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学、我们真干,佛菩萨就真照顾。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善缘恶缘,全都是善知识,这个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学来的。这个人是善人,样样都叫你称心如意,你在这个境界当中有没有贪恋?如果起贪恋,毁掉了,他是魔,他让你生烦恼;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烦恼,喜欢也是烦恼。他在旁边示现的就像罗刹一样,看你怎么样?你起不起怨恨。所以,顺境善缘锻炼我们什么?不生贪恋,不起心动念。逆境恶缘没有怨恨,总是心地清净平等。只要心清净平等,智慧就生了,觉是智慧,你就生智慧不生烦恼。所以会修的,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什么境界都是善友、都是老师,都是一个感恩戴德。「恋德礼辞」,恋德是感恩。礼辞是什么?礼辞,我还是念佛,我不受他干扰。五十三个法门代表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我都知道,我不学,我就学念佛这一门,一个目标向著西方极乐世界,善财给我们表演的,我们真成就了。这就是遇缘有异,所以有九品差别。
「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你看,妙法!上三品心量大,量大福大。量大是什么?是普度众生,希望众生个个都像我一样成就。小凡夫只顾自己,也顾别人,但是顾别人的心差一点,顾自己的念头重,这有轻重差别。
你脑子里头有一个念头,念佛人怎么会有业障?怎么会有烦恼?不会。阿弥陀佛没有业障、没有烦恼,我的心里只有阿弥陀佛,所以心里头的烦恼业障全都没有了。你得要有这种想法,这个想法是健康的、是如法的。念佛人还想著我过去造多少罪业,过去生中,那你是愈想愈糟糕,佛都忘记了,全想的是业障,果报就现前。一定要想到,我们想到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在这个经上讲得清楚,弥陀在因地,没成佛之前是因地,发四十八愿,五劫修行,本愿功德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化生的,自自然然的,功德的成就。这个世界成就到今天十劫,阿弥陀佛并没有中断,这十劫的时间接引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是以六道苦难众生为第一优先,这是善导大师说的。让这些众生在这一生当中平等的成就,这还得了!这是阿弥陀佛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法布施!你要是明白了,你就晓得我们今天要怎么做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五集) 201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5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