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梦续录》一书中记载:
湖州有位孙邵先生,与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先生感情很好。袁先生曾经将【感应篇】、【功过格】等劝善的书相赠。孙邵先生因而日日以善行自勉,可以说做到兢兢业业,不敢违背准绳的地步。
当他年纪四十多岁之时,当年辛辛苦苦参加拔贡考试而得到的县令职位,竟然因为不小心忤逆长官的意思,而落职回家,家境不再富裕。
有一天,自觉一生谨慎言行,从未作奸犯科,造作罪恶,居然还会落到如此平凡的地步,天理还有什么值得倚仗的地方呢?因此在愤恨不满的心境下,写了一首诗粘在城隍庙的柱子上,抒发心中的抑郁。
诗曰:
寡过多年不记功,老天何苦令予穷?
有谈报应津津者,此后听如过耳风。
过了几天,竟生病了。在病中昏愦时,梦见二位士卒来引他去见冥官,冥官对他说:
“你前生并未种福田,此生理本贫困。目前你所得到的福份,已是上天的厚赐,祖德的转移。何能埋怨呢?”
接著命旁边的官吏取来簿册给孙绍看。孙绍看了之后,发现生平所做的善恶诸事,纤毫未漏地记载其中。方知目前所享有的福份,都是本来没有而转增的。所有的顺适之境,都是原本危殆转赐平安的。
至此,方才相信报应一点也不差谬。冥官又告谕他说:
“砥砺自己的行为要做到善行周广的境地;做人要想到比自己命运更苦的人还很多。以后你要更加力行善德,不要懈怠,皈依佛门,听经闻法。千万不可以随便妄加猜测,认为神明不公,佛天不慈。否则必会招来天谴。”
说完用手一挥,孙邵先生就醒过来了。从此加倍修持自省,子孙果然富贵不绝,自己也活到八十多岁,亲见二个儿子当了大官。
一般学佛之人若是对因果之理诚信不移,则心中自可一片皓白、清明,对力行善德之事自然不会产生怀疑,而且会尽一切力去布施;清净一切心去忍辱、包容;去爱护、宽恕怨仇之众。不会在受到厄运之时,心生怀疑,自萌退心。
如此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积累善行,忍辱受屈之后,当然可以如同弓箭拉满了,就射出穿杨之箭一般,感得发福消灾之应。因此有的人在学佛行德之后心地开阔了,怨心消融了。有的人人际关系和悦起来了,六亲眷属转过来护持、赞叹他了。原本不顺的事业;贫蹇的财运通顺、富裕起来了。以前动辄得咎,荆天棘地的法缘也兴盛起来。甚至原本多病的身体,竟在不知不觉间变的健康,强壮起来了。
这都是坚持金刚之智以长期行善、弘法的必然感应。如同走过冬寒的酷苦之后,自然重现春暖的生机。此等同修,内心对佛法,对恩师,对道场,无不生起说不出的感恩与喜悦,誓愿生生世世不离恩师;不离佛法;不离道场。
反之,少部份的行者,由于宿福不厚,对因果之理未能深信,因此,一论行善总是悭吝不舍,无法尽力。每每扣除一切生活的开销后,才略微施布一些。深恐一布施出去,就吃亏贫穷,生活无寄了。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