了求知,而是为放逸懈怠尔。

  因此要在求知中得到法喜,首要有悠闲自在的心情。因此对我而言,求知既是天赋的工作,也是悠雅的休闲活动。天赋的工作,如前面所说「活到老、学到老」,人活着就必须学习。而说到休闲活动者,现很多人宁可去KTV,或吃喝嫖赌等,以为休闲。其实不管什么官能的享受,都是非常短暂而虚无飘渺的。而在学习中所得到的喜悦,才是长久的;尤其能以悠雅的心来求知的话,这喜悦更将温馨而长久。现我们的社会,已实施隔周休二日;于是很多人,乃有更多的休闲时间。然若不能善加利用休闲时间,或将形成新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自己和别人,带入求知的法喜中。

  最后,这求知,不只是天赋的工作和悠雅的休闲;而且更是精致的游戏─既观念的游戏,也技巧的游戏。我们刚才说:很多人因怕自己统合的能力不够,所以不敢学得太多。其实这乃为还不能深入观念的游戏三昧尔。其实观念的统合,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级的游戏。今天看东方的书,明天看西方的戏;有时观人间百态,有时参生命本质。然后再把这些观念,慢慢统合成一个更庄严.更精深的思想架构。而后再将之运用到现实的人生里,便成为另一种「如幻三昧」的游戏。所以怎样使求知,从苦到不苦;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学习的心态,即用悠闲的心而悠游于知识的浩海中。

  从少知到广知

  其次,我们要更从小知到广知。前虽提到,有人乃怕「知道得愈多,人心也将愈变复杂。」然以我的看法,不是因为看多了,而使心变得复杂;反而是因看得不够多,所以才会贪染执着。比如我们对异性,如你平时都少有机会与异性往来;于是在初接触时,可能就爱上她了。但再过一段时间后,才觉得她也太平庸了!

  同样,这世界上还有多少东西,是我们贪着放不下的?其实多为得不到故,而有朦胧之美;若既得之,或将幻灭而已。所以大致而言,当一个人慢慢从少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他将趋向于变得平淡─因为看多了,所以见怪不怪。

  那怎么能「看多」呢?有的直从现象里去观测,有的可从资讯里去意会,管道很多,任君方便。所以当心渐成平淡时,即可「阅历虽愈多,但动机却只更单纯。」单纯者,为心已平无所求故,这是从「小知到广知」的效果。

  从求知而向道

  以上「从无知到少知,从少知到广知。」还只是世间法─为只是量的增加故。下面若从求知而向道,即质的改变。中国老子有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所谓「为学日益」者,即指在知的领域中,愈学则愈知道得多。而「为道日损」呢?我认为「损」,乃谓减少执着也。如前已谓:既看得愈多,心即愈趋向于平淡。而平淡.减少执着,乃能与道相应也。如老子所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那么我也可以补充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知。关于无知,待以下再作更详细的解说。因此求知者,乃由少知到多知,从多知到向道。

  从向道到大智

  怎样才叫做「智」呢?知是见其差别相,而智乃悟其共通性。这也就说,若只在千差万别的现象中去搜集资料,还只是多知而非智慧也。若智慧者,还当由诸象中,去归纳觉悟出共通的原理来。故能从此共通的纲领中,而收尽所有的支节,而不再被节节支解。

  这也是现代人最不能够做到的。因为在资讯时代里,往往只能在很多琐碎的资料里钻研,而看不到整个生命的共通性。很多人听我的演讲,或看我的文章,都会有一种感觉:理路架构,相当严谨。这是天生而能的呢?还是后天学成的呢?

  至少,我觉得与后天的学习有非常重大的关系。因为我在佛法里,受益最深的可说是「中观」思想,而中观思想主要是讲缘起。既缘起,则诸法如网状相连。所以如从缘起如网的观念,去检遍诸法,则更明达其脉胳相连的关系。而现代人刚好相反,以西方文明较偏重于分析,于是分析再分析,分析到最后,却是「见木不见林」也。

  或谓:何不等分析过后,再将之统合起来。其实,即使有心再将之组合;但为分析过后,早失却原来的样子。故即使硬将组合,也非本来面目矣!而若用缘起思想去观待万物,则虽用「假名」而不离实相;故无「再组合」的必要。

  也有人说:我组合能力很好。其实我根本不需用心去组合,因为资料既聚集了,则它的架构自在其中矣!于是从共通性到相关性,从相关性到整体性。既不再被节节支解,又能左右逢源,完成知的极致。而此极致,却是从有知而到无知也。

  从有知到无知

  前已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知。为什么却成为「无知」呢?如《中观》所谓:以缘起故,一切法性空如幻;不只所知之相如幻,并且能知之心亦幻。于是以能所双泯故,证得「无知」的境界。所以在禅宗里,常说要「见性」,其当见什么性呢?唯见「空性」也。而空性者,既所知的对象是空,且能知的主体亦空。于是以「能所皆空」故,称为「无知」也。

  然此「无知」之知,即一切智也。僧肇法师曾作「般若无知论」,上有一句话:「为有知故,有所不知;若无知者,即无所不知也。」所以由证得「无知」的境界故,反成就了「三明六通.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相信各位听到这里,必已明白「无知之知」,才是最圆满的知。

  知的层次

  所以我们若把今天所讲的知,连贯起来。必可发现:知,其实可区分为三个层次,我们且套用禅宗的讲法:

  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乃指不知与寡知。像一个人刚生下来,那是不知者。或如一个低度文明的原始民族,虽尽其一生,不过寡知而已。这「不知与寡知」,即是前面所说「猪的比喻」。

  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因为求知,而徒惹上烦恼跟迷惑。这第二阶段的学习过程,有人乃把它称为「痛苦的苏格拉底」。其实若痛若者,岂得名为苏格拉底?

  三.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如果能从求知而向道,以至最后证得「无知之知」─即禅的顿悟或佛之涅槃。这「无知之知」,虽与第一阶段同为「无知」,其实却有天壤之别。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宁为快乐的猪,或痛苦的苏格拉底?」只道是他根本不明白「知乃有三个层次的差别」。

  东西方文明对求知态度的差异

  下面再讲到,东西方文明对求知态度的差异:大致而言,西方文明是热情而矛盾的。西方人何以愿意隐居在原始森林里观察猩猩,且一去就是二三十年。或者到沙漠中.到雨林里,去研究种种生态。我看过一卷录影带,内描述一对因热情于观测火山而结合的夫妇;于是每次火山爆发,他们虽都力劝当地人早点撤退,而他们却反而勇往直前地往爆发处去。若换成你,你愿意吗?中国人也许说:好,我支持你去;但结果我们共同分享。

  虽西方人对于求知,是相当的热情;可是在热情之余,却仍充满了矛盾。且这矛盾还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古来相传者。大家岂不都听过旧约中,亚当跟夏娃的故事:亚当跟夏娃本住在伊甸园里─即上帝所赐的乐园里。后因被蛇所骗,而吃了苹果,故使他们从无知而变成有知。于是以有知故,才以裸体为羞耻;以有知故,被逐出伊甸园。简单讲,保持无知,才能安住在伊甸园里;如以求知,即会因「带罪」故而被逐出伊甸园。

  以上的解释,不是我个人发明的;而是很多现代的心理学家或文化学者,对圣经故事的解释。而在这种诠释的当下,即表明了西方人对求知态度的矛盾。他们一方面认定:知识即是权力的来源,故当努力去求知。可是另方面又认为:知道得愈多,必将愈与大自然分割对立,而离乐园愈远。

  西方文明在历「文艺复兴」之后,虽在知识的求取上,获得重大的成就。但因不能解开彼在求知态度的心结。于是从求知而产生的痛苦慢慢累积了,最后终导致存在主义跟嬉皮的逆流。他们说:不用知道那么多吧!存在先于本质哩!故存在主义,即是西方文明的「反知论」。而嬉皮乃更主张:干脆回到老家,去过纯朴原始的生活吧!

  这存在主义跟嬉皮的思考方式,虽是西方文明里乍起的一股逆流;然因与整个西方的共业不相应故,很快就消散了。现在西方,还是往热情而矛盾的老路冲去。所以科技虽更发达,文明似更进化,但因不能克服这种心理的矛盾,所以郄只离安乐愈远。尤其在这被称为资讯横流的时代里,我们不只得看早报.得看晚报,还得看网路上的最新消息。曾几何时,知识的需求已变成这么急迫了。

  刚才还说:要用悠闲淡雅的心,来求知。而现在,却早成疲于奔命矣!这是西方世界所产生的问题。以西方文明对于求知,还处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所以在既热情又痛苦的挣扎下,才会用「猪和苏格拉底」来对比。如痛苦到最后,受不了已,便宁可退回到第一层次:做个快乐的猪。其实他们也知道:猪是不快乐的。

  西方的文明,当不可能退化到第一层次:或当快乐的猪,或当撒野的嬉皮。以如真退化到第一层次,即象征着文明已将解体。故西方文明只可能向上提升到第三层次。如我们审之目前的西方思想,真已到这个层次了吗?以他们的心理学:从小我、本我而超我的说法,至少还未说到无我。但我相信西方文明,如继续发展的话,一定会提升到第三层次的无我。这提升,也许是他们自己觉悟出来的,也可能是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何以许多西方人,对东方的思想,都存有相当的兴趣?也许冥冥之中,他们也知道:这是唯一救渎之路。

  其次,我们再看东方文明。如简报图案中的「桃太郎骑乌龟」。东方文明有的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包括很多台湾人都是这个样子。在经济发达以后,却不愿意更去求知;而只是饱暖思淫欲,花很多时间于吃喝玩乐。所以即使经济已经起飞,文化却仍处于非常低落的水准。

  可是也有人早已到达第三层次─所谓无知之知。如中国老庄所谓的「心斋坐忘」,甚至如佛家所证的「寂静涅槃」。总体而言,东方对于求知的态度,大致是淡然悠雅而自在的。像前邵康节所谓的「万物静观皆自得」,或苏东坡所谓的「纵一苇之所向,凌万顷之茫然」。虽亦求知求觉,但总保持着悠雅而闲适的心情。

  东西合并

  最后我们能否综合东西方文明对求知的态度,而创造出一新的理念呢?中国在接受西方文明的洗礼后,就提出一个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冀截长补短。可是何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没有讲得很清楚。于是以下我试用这样的综合来说明之。

  所谓「东哲为体,西学为用」,东哲即指东方的哲学,乃包括中国的道家和印度的佛学。故东哲为体者,即用东方淡然悠雅的态度。其次西学为用者,即用西方精密严谨的方法。不可否认,西方的方法(尤其有关自然科学的研究)确实比东方严谨精密多了。东方文明到目前为止,很多都还停留在神话阶段─宁可一厢情愿地相信其有,而不肯经过严密的考证。所以很多不合逻辑的说词,照样大行其道。

  以「东哲为体,西学为用」,最后能创造出怎样的文明呢?套用佛法惯用的说词,就是「真空妙有」与「理事无碍」。真空即指淡然悠雅的心境,妙有则是博大精深的体系。既可成为严谨精密的思想架构,更宜实施于红尘滚滚的现实生活中。

  小结

  最后,我且对这个问题作个总结:既非快乐的猪,也非痛苦的苏格拉底;而是寂静涅槃.理事无碍的释迦牟尼。因为只有到达第三种知的层次,才能彻底消除「能知」跟「所知」的对立矛盾,而成全于真正的大智慧.大福德.大圆满。相信既把「知」的层次,说得这么明确;则下面我们当走的路,就很明了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