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科学的最高点就是神佛

发布时间:2024-07-10 01:17:02作者:心经问答网
科学的最高点就是神佛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论证科学的最高点就是神佛

文/田天

(1)以物质为基点认识看科学的发展

近代科学的物质观发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现在历史学界通常承认的原子学说最早提出者是古希腊愛奥尼亚学派学者留基伯,据说就是留基伯提出了物质构成的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物质世界里最细小而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在当时的词意也是不可再分割的意思。他认为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自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里运动从而构成了万物。留基伯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在留基伯的学说基础上進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原子论,他认为一切物质都由微粒组成的,这种微粒在体积上是无限小的,世界上没有比它再小的东西了,因而它是不可再分的。无数的原子在无限的空间或虚空中运行。原子是永恒存在的,没有起源,既不可分,也看不见,相互间只有形状、排列、位置和大小之区别。

近代以来科学界的原子论者们就接受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原子论观点,认为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永恒砖块,万物从物质而生,湮灭后又复归于物质,物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物质是世界整个演進过程中绝对唯一的起点和终点。在哲学界近代唯物论者也欣然接受原子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唯物论哲学,他们甚至认为物质及其性质必然独立于精神而存在,是客观的实体,物质作为恒定不变的东西是绝对的实体和基质,凑巧的是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中似乎也证实唯物论对物质的判断。

十七世纪,牛顿在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牛顿力学,后来的物理学家们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了经典物理学。作为猜测中的玫瑰十字会的成员,牛顿的一生中写作的宗教学著述比自然科学方面的著述更多。据说牛顿经常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纽扣不扣,不修边幅的走進大学餐厅去吃饭。牛顿反对用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来将宇宙解释为一部譬如一座大钟的纯粹的机器,他曾经说:引力解释了行星的运动,但却不能解释是谁让行星运动起来的。上帝统治万物,知晓所有做过和能做的事。

万有引力理论的发明时间据说是在一六六六年,那一年牛顿再次离开了剑桥大学,回到了住在林肯郡的母亲身边。某些未经证实的说法中称他就是在那里的一座花园中沉思散步时受到一个落地的苹果启发而发明了万有引力。牛顿还把数学引入到物理学中,他是微积分的发明人之一,牛顿用数学来推算由运动定律中产生出来的运动方程,自他以后物理学界开始用微积分来解决力学问题。牛顿继承了古希腊的原子论把物质归结为具有绝对不变属性的质点的集合。据说牛顿建立质点概念最初只是为了计算作整体运动的固体的一种方便理解,但质点概念在液体、气体乃至热现象中的应用也获得了成功,科学界就开始把所有能够具有机械运动的物质形态称之为实物。当时的自然哲学又称实物为实体,这样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就在把物质归结为物体,進而把物质看成实体的过程形成了现代社会的物质观。

质量在牛顿力学中有着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牛顿把质量定义为物质多少的量度,因为在规定条件下的任何机械运动过程中,在规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质量从此被看成是物质本身所绝对固有的属性,被看成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原理的主要依据。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论在二十世纪催生各种各样的到今天仍然处于统治地位的通行哲学。

由于经典物理学成功还曾经使一些科学家产生了一种让人惊异的幻觉,那一个传说中击中牛顿脑袋的苹果让人们从地上捡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大地上人类近代科学所建构的一切事物似乎从此开始变的无比的坚实,天国却似乎要从此化作了虚幻。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世界上能够有巨大发现的时代已经完结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经走到头了,不可能再有什么新发现了,这种观点据说曾经在科学界中是相当流行的。据说当时有一个很著名物理学家还说:“当然无法绝然肯定物理科学不再会有像过去那么惊人的奇迹,但非常可能的是大部份宏伟的基本原理业已确立,而今后的進展仅在于将这些原理严格地应用于我们所关注的现象上。在这里测量科学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定量的结果比定性的结果更为可贵。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曾经说过,物理科学未来的真理将在小数点六位数字上求索。”当然了,科学界这种自负狂妄的想法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二十世纪被愛因斯坦打破了。

有关的记录称,某一天,愛因斯坦在家里弹奏钢琴,间或停下来在纸上写一些东西,而且还不停的自言自语的说:“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非常美妙的想法。”还说:“这是很困难的,我仍需要進行工作。”然后走上楼回到他的研究室,一直在房间里呆了两星期,最后他走下楼来,脸色苍白,神情稍显疲倦,他把两张纸放在桌上说:“这里就是我的发现!”,那上面写的据说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相对论。

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开始揭示了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相对论证明了质量与能量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是不同的。愛因斯坦在说明物体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时提出了质能方程:E=MC2(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那么问题就来了,能量在过去的观念中并不是实体啊!如果借用中国古代道家的虚与实的关系来理解,能量不是一直被理解为虚的一面的东西吗?物质不是一直被理解为实的一面的东西吗?虚可以转化为实,实又可以转化为虚,这种理解还是经典的物理学中的认识了吗?物质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界又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个问题,牛顿所建立的物质是绝对不变属性的质点集合的观念就不再成立了。

可是对物质认识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并没有到止为此,粒子物理学的出现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产生了更为震撼的冲击。粒子加速器的出现使得高能物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粒子物理学界掌握了用撞击来击碎粒子的方式,使得研究粒子分裂后的情况成为可能。现代粒子物理学的研究集中在亚原子粒子上,这些粒子的结构比原子要小,其中包括原子的组成部份如电子、质子和中子和放射和散射所造成的粒子如光子、中微子以及许多其它的粒子。迄今粒子物理学家们所知道的三百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它都是瞬息即逝的,它们在诞生的瞬间就已湮灭了,所以现在粒子物理学家告诉我们物质的微观世界就是建立在这些瞬息即逝的粒子动物园里的粒子之上的。

┏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

物质━分子━原子━┫

┗电子━━━━━━━━轻子

据说在粒子物理学家所认识的亚原子的粒子世界里空间的上下左右和时间的先后都失去了意义,因为在未被观测时微观粒子也并不一定占据某一个确定的空间,也不一定在空间中有一个轨道,这样在粒子的世界里连我们在感官的经验世界里所确定认知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普朗克长度的尺度下都失去了意义,一些粒子物理学家甚至认为粒子被观测时的现象与游戏里的《模拟人生》的原理是一样的,在游戏中只有我们开始观察游戏中某一些范围的时候,电脑屏幕上那一范围的场景才会开始通过电脑运算显现出来。一些粒子学家甚至引入了“现象”一词来代替经典物理学中的“实体”一词,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实体在粒子物理中消失了。

粒子物理学中还有一种奇特量子纠缠现象。一些粒子物理学家认为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这似乎是在说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即两个粒子之间不论相距多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也不需要任何的连接,它们都能够像有生命的存在一样心心相印,这种粒子的非定域现象既违反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原理也同时违反了愛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一位粒子物理学家甚至还说,粒子物理学是脱胎于炼金术的科学,现在它似乎变的比炼金术更加神秘。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也开始在全球物理学界广为接受,一些物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由比它大五倍的暗物质组建起来的,他们比喻说,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宇宙只是大海上的一层泡沫而已,更根本更大的宇宙其实是观察不到的,是由暗物质组成的。

目前尚未经证实的弦理论在物理学界的出现可能又将把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带到一个更虚幻的理解中去。弦理论的雏形出现很早,在一九六八年由GabrieleVeneziano在一本老旧的数学书里找到了有二百年之久的欧拉公式,他发现这个公式居然能描述原子核内的作用力,这个欧拉公式后来就成了弦理论数学公式之一。弦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基本粒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力,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都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弦理论认为这些粒子的形成可能都是由一种很小的弦能量的不同振动模式所产生的,就好像吉它或者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论中的宇宙弦或者能量弦可以作某种模式的振动,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如果说小提琴弦的一个共振频率对应于一个音阶,那么能量弦或者宇宙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都是能量弦或者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下产生的结果。

在物理学的弦理论中如果把宇宙和物质看作是由能量弦创生的一部交响乐,那么在各种已知的基本物质粒子往下更微观存在的能量弦就像是一个个无以计数的乐音,它们不断在产生的同时就在不断在湮灭,我们物质世界就是能量弦演奏而成的一曲雄伟的交响乐。

我们先不管物理学中的弦理论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物理学的这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来打破我们惯常的固定不变的物质认识观念,我们都能够理解大一层的粒子是由更小的一层粒子和虚空组成,那么更小一层的粒子又是由更小更小一层的粒子和虚空组成,那么更小更小一层的粒子又是由更小更小更小一层粒子和虚空组成,一直往下追查下去是无穷尽的,最终的粒子的大小是趋于零的,到了一定的时候物理学家就是认为粒子的半径就为零了,就成了空无,此时如果再追查下去会发现物质的最终的本质构成的确就是能量了,物质最终就是由能量构成的。

主佛在谈到宇宙时说:“现在科学讲宇宙是什么形成的,这么形成的,那么形成的,这个物质,那个物质。更高的认识是宇宙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实际上宇宙最根本上就是能量构成的。越微小的物质放射性越强大,这是最根本的根本。现在的科学家不敢承认,因为也认识不到这一点。”

(2)从人体科学角度看能量与物质的转化

粒子物理学家也猜测是粒子的相互作用力使粒子产生了质量,能量就是通过粒子相互的作用力形成了物质的。我们如果从人体的角度而不是从物质的角度可以更直观的理解能量与物质的互相转化过程。

中国大陆有许多“科学斗士”非常反对古代中国人在中医和气功修炼中的“精血之气”的说法,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认为是荒唐的迷信。哎!那些“科学斗士”们就这两把刷子也敢出来招摇撞骗,所以大陆的科学界是很乱套的,他们其实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在祸乱人们对传统的继承与认识。他们的理由是精液不过是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其中精子占百分之五左右,余下的是精浆,全部的成份除了水、果糖、蛋白质和脂肪外,还有就是酶类和无机盐。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啊!这些也都是现代科学不可否认的事实啊!就这么一点点东西里面还能有多少物质与能量呢?

大家知道现代医学其实就是西方医学了,因为现代中国社会上普及的中医早已经名存实亡了,就剩点药方和中药了,精髓的东西全都被说成是迷信,已经失传或者只能在地下秘密流传。西方医学经过了几个较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解剖医学的阶段,从文艺复兴的画家达·芬奇等人开始人们开始系统的用器械剖割人的尸体,以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及其相互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解剖医学。达·芬奇据说曾经绘制了七百多幅人体解剖图,流传至今仍有一百五十余幅。同期的医学界专家也开始冲破一些封锁努力地研究人体解剖。A·维萨曾经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任教,那里有欧洲最好的解剖教室,他在那里积累了大量的人体解剖的医学知识。一五四三年,A·维萨发表《人体构造论》一书,至此欧洲医学完全摆脱了西方古代权威的束缚开始系统地建立了人体解剖学。随着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深入了解,一些医学专家又开始研究疾病对人体器官的影响,意大利G.B·莫尔加尼在一七六一年发表了《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书中论述了疾病影响下人体器官出现的各种变化,他把疾病看作是人体器官的局部损伤,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它在某个器官内的相应病变部位,至此以后医学界就开始用“病灶”来解释症状,随后病理解剖学也正式系统地发展了。

在十七世纪以前,欧洲并没有系统的临床医学教育,学生到医校学习只要读书并考试及格就可领到毕业证书。到十七世纪中叶,荷兰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医学教学,并在取消宗教派别限制的基础上吸收了不少外国学生。到十八纪,莱顿大学开始在医院中设立了教学病床,该校的教授H.布尔哈维是当时世界上有名的临床医学家,随后临床医学教学从莱顿大学开始扩展到全世界,并兴盛发展起来,以后不久临床病理讨论会(C.P.C.)也建立起来了,西方医学至此有了更系统更富有实践性的发展。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R.菲尔肖开始倡导细胞病理学,他开始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面,他认为人的机体是细胞的总和,所有疾病可以用细胞病理来说明。法国人L.巴斯德在研究发酵的作用和研究微生物过程中证明了发酵及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国人R·科赫发现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及炭疽杆菌等,并改進了培养细菌的方法和细菌染色方法,还提出科赫三定律,他们三人对细胞的科研工作初步奠定了现代微生物学的基础。十九世纪后三十年里西方医学界進入了细菌学研究时代,大多数主要致病菌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先后被发现的,此后细胞医学也开始成熟起来了,西方医学又進入了新的更微观的研究发展阶段。

之后西方医学又出现了遗传医学,西方医学界开始系统的研究人体基因了。

西方医学就是这样从解剖到细胞再到基因一层一层系统的向人体微观层面依次深入的探索和发展起来的。倘若西方医学只是发展到了这里,谁想要用西方医学来解释清楚古代中国人说的精血之气是不太可能的。可是西方医学并没有就此止步啊!自从现代生物能医学的出现后,西方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就跟以前不一样了,现代生物能医学在目前的研究阶段它已经知道了人体有着一个完美的生物电系统,也知道了生物电就是人体的主宰能量,我们人体就是靠生物电来维持运行和生活的。

动物和植物也一样靠生物电来维持机体运行和生存的,我们知道植物是没有骨骼和肌肉的,那么植物靠什么来实现运动呢?植物就是靠生物电来使自己产生运动的。谁都知道向日葵它会由东向西的自己转动,向日葵靠什么来实现运动的呢?它并没有肌肉啊!它就是靠向日葵内部的生物电。含羞草也一样啊!如果谁用手轻轻一碰它,它就自己动了,它也是靠生物电来产生运动的。我们许多搞生物研究的人都知道有些植物可以放出大约三十毫伏的电压。以一个体重五十公斤的人体来计算,人体一昼夜所消耗的热量约二千五百千卡,这么多的热量可以将五十公斤的水从0℃加热到50℃,那以此为参照我们的人体每一天得产生多少生物电啊!

国际上体育大赛前为什么运动员都会禁房事而不禁止跑步或者大运动量的体育训练呢?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用精液化学成份的分析就不可能解释得了吧?大运动量的训练消耗的热量和能量更多啊!那不是应该禁止运动员赛前训练才对啊?解释不了吧?从生物能量的角度一看就明白了。每一个成年男子每天大约可生产数千万至几亿个精子,每一次性生活过后,人体需要五至七天的生产精子才能成熟和达到正常的数量。这就是说每一次性生活挥霍掉的人体生物电能是人体正常五到七天的生产量。中国古老的科学认为精血之气是从人体会阴穴的地方采集人体内部能量转化出来的,这个完整的过程就是一个生物电转化成精血物质形式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体内一种天然自行的能量向物质的转化形式。

古老的东方走的是人体科学之路,研究人体、宇宙、时空之间的奥秘。这些人在东方被称为修炼者,他们在这条人体科学之路上走的很远很远,西方现代科学望尘莫及。

人体的修炼是一个倒过来转化的过程,道家许多修炼法门都有一些什么炼精化气之类的说法,翻译成现代人体科学的话语就是他们要把人体会阴穴产生的精血之气提到气海穴,利用气海穴的阴阳二气進行转化,从物质形态转化成为能量形态,再接着又提到人体下腹的丹田部位,通过那里的演炼机制转化成新的生命类存在形式。

这也是为什么修炼到高层次的人会出现没有常人性欲的原因,因为他整个会阴穴的微观空间里总是空的,里面已经没有精血之气了,全部被提走演炼成更好的物质了。

修炼界讲:修在自己,功在师父。也就是说没有高级生命给你下上一套演炼机制,单凭人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都重视物质,全都沉陷在这个以物质为基点产生的科学里去了。我们也已经知道能量与物质能相互转化。那么,我们要问一问了,物质又到底是什么呢?

(3)现代科学的发展开始认识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

想要真正理解物质是活的,是具有生命的潜质的,物质和精神是同一性,仅仅是破除人们在近代物理和近代哲学中形成的僵化物质观是不够的,仅仅知道物质到了一定微观的时候就呈现出了“空”是不够的。我们在看电影、电视或者是其它形式的文艺作品中形容一个人或者是动物死了,经常会说:“已经不动了,死了。”在我们的观念中生命体如果不会动了,那就是死了,这是我们通常的认识。而现代科学的认识观念则不一样,让我们用现代科学关于运动的观念来认识生命吧。

现代科学从整体上来说是很习惯从运动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将现实世界所能探知的运动形式归纳为七类:机械运动、电磁运动、热运动、化学运动、原子运动、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前五类运动形式按现代科学观念就是无生命范畴内的运动形式,也就是物质运动形式了,后面两种运动形式才是属于生命的运动形式。

在生活中这些运动形式是无所不在的,你比如:长江由西向东沿着千百年的河道在流动;枯叶被风儿吹拂着上下翻飞;晚上客厅的电视里正在播放着的电视剧,浅黄色的灯筒照在浅色的沙发上,空调吹着冷气;泡功夫茶的电水壶里的矿泉水开了,呼呼的冒着白气;煤气炉里蓝色火焰加热着陶罐里的老火汤;核电站里的核反应堆正在运转;小区里一个面无表情的女人正在牵着她的小狗穿过草坪中间的步行道;失恋的男人正在酒吧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沉思,想着他刚刚离去的前女友;瓶子打碎了;花开了,草绿了,太阳出来了,而草地上的小女孩正在欢笑着荡秋千;邻居家的女儿要出嫁了;温州的老板们为逃债跑路;现代和尚到游戏机室打电玩;月亮围着的球转……这些情景都会被科学理解为是各种运动形式。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现代科学发展的第一块基石,由古希腊的原子论到牛顿的经典力学并开始催生了现代唯物论哲学。接下来我们将谈到现代科学的第二块基石,从牛顿力学系统引入经典数学以从运动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万物。

牛顿时代对于机械运动等这些最低层次的简单运动形式的量化研究,是建立在经典数学基础上的,后来经典数学增加了低层运动形式的数学模型,它是以处理随机现象的概率和统计数学来建立的。

到了十九世纪经典数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能够有机会研究更高层次复杂运动形式。

科学界不断的发展数学体系期望能够揭开高层次复杂运动的秘密,模糊数学的创立又拓展了经典数学,为研究复杂运动形式开辟了一条上升的通路。经典数学主要是在研究事物和运动中量化的确定性,模糊数学则开始考虑到了事物差异的中介过渡所表现出的模糊性,可无论是经典数学和模糊数学它们都无法计算事物的可变性,所以这两种数学形式在研究机械运动、电磁运动、热运动、化学运动、原子运动的时候是游刃有余,可一旦進入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时候便无能为力了,就走到了发展的尽头了。

现代科学从物质和运动的角度来研究事物的时候,从数学量化的要求出发划分出了三个基本要素:质量、能量、信息。

当科学只选择研究机械运动、电磁运动、热运动、化学运动、原子运动五种低层次运动形式的时候,只需要运用数学来计算质量和能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因这五种运动形式中的转化只表现为质量变化、质量互变、能量增减、能量传递、能量转换等。

这是由于低层次简单运动只体现了质量和能量的相互关系,科学只需要在各种实验中去反复的计算质量和能量的变化就行了,质量或者能量在数量上缺少了科学家们便想方设法去寻找它,这就是基本的探索思路,科学家在各种规定环境和条件的实验中仔细计算质量和能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所有转化形式就已经足够了。

可是当科学想要去研究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时候,信息的因素就呈现在科学的面前了,科学家们必须要去研究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存贮、信息的运行、信息的合并、信息的传递、信息的执行等等形式,那就必须進入思维的领域了,传统的经典数学和模糊数学就不够用了,再往前发展就应该是把计算的任务交给灵性数学了,而灵性数学已经是一个有生命表征的数学了,就像中国古代道家的术数一样,那个数学是活的,它会跟该数学的使用者和被计算的对象协调起来,因为灵性数学也是有生命的了,实际上就是進入了神通和法力的领域,灵性数学它会和灵性数学创始者与运用者和被计算的对象都协调联通起来。

当科学想要离开和超越物质领域而進入生命领域去探索的时候,原来的那套方法就不适用了,得有新的对物质、对思维的认识方式,同时也是需要有新的数学形式出现了。

既然都说到灵性数学,那我们顺便说点远一些的事,大家知道吗,真正的经书也是活的,经书创始者的信息会和阅读者沟通起来,就是经书也有了生命。

如果古代的经书被现代某个宗教人士重新用白话翻译一遍就坏了,从字面意义来说现代人的解释可能是没有错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文找个语言系的教授都可以翻译的很好了,问题不在于翻译的正与误,不在于准确与否,而是翻译过程必将切断经书创始者的信息联系,这就意味着经书已经在翻译过程中完全变成了一本普普通通的学术性著作了,那本书从此就已经死了,成了一本平凡的印刷品,其实根本就已经不是经书了。

如果以展现生命与否为划分尺度的话,那么宇宙可以分为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两大领域,生命世界里的运动形式是有生命意义和带有主体因素的了,不再是局限在物质范畴内進行的运动形式了,对思维所产生的信息就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物质和能量只是信息的载体和通路了,生命的运动之间進行的主要是思维信息的传递与更新,是高层次的复杂运动形式了。

其实是生命与物质从运动与静止的角度来划分的话,也只限于我们肉眼观察到的表面空间里,如果深入到微观的粒子层面如分子、原子、电子、夸克等粒子层面的时候,区别就荡然无存了。在粒子层面里生命和物质所呈现出来的都同样的是高速的粒子旋转和运动。

从最低层次的机械运动、电磁运动、热运动、化学运动、原子运动到高层的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所呈现的形式是无限多样性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可以相互作用甚至是相互转化的。当思维所产生的信息能够自由的穿行在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时候必然使物质的质量、能量、信息基本构建因素出现变化和转化,这是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待修炼。

当然,我们并不认可这种认识方法,因为这种外星人所强加给人类的科学是非常低能的,是很笨的,我们只是想借助这种根深蒂固的现代科学认识角度来破除科学所带给人类的僵化的观念。

(4)结论

现代科学已经走到顶点,再往前发展时,就已经走到神佛的殿堂前。这也就是说下一步要研究的则是人如何成神佛的“科学”。人如何成神的科学研究,在古老的东方,有个专有名词,叫做“修炼”。

我们已经从现代科学角度论证了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那也就可以说仅仅立足于以物质研究为基点的现代科学本身就是偏颇的。

古老而神秘的古代科学——“修炼”,则认为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那么自然,我们的下一步则是要从修炼的角度来开启新的研究和探索,也就是说要深入到人的思想精神领域去了。

人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人的思想又是什么形态,人除了思想外,还有物质肉身,还有修炼界专有名词叫做‘元神’(现代科学简单的用“精神”来表达)的存在,他们之间又是个什么关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