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
卯二、广说:
一地圣者菩萨的见地、修治共有十个。一地是极喜地,即初次亲见诸法的究竟实相,因此心里生起极大的欢喜心,所以叫极喜地。关于地道的修治,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以超出的功德来安立的,有人则认为每一地都有自己的所断,是从所断的角度来安立的。麦彭仁波切认为这些观点实际并不矛盾,修智以觉悟、智慧断除它的所断的角度来安立,与超出的功德也有关系,与属于自己的所断也有关系。所以两种观点可以圆融。
意乐饶益事 有情平等心
能舍近善友 求正法所缘
初地(一地)的十种修治包括:
(一)不掺杂贪图自利的声缘发心之增上意乐;
声闻缘觉指小乘修行人,小乘修行人学佛是为了自我解脱,对大乘菩萨来说,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过患。要进入大乘道,必须要断除这种心理,不掺杂声闻缘觉的发心。菩萨肯定不会为了自我解脱而修行。作为凡夫,即使发了菩提心,有时候也存有这样的杂念,要断除、不掺杂这种发心,增上意乐。
(二)在饶益自他的事业方面,以一切种智之因——大乘法而加以摄持;
大乘佛法是一切种智之因,是成佛之因。成佛了才可以二利圆满——自利圆满,同时他利圆满。所以从饶益自他利益的角度陈述。
二利很重要,我们当初发心的时候是有二利的,最后成佛的时候也是二利圆满。我们修持密宗的一些仪轨时,里面经常有二利的修法。比如说,生起本尊,观想的时候,是先观种子字做二利,最后也是通过咒轮发光做二利。二利圆满是饶益自他的,要成佛的。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所以加以摄持大乘佛法。
(三)以四无量心来修持对一切有情的平等心;
其实,在资粮道的时候就有平等心,在其他的时候也有,但是这个时候比较超出,以四无量心来修持对一切有情的平等心。我们知道发菩提心很重要,发菩提心首先要学四无量心。四无量心真正修到位就是平等之心,因为悲无量心、慈无量心、舍无量心、喜无量心的对境均是无量无边所有众生,不分高低贵贱,也不分人与非人,所以一地菩萨以四无量心来修持对一切有情的平等心。
(四)以三轮无分别而施舍自己所有的一切;
能施舍所有的一切,即受用、善根、其他的生命。而且施舍时,以三轮体空的角度来摄持。
是不是菩萨所有的一切都要进行施舍?不一定,但是内心要有这样的境界,一切都能施舍。施舍时以三轮体空的角度摄持,也就是要有觉悟和智慧,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即使再做善事,再行持善法,有再多的上供下施的行为,都不可能获得究竟的解脱。
在觉悟的状态中做,以智慧做,才不会害己害他。现在有些人也做很多善事,适时地上供下施,结果却给自他带来了烦恼,这就是害己害他。是不是因果规律颠倒了?是不是善无善报?不是。因果的规律不会颠倒,是自己所做不如法,因为没有智慧、不觉悟。所以三轮体空是很重要的。
(五)以愉悦之情亲近、依止将自己安置于一切种智的善知识;
以何种心态依止善知识?愉悦之情即有具足的信心。有具足的信心,再去依止善知识。首先要观察,你所依止的善知识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把你安置于一切种智——佛果,他可以让你成佛。先观察,找到了这样的具德善知识之后,要信心百倍地依止他。现在有很多颠倒的现象,即先依止再观察,最后舍弃。这非常不如法。要杜绝这样的行为,应该先观察、再依止。依止后,一定要修习他的意行。
(六)因精勤探求三乘所属之正法所缘,而不堕于声缘之地;
常发出离心 爱乐见佛身
开阐正法教 谛语为第十
大乘修行人修行的对境包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所以,他的修行不会落入声闻之地,因为不仅是声闻缘觉,还具备大乘,涵盖三乘所属的所有正法,大乘道包含了小乘的功德、境界。
(七)时常发起不喜在家的佛教出离心。
出离心,主要讲的是知足少欲的心态,不贪图世间的利养,时时刻刻都能有这样的出离心。
(八)渴望成就佛身并乐于见到佛陀。
特别想见到佛身,渴望成就佛身,并乐意见到佛陀,这种作意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也修本尊,但是作意不够强大,不是连绵不断。一小时内只有几分钟心里忆念一下,如此收效甚微。第一,作意要连绵不断;第二内心要特别强大。若能做到,一般来说,刚开始在晚上梦里能见到,尤其是当梦里有一些对境、危害,就能见到佛陀、本尊。再继续修行,就可以亲自见到本尊,所以作意很重要。
(九)开阐初善、中善、后善之正法;就是宣讲初善、中善、后善。
(十)如同誓言般不欺他众的谛实语,被承许为是第十种修治。
每一句话都像立下的誓言一样,特别真实,说谛实语。
我们应当令上述这一切修治在自相续中生起。
但不执着,都是如幻如梦般的。跟凡夫有天壤之别,已经是圣地了。
卯三、(摄义):
彼性不可得 当知名修治
因为在胜义中,彼等十种修治自性不可得,所以我们应当了知,这便是所谓的初地修治。
这都是后得位的时候生起的定解,与根本慧定有关系。入根本慧定是远离能取所取没有任何分别念,但以后得位生起的定解可以衡量,入根本慧定的时候,这些比较超出、明了,不能说明显。
以上讲的是一地,接下来是二地之修治。
寅二、(二地之修治):
戒报恩安忍 极喜及大悲
承事敬师闻 第八勤施等
二地叫离垢地。垢即染污之意。离垢地即离染污地。二地的八种修治包括:
(一)远离恶戒(不破戒)与自利作意垢染,这里垢染指的是破戒的行为、自利的意念,这都属于垢染。远离这些垢染,并严格护持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以及饶益有情戒三戒。大乘的三种戒,在这时比较超出。
(二)回报他众之恩德;
回报他众之恩德,这是知恩报恩。不要说菩萨,做人也要知恩报恩。有恩必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里讲,有一点点恩德也要记下来,在有能力的时候,要一百倍、两百倍地去报恩。这是做人的原则。二地菩萨在这方面比较超出,更有定解。
(三)安忍他众之怨害,并断弃损害众生之心;
有人无缘无故怨害自己,也不可存害人之心。不但不能存这种心,还要感恩对方。这是一个大乘修行人,一个智者应该做的,因为对他来说都是修行的助缘。如果你是大乘修行人,发菩提心的人,就不能记恨。有些学佛人还记恨同修道友,这种人还不如不学佛。不要说记恨同修道友,都不能记恨一切众生。哪怕他无缘无故伤害你,也要感恩对方,不可以舍弃众生,也不可以心存害心。这才是一个学佛人应具的心理,也是大乘菩萨、大乘修行人的心态。
(四)对将众生安置于三乘极其欢喜并无有后悔之意;
主要是能饶益众生,使众生安置于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就心生欢喜。自己受了再大的委屈,没有任何回报,也不后悔。饶益众生,使众生能进入三乘,获得法益,这是目的。达到了这个目的就OK了,自己不求回报,无有后悔之意。有的人后悔,他人上去了,好像自己下来了一样。其实不会的,个人的命运是个人的,个人的福报是个人的,谁也无法代替、改变。所以,帮助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利益他人也是圆满自己。但是,我们一般凡夫都无明愚痴,不懂真理,心里总是有一些烦恼。
(五)对所有有情深怀大悲与慈悯之心;
对所有的众生,不是仅仅对穷人、弱势群体。仅仅对弱势群体里的众生生悲心,这不是大乘修行人的心理。对大乘修行人来说,众生都是平等的,都同样可怜,都是悲悯的对境。因为无论是富贵的还是贫穷的,无论是健康还是残疾的,都无明,都愚痴颠倒。菩萨从这里受到启发,看到的是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众生是平等的,对所有的众生都有悲心。
(六)对值得尊敬的亲教师等等,以放下我慢的态度来恭敬承事;
对具有恩德的人,比如小乘里的亲教师和阿阇梨,有两种亲教师、六种阿阇梨,这些都是善知识,跟大乘里讲的善知识一样,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所以自己要放下傲慢的态度,恭敬承事,不能有傲慢之心。有的也付出,但是我执我见重,一到关键的时候还是自以为是,这样还是不太好。
放下傲慢,即去掉目中无人的态度,这里最主要指我见。如果在上师、师父面前,还放不下我见,对上师、师父来说是不恭敬的。应放下傲慢的态度恭敬承事上师。恭敬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不仅在表面上做,而是心里有恭敬,头自然就低下了,腰自然就弯下了,不是特意的。特意做是没有意义的,这叫造作。这对你的师父、上师来说更不恭敬,因为你的心和行为不一致。还不如直接点,爱怎样就怎样。
要有恭敬心、惭愧心,对师父、上师有敬仰之心。如果你能看到师父、上师的功德,敬仰之心自然就有了。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自然就有惭愧心了。这两点加起来就有恭敬心咯。有了恭敬心,头自然就低下了,腰也自然就弯下来了。这是恭敬承事。
(七)因恭敬上师善知识,而听闻佛法并随学行持;
我们经常跟大家讲,应当以恭敬心听闻佛法,而且随学行持。如果有了恭敬心,就成为法器了。否则就不是法器。所以上师善知识给你讲的再多再殊胜,你也不可能获得利益。不是法器就不可能装到容器里。
(八)第八种修治,以欣悦之心而精勤修习布施等六波罗蜜多。
精进也指心态,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经常讲发心,心真正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厌烦之心。平时做一些事情时,若心甘情愿地做,即使这个工作再累、再脏,也感觉不到。修持六波罗蜜多也是如此,要有欣悦之心,有信心。
这都是般若航船,把我们送到彼岸,彼岸即拥有永恒的快乐,究竟的智慧。如我们特别向往一个地方,有一条船,能把我们带到那个地方,这是很乐意、很欢喜的一件事。用这种心态去做,就感觉不到累与厌烦了。
现在有些人也发心,也做义工,但心里总烦恼。因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不会顾虑别人。以前我也跟大家这样讲,发心做事不是为别人做的,而是为自己做的,都是给自己积资净障的方法。谁在积累资粮?自己在积累资粮。净除谁的罪障?净除自己的罪障。所以都是给自己做的。
如果认为是为了上师、僧众、某某人做,还是有问题,还不清净,其实都是为自己做的。对真正明理的人,这些都是难得的机会。一个人想改变命运,要懂得珍惜机缘,心甘情愿地付出,命运才能改变。设身处地,仅在嘴上说,在表面上做没有用,意义不大。
寅三、三地之修治:
多闻无厌足 无染行法施
严净成佛刹 不厌倦眷属
及有惭有愧 五种无著性
三地叫发光地,即以正法光明普照自他,有五种修治。
(一)在十方诸佛前勤求多闻而无有厌足;
这时候已经有神通了。在十方诸佛前勤奋地求法,听闻种种法门,时时刻刻都在这样,心里无有厌倦、知足。求法不能有知足、厌倦之心。有的人听闻一两年、三四年就厌倦了,学了一些经典、论典就满足了:我已经学了很多,可以了。这种心态是有问题的。一个真正的智者、修行人,不会有厌倦之时,不会有知足之时,只要有听闻佛法的机缘、福报,都会珍惜的,直至成佛,成佛以后为了众生,也会永远地听闻佛法。
(二)以对利养等无有染著之心而行持法布施,并且对大菩提之果位也不存耽执之企盼。
不求世间的利养。有人不会希求世间的利养,有的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有的是在大家面前装“无贪人”,这样也不是很好。这里讲对利养无有染着之心,对世间利养没有贪图与欲求。他行持法布施,不是为了利养。有的人虽然不为名,但是为利;有的人虽然不为利,但是为名;有的既为名也为利。这些心态都是不如法的。
大乘菩萨行持法布施都是不求回报的,对利养不会有任何的贪求心。还有人是对菩提果位有耽着、期盼。也有很多学佛人有这样的心态:我要尽快往生,尽快成佛。但是真正的大乘修行人,对菩提果也不会有期盼,心里不会有任何耽着。不仅对世间的利养没有耽着,对出世间的究竟菩提果也没有耽着。以这种心态行持法布施。
(三)以能作清净刹土之因的积累资粮,来严净具备能依所依之佛刹;
清净刹土是自己要修的,修心地,心净则土净。所以要积累资粮——积累能实现清净刹土的资粮。
能依所依是外器与内情的意思,都是清净的佛刹土,即修清净佛刹土之意。前面讲过,自己的清净刹土是自己在因地时要修的,修成了以后,示现清净刹土。清净刹土主要针对自己而言是清净的。比如释迦牟尼佛的刹土是娑婆世界,对他人来说是不清净的,但是对释迦牟尼佛自己来说是清净的。
(四)即使对方以怨报德,在利益他众方面也能做到不厌倦诸眷属;
(五)以观待自身的有惭,以及观待他众的有愧,而不具声缘之作意(声闻和缘觉的心态)。
此处主要讲的是惭愧,有时候可以分开解释。观待自身有惭,即对不起自己,比如:我是佛弟子,我是上师的弟子,我已经皈依了、受戒了,不应该犯这些错误,心里感到不安和羞愧,这叫惭。
观待他众有愧,即对不起他人,如观待上师、佛、同修,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羞愧,怕佛、上师批评自己,同修道友看不起自己,这叫愧。
有惭愧心是很重要的。真正有惭愧心者还是有点智慧的,因为有智慧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觉察到自己的过患。否则是很难发现的。现在很多人都很傲慢,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的过患,也根本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对上述五法无有耽著的本性,便是三地的五种修治。
寅四、(四地之修治):
住林少欲足 杜多正律仪
在四地——以与菩提同分的智慧来燃烧二障之焰慧地,其十种修治包括:
(一)住于距离村落一闻距之外的外寂静,以及远离自私作意的内寂静之密林或者寂静处。
外寂静指远离喧闹,离城市、村落差不多有一公里的距离。对菩萨来说不一定要这样做,但从境界上讲是这样的。
内寂静主要是指没有自私自利的作意,菩萨不能有自我解脱的想法。虽然依止外寂静很重要,但更主要的是依止内寂静,这个很重要。
(二)即使利养粗劣菲薄,也不会感到不愉快,或者哪怕没有得到利养,也抱持欲望鲜少、淡然处之的态度。
菩萨无论传法还是做其他利益众生之事,虽然利养方面特别粗劣菲薄,但不会有丝毫的不愉快,也不会有任何的烦恼,对菩萨来说有没有利养都一样,始终抱持欲望鲜少、淡然处之的态度。
有的人看到信众对自己特别恭敬,供养也多,心里就特别高兴;如果信众不是很恭敬,也没有太多的供养,就不乐意了。这是不可以的。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尤其是汉地,见到龙头、大功德主,就鞍前马后地伺候,对其他没有供养的普通的居士,不理不睬、见死不救。作为大乘修行人不能这样。
(三)纵然面对上乘丰厚的利养,也不会不知满足。或者稍有所得,便心满意足,或者对自利的菩提兴味寡淡,纵使获得一切种智,也无有耽执的知足。
世人都是这样,越有觉得越穷。此处也讲,有多大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福报来了也没有必要特意拒绝,没有也不要因此而烦恼,都是缘来缘去,缘聚缘散。好比一位智者看小孩玩游戏一样,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有了就有了,没了就没了,丝毫不会执着。我觉得这是大乘修行人应该具有的心态。不用刻意去逃避、拒绝,也不能特意去追求,要知足,此处也讲了即心满足。
(四)从共同角度而言,即为行持乞食等十二头陀功德之真实律仪。
一般小乘出家人,比如以前的修行人,衣食住行都是很简单的。虽然不是必须要这样做,但他们已经达到这样的境界,一点都不苦了,乞讨也不烦恼;没地方住,睡在大树下,心情也很愉快;衣服是垃圾堆里捡回来,破的地方补一补就穿上了,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世人看他们,就觉得太苦了。尤其汉地,一听说孩子要出家,父母就担心的不得了。为什么这么担心?就怕孩子受苦。
现在的出家人哪像以前啊?不但不用行十二种头陀,住的、吃的、穿的还很好,跟世间人差不多。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没有办法,可能是养成的习惯,有些人可能是受社会的影响。不过现在好多了,跟我刚到汉地的时候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慢慢地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了一些改变,但还是不行。
不舍诸学处 诃厌诸欲乐
寂灭舍众物 不没无顾恋
(五)从不共角度而言,包括不畏惧深寂离戏之法,空性的意思。纵遇命难也不弃舍戒律等诸学处并不执著于相。
受持戒律,不执着于相。我经常给大家讲,佛法里讲的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受持戒律,若是着相了,戒律就不会清净,而且是一种束缚,不会自在。持戒不能着相,而是以智慧摄持,所以它应该是自在的,不是痛苦的。
(六)在观察到诸欲乐的过患之后,对其加以呵斥并深生厌离。
对诸欲乐的过患,其实和物质没有关系。正如帝洛巴上师给弟子那若巴讲的:“孩儿啊,显现不会束缚你,内心的执着才会束缚你。”欲望是怎么产生的?是从无明中产生的,是种不知足的状态,是痛苦的来源,使人不得自在。所以我们要断除欲望贪心等。
(七)将所调诸众安置于相应的涅槃寂灭之果;
将所调化的诸众生,安置于相应的涅槃寂灭之果。相应的指有的人想获得阿罗汉、独觉佛的果位,有的人想成佛,因为众生的希求、根基不一样。
(八)因不执于身等诸相,而施舍所拥有的一切物品;
主要是心里不执着于身及其他一切诸相,放下一切相,而施舍所拥有的一切物品。心里不执着就可以,不执着就是放下。
(九)在修持善法方面,内心既不畏缩昏沉,同时也无有耽执;
(十)于一切事物都无有著相之顾恋。
共十个,都是四地的修持。
寅五、(五地之修治):
五地[极难胜地]——堪能胜任成熟众生以及自心不为烦恼所转两种难行之地,其十种修治包括:
两种难行之地:一个是让众生相续成熟;一是自心不被烦恼所转。现在有人也会说“帮助他人同时保护自己”之类的话。意思是利益他人的同时,自己不烦恼,跟此处说的意思一样。让众生相续成熟,是利益他人;自己内心不为烦恼所转,即不生烦恼。
真正能把握这种适度是很难的。很多人在利益他人的同时,内心的烦恼——贪嗔痴、傲慢、嫉妒等不断生起,被烦恼所转。真正的大乘修行人,饶益众生的同时,内心不会为烦恼所转,即不会生贪心。有的人利益他人的同时会有贪心、目的等;有的人会生起嗔恨心,认为众生难度。那是当然了,何种众生都有,有恩将仇报的、刚强难化的……很多不如法的。有的人面对这样的众生,哪怕不是冲自己,心里也会生嗔恨。
亲识及悭家 乐猥杂而住
自赞及毁他 十不善业道
(一)不因贪图利养而出家,不与在家人过分亲密熟识;
有一种是身出家之后,不应该再跟在家人过分亲密熟识。还有一种是心出家以后,不能再追求世间的利养。现在很多出家人,即使出家了,还放不下世间的某些关系,经常打电话联系,有的甚至跑到山下去约会,这种人还不好说在酒桌上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甚至可能还和那些世间人一起喝酒、吃肉等。有的人说什么:“不是要随顺众生吗?”是要随顺众生,但是也不能没有底线。
(二)舍弃因羡慕他人财物而留恋在家施主的行为;
知道某某居士家里条件好、钱多,心里总挂念着他,想方设法跟他建立关系。出家人里真有这样的人,对菩萨来说这都是所断。
(三)对于人群杂乱繁多之城市的外放逸,以及声缘作意的内放逸等等,能够放弃乐住彼等的心念;
这个跟前面讲的比较相似,此处讲的是放逸。在城市里自然就放逸了。现在有些居士还能抽出时间跟我们共修,比如七天法会,能一直坚持跟着修,这是非常好的。在放逸的地方,真要收摄身心,放下心来修行是很难的。而我们这里是真正的寂静处,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条件,不要说晚上,连白天都很少有人打扰。在自己的屋里看书、打坐,没有人干扰、影响。这么好的机缘非常难得,但是有些出家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过去了。
作为一个修行人,早上应该有个发心,晚上应该有个总结回向,但是都没有这样做!早上直接起床就走了,晚上一躺就睡着了,也不知道一天当中做了些什么,是行持善法多还是造恶业多,修行方面是否有突破,也没有观察过,也不做总结。发心是新的开始,即有一个好的开头,回向是总结。
若是内心放逸,是声缘作意——声闻和缘觉的发心,是求自我解脱,大乘是不可以有的。
(四)不赞颂自己的功德;
讲菩萨戒的时候讲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赞叹自己是犯戒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诽谤他人也是犯戒的,而且犯的是菩萨的根本戒。比如某某道友、师父,跟自己可能是竞争对手,如果自己不争取,施主就会把这个东西供养给其他师父了,然后就去诽谤对方。即为了利养,赞叹自己,诽谤他人。对于一个菩萨来说这是犯根本戒的。平时也不能为了自己的利养而诽谤他人。但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利养,不会犯根本戒。
(五)杜绝以言说过失的方式诋毁他众;
此处是讲为了利养诽谤他人,对于菩萨来说这也是所断。
(六)以“杀生等十不善业道既然可以阻碍投生善趣,那么对解脱的障碍就更不用说”的智慧来观察,而了知十不善业的过失。
十不善业阻碍投生善趣。如果犯十不善业,一般的情况下都要堕落三恶趣——或地狱、或饿鬼、或旁生。阻碍投生善趣,障碍解脱、成佛就更不用说了。
骄慢与颠倒 恶慧忍烦恼
远离此十事 证得第五地
(七)远离因自恃多闻与持戒等等而骄举轻慢,并且不尊重他人的做法。
现在很多学佛人里也有这种情况:听闻了、学修了很多经典、论典,知识很渊博,导致非常傲慢;有的人虽然不是广闻博学,知识也不渊博,但是持戒特别严格,表面上看很清净,这种人也容易傲慢。因为觉得自己受持得特别好,戒律特别清净,其他人都不如自己。
一般没有智慧的人看别人时,只能看到别人的过患,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看到对方的过患时,觉得都不如自己,傲慢心就生起了。以上两种人都特别容易傲慢。
世间人也一样,有的人在仁义道德方面有点功德,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说这个人、说那个人。其实这种人也不一定有真正的功德。
学佛人中持戒比较清净、严格的人,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知识渊博的人,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很明白,其实并没有真正明白。我以前在喇荣时,认为有很多人比不上自己,所以很傲慢。到其他寺院根本看不起人,觉得这个寺院哪有什么懂佛法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系统学过,所以什么也不懂。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个时候我什么也没明白,什么也不懂。知识渊博的人都容易傲慢,傲慢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功德。
这都是不尊重他人的做法。其实每一个众生都有存在的意义,不可能没有一点优点,只是我们看不到、忽略了。这都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结果只能是六道轮回、出脱无期。
(八)无有善恶取舍的颠倒或实执颠倒。
(九)无有邪见等恶慧。
聪明不等于智慧。但是耍聪明的人,最后耍的是自己,把自己耍没了。有一句俗语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叫恶慧。如果没有对治内心的烦恼、分别念,即使懂得再多、再聪明,再精通佛理,也是恶慧。
(十)无有闲散并随顺于诸等烦恼的放纵。
不会随顺烦恼,不会有散乱的时候。普通凡夫都是随顺烦恼的。烦恼的根是我执,我执就是无明,我们都是随顺无明的,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肯定会堕落。
修行人要随顺智慧。以智慧去看人看事,就没有错。怎么以智慧去看人看事呢?要把人和事都看透,这叫随顺智慧,这样就成为了大智者。看透了叫智慧,再不会心随境动,这样就成了一个大自在者。
以上所述,即为十种过患。如果能遵守远离此等的十事,就能真正证得第五地菩萨的果位。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8年6月17日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