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寿康宝鉴里同善养生的两则故事

发布时间:2025-01-05 01:19:35作者:心经问答网
寿康宝鉴里同善养生的两则故事

「寿康宝鉴」里的同善养生(四):写《口孽戒文》,积阴德,官至御史

嘉兴县有位书生,他天性敦厚,喜欢隐恶扬善,凡遇到同学或亲戚朋友们谈论闺门妇女之事,就会去严加阻止,厉色劝告。他还写了一篇《口孽戒文》,用来警惕自己和训戒后学。

后来他进试院参加考试,在发榜前的一晚,于梦中见到已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前世就少年考中了进士,但因恃才傲物,上天便罚你今世屡考屡败,终生不能发达。但上个月有一位考生,他本来会在此次考试中获得功名,但因为奸污了一个未婚少女,而被上天除名了。文昌帝君向上天上奏,说你作了一篇《口孽戒文》,常用来劝诫后学,因此积了很大的阴德,现在已将你的名字递补上去,所以明天发榜你必定考中。此后,你应当更好地修身积德以报天恩啊。”书生听后,惊喜不已,发榜后果然中了进士。之后,他愈加谨慎,力行善事,后来做官做到御史。

附注:所谓口孽,就是口过之业障,包括有恶口、妄言、绮语、两舌。说话就代表一个人的想法和心声,所以心正则言正,心邪则言邪。好谈人之是非,黑白不分,造言生语中伤,此皆有心之口孽;如无意中谈人之短处,此为无心之口孽,但皆都是口过。

言词一出口,即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如滚雪球般的向四方传播,如果言词都是口孽,那这个口孽之业障也随其散播之广大而变得非常深重。更何况如果说话的内容原本就是无中生有或夹杂不实,「言者未审其实,听者信以为真」,那受谤者有口难辩即致成冤屈,那言者之口孽,就真是大得不得了。

眼见未为真,耳听未为实,今天我们从这个角度去观之,认为别人错了,但三、五载后,回头一看,才觉自己当初有所偏执,而且观点有误,这也是我们经常之体验。如果当时已经得势不饶人,把别人之过四处张扬,那今天虽知自己的看法和言词有误,但却已覆水难收了,跟人之怨已成,自己之孽已种。

当我们见人之过而心中生起恶念或批评,自己的心当下已经不清净,瞋心已起,自己也都在做恶犯过了。人非圣贤,每人每天都难免会犯错,多是因为自己不察觉、贪图方便或根本不知道那是做错,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包容之心。我们每日生活所见那么多人,实在很容易见到别人不是之处,如果心中因此常常生起恶念或批评,自己的烦恼只会无休无止,心情也会此起彼落,瞋心也必串习成河。何必以别人之过来坏自己清净自在之心境呢?六祖惠能大师曾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我们应当「见人之过,反观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放回自己身上,心自然会从别人的对错跳脱出来,不会心随境转而不得自在。

所以如果有人有犯过,对他必先举其长处,而后婉言其短处,使他有所感动而去改过。若一味谈人之短处作为乐事,只会容易惹人心生怨恨,而最终成为仇家。

巧言令色,信口雌黄,坏人家风,损人名节,皆是口孽之过。言者,就算本来褔泽深厚,但亦会因此而折损褔报,最终受到世人之不齿,此皆从口孽所造成。所以做人必须修好口业,切勿造成口孽以给削去褔报。诗曰:「好说是非惹罪愆,不修口业使其然;巧言令色非君子,褔泽将因削减焉。」

「寿康宝鉴」里的同善养生(五):因制止别人口孽,由饿死命转为当大官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席匡,他小时候就已经特别聪明,悟性甚佳。有一日,他遇到一位相士对他说:“你脸上有一条纹路延伸到口角,这是饿死之相,明年就会应验。”席匡听了后,一直都很担心和忧愁。

有一天,席匡在路上遇到有人正谈及别人的闺房之事,由于这关系到当事人的名节,于是他就严厉地呵斥了他们。这些人此时才觉悟自己的说话会败人名声,而且都是在做口业,因此实时心生惭愧,马上住口。这件事情亦因此没有传扬开去。

一年之后,席匡竟然安然无事,没有饿死。后来他又遇到那位相士,相士很惊奇地问:“你做了什么大阴德的事,为何你现在的脸相与原来饿死之相已大不相同呢?”席匡后来还做了很大的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