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正己化人。
【原文】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正己由来可化人,张公劝善满怀春。生前教诲皆此法,殁后婆心且降神。
注:以圣贤之道律己,本诸身者一无可议。则行一事,当时视为仪型;发一言,后世奉为准则。所谓正己而物正是也。若己未能存理制欲,欲人为善去恶,虽刑驱势迫,人亦不从矣。
案:国初旧绅张遵路严毅正直,勤于教诲,人皆化之。后生遇于途,皆正立拱手,俟先生过乃行。妇女立门首,遥见先生来,即返内室,不敢令先生见也。时有盗麦者,众擒获送官,过先生门,逡巡不前,曰:“王法自甘,切勿令张某知也。”某姓兄占弟产,官断未决,乃诣先生质之。甫见面,兄即抱愧流汗,一字不能对。先生曰:“天下易得者财产,难得者兄弟。”反覆劝谕,二人伏地涕泣,以其产赡族,相让不取。先生尝谓人曰:“蒙以养正,圣功也。为圣为贤,须自童子始。”故其教幼学,一举一动,一语一默,皆有法度,至今乡塾生徒,奉为准绳。易箦(“易箦”是用来作病危将死的典故,语出《礼记.檀弓上》)之夕,邻里皆闻鼓乐前导之声,如新官赴任。后数月有陆姓者扶鸾,先生神降其家,留诗数十章,皆劝世语。云:“吾已奉帝命为本府录善司,乡人有功德者,吾得考较而上奏焉。
”陆捐资为先生立庙塑像,百年来瞻拜者,犹观感兴起云。【译文】
注:用古圣先贤的道理来严格规范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这样的话,做一件事,在当时被人视为典型;说一句话,被后人奉为准则。这就是说自己身正,才能感化别人。如果自己不能够存天理,灭人欲,即使以刑罚和势力逼迫人,人也不会听从的。
案:国朝初年,有一位缙绅张遵路,品行端正,严肃正直,勤勤恳恳教化世人,人们多数被感化。后生们在路上遇到张先生,都立正拱手,等先生先过去再走。妇女们在门口站着,远远看见先生过来,都返回里屋,不敢令先生看见。当时有个偷麦子的人,大家把他捉住送到官府,从先生门前经过,此人犹豫不敢向前,说:“接受王法惩处,我心甘情愿。只是千万不要让张先生知道啊。”有一家人,兄长侵占了弟弟的财产,官府很难决断,于是到先生那里,请先生做主。刚一见面,当哥哥的就惭愧不已,汗流不止,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先生说:“天下易得的是财产,难得的是兄弟啊。”反复劝导二人,二人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都不再争了而是互相推让,最后把财产拿出来周济族人。先生经常对人讲:“童蒙养正,是圣人的功业。成圣成贤,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所以张先生教导儿童读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的规矩,到现在乡间读书的生徒依然奉为准绳。先生临终的时候,邻居们都听到鼓乐之声,好像新官上任的场面。后来有陆某在家中扶鸾,先生已然成神,降临其家,留下诗文数十章,都是劝世的文字,说:“我已经奉天帝之命担任本府录善司,乡人如果有积累功德的,我会考察然后上奏天庭。”陆某捐资为先生修了一座庙,塑像供奉。百余年来瞻礼祭拜的人,仍然生起效法和学习之意。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