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七集
海云继梦和上
皈依证书检查一下,法名都有吧?有了那就翻过来。发菩提心文,我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皈依的念,不皈依的也可以念,我第子下面是你的法名:
我弟子昌一,如实做证,一切皆虚妄,唯佛陀真实,我弟子昌一,如实做证,一切皆虚妄,唯达摩真实,我弟子昌一,如实作证,一切皆虚妄,唯僧伽真实,我弟子昌一,如实做证,一切皆虚妄,唯上师真实,我弟子昌一,如实做证,一切皆虚妄,唯释迦牟尼是我世尊。
能够的话,大家拜一拜,不能拜的你就问讯: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成佛所有法,如实修证贤圣僧。德行具足大宝师,我今一切永皈依,直至成佛不依余,所修资粮供三宝,直趋菩提无二心。好,大众一拜。
大家学佛是以这样发心而来的。这辈子在这世间,我们可能有很多障碍,所以皈依前先忏悔,往昔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好,大众一拜。
这个忏悔是我们每天要进行的功课,不要忘了。
正授皈依,我弟子昌一,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好,大众一拜。
三番羯磨,我弟子昌一,尽形寿皈依佛,皈依佛竟,誓不皈依天魔外道,我弟子昌一,尽形寿皈依法,皈依法竟,誓不皈依外道典籍,我弟子昌一,尽形寿皈依僧,皈依僧竟,誓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完要发愿,让你皈依功德能够更坚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好,大众一拜。
回向,这个就是普皆回向的回向文,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好,一拜。
皈依的仪式是简单,正式完整的皈依,是要两个半钟头。他是跟传法灌顶的情形是一样,但是我们现在都简化了。大家成为一个佛弟子,师父做个证明,所以,以后还有机会,等你成为一个精进行者的时候,那么这个部分大家应该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奋斗的方向。
好,现在要开始了。这个皈依的功课,你自己应该要能够,自己做,皈依文是最少的功课,每天最少的做一次。作为一个佛弟子,自己应该要想我皈依跟没皈依有没有差别。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算,一年后我有多少变化。那有的快的,有可能三个月就可能看到你变化,可能有些理论是很难了解。尤其是讲本体论的时候那需要有相当的涵养,那听不懂不要紧,你就尽量听。听到睡觉都不要紧。
我们以前读书也是一样,老师在讲根本就听不懂,但是你还是要听,这本来就有很多我们不懂的才要学习,而不都是我们已经懂的就要学习,所以呢有些不懂的那正是你成长的空间,不要在意。
我们看第二大愿,“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这讲称赞如来,是怎么样呢,怎么称赞呢?那首先就把所给标出来。
如来在哪里?如来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这个是“所”,这个经文,华严经的经文先标“所”,再讲“能”,这是华严经的语言模式。
我常跟各位讲语言模式。你要能了解你就很容易看懂华严经,你要不了解华严经的语言模式,那你会看不懂。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在古代呀没有所谓语言模式、思惟模式这个东西。到现代,现在才开始。我不过是第一个提倡的而已,你放心,绝对第一个,是没有人在我前面讲的。因为我讲这个东西有很多人在批判,因为没有人讲,二三十年前,我在讲经的时候,就很多人质询,“你讲的语出何处?”我说从这里来的。不从哪里来的。他说那这个不算,你讲的不算,那我说好。今天你讲,我讲的不算,你记得,20年后看谁讲的算,这个就是问题!20年后就不是这个问题了。一讲到海云,就是那个讲华严的;一讲到华严,就要去找华严寺;他已经形成一股气候了。
30年前,我没有讲华严经,台湾没有华严经,30年后的今天,华严经到处都是,我讲这也是我们的一件功劳,我不说功德无量,至少我们在奋斗的过程里,那有人在呼应。
那这里头就告诉各位的是,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见解。你必须要承担着人家的排挤,因为你讲旧有传统的,是人家都喜欢接纳的,而旧有传统是越简单越好,因为学容易。所以你叫他念阿弥陀佛最简单,念个阿弥陀佛万事ok,这不是很好吗?那信耶稣更好,信我得永生,不信就下地狱,那我只要信耶稣就好了。
只要是越简单的,你记得,都在毁坏佛法,我讲那么多,哪有可能只一句话就涵盖一切呢?不可能的。那这样的,你修行,大家都不用去了解究竟跟为什么,这样就不对了。所以佛法会从正法像法末法到无法走下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但是,我们告诉各位,我们都活在正法里,甚至于你就活在佛亲自指导的情况下,你自己要留意到。我不能够跟你说我是佛,但是我们活在正法里,绝对没有问题,那主要就在这个地方。
跟你讲为什么“所”要先列出来?前面有跟各位大概讲一下,“所”是普贤,“能”是文殊,能所合一,就是文殊普贤合一,就是毗卢遮那佛,这个是本体论。毗卢遮那佛本体论,一分为二,那就太极两仪,那展开来他就向现象界走过去了。两仪四象四象八卦,就越来越多了,生一切万法。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情况一样。
他有两个系统,一个是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系统;那么太极生两仪、两仪变四象、四象八卦,八八六十四,这是另外一个思惟系统。那印度的思想,刚好是把这两个思惟并在一起,但是他都有一种状况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以下就现象界。
那现在我们在学佛的大部分都学方法论,就是我怎么从现象界,因为我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现在我们都形而下的人,那我这个人凡夫的人,现象界的个体,怎么回到本体论里头去,这个是修行所要的目标。这不是一个口号能解决的。那你只要在找寻这些东西,不一定今生成就。你只要找寻这些基本你已经踏上的菩提道,正确的菩提道。虽然你感觉没什么进步,好像高速公路上就坐在那里,也没什么。这样子东西都往后跑而已。但是时间到他就到,他就是这种状况。
因为你进到这里头,跟你所要的是不一样。要的目标是在远处,可是你现在这个过程你需要一段奋斗。而这个奋斗有很多状况,比方你要加油、你要到休息站、你要上个卫生间、你要吃个东西,这些东西都还是会产生的。而这些东西都是现象界,所以你不能用理论一句讲过去,理论一句话到过目标是很简单,可是到达目标的过程里,你还是运用现象界的一些东西。你不能够说我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不要吃饭,不要做事?人家一定会说你说着魔了,这你要懂得。这个过程你要进行的。
那么这里他这个语言模式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前提,普贤在华严里头,先把“所”标出来很重要。所以我们也常问你:“你要学佛,你知道佛陀教你什么?”这是“所”,你要学佛,那“所”是什么你搞不清楚,你要学什么佛?
你像昨天跟家人吵架了,所以我终于看开了,我要遁入空门,是吗?这好像这理由不成立,你一定要弄清楚佛陀要教什么。然后我这样能吗?我要来学佛陀的这个法,你很清楚地弄到的话,你就不会退心了。除非你是假的,被逼到师父都在问了,随便了等一下,好像抽签一样。那这种情况除外。否则你一定弄清楚。
第一个“所”,佛陀教什么?没有烦恼的法。你要不要这个无烦恼的法?先弄清楚。然后我要以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态度,来求这个没有烦恼的法。
所以刚才皈依的时候,第一个就谈这个问题。“一切皆虚妄,唯佛陀真实。”这五个:佛、法、僧、上师、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我们这个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代表,你一定要有这种认知。
这个“所”弄了,再来讲我们的心。那你的心可能会随着时间你会逐渐提升。你现在不可能弄得多好,不可能。我只是我愿意,但是我要怎么做呢?你现在不知道,你假如有这准备,一年后绝对跟现在不一样,你会改变的,而且改变非常的快。这个是一个大家先有的认识。看经文他是没有提到这些,但是这个语言模式里所衬托出来的烘托出来的就是这种思惟模式。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这个是讲修行态度。我要称赞如来,我一定要很确实地了解如来的真实性,然后从那个真实性的地方来称赞。就像我们称赞朋友一样他有成就,他是游泳得冠军,你是说他百米跑得很好,那你就笑死人了。你一定要针对他游泳的部分,他得冠军的那种殊胜来赞美他,而不是随便讲一句,他在运动上有成就。你从运动上来赞美他,你不一定讲说他在歌坛上成就,那你就不真实。
同样的,你要以这个统称为悉以甚深胜解,你对他有了解。“现前知见”,以现在程度来赞美,你过一年以后赞美的不一样,因为你会提升。两年后,你又更提升了,所以这个赞美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一再地赞美,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好,那么下面他讲:“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无尽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这个地方,我这里就详细跟各位谈了,这个简单地总称一下。古代的语言,在印度,他有这个辩才天女。我们这边翻译过来翻成中国这边的叫九天玄女,那个不管九天玄女辩才天女都是最高层次的天王。他虽然叫女,但他是天王。他最应该来讲跟摩醯首罗天王一样,那也就是他有最高的能力,以这样的能力来称扬来赞叹,这是一个;第二个,称扬赞叹他有种种的方便,不一定要见面那才算,见面是见面,但是你有其他地方可以做。
譬如说出版书籍。当然,你现在的法律是不一样。古代最好的赞美就是跟他模仿,跟他模仿、跟他学。所以现在你不能这样学,你说你这本书出得很好,那我帮你印来流通,可以,这是最好赞美!那你一帮他出版你就犯法了,法律不准。那你可以跟他买很多,去跟大众结缘。反正你印你要钱的,你把印的钱跟他买了去流通,这是一种变化。那就不要计较说那跟他买就给他赚了。这是社会制度如此。你要跟他买很多,那折扣就很低,差不了多少,你要留意到。
所谓称赞是有很多很多的善巧方便。善巧方便知道吗?善巧是内心的一种觉醒跟转化,这个叫善巧。
现在我们学佛人根本没有善巧,内心就卡死了。师父说师父说、佛经说佛经说,这个就没有善巧。善巧是内心的觉醒,随着环境你要一直超越,要一直超越。
方便是种外在的环境。你开车开到这里堵了,怎么样?你就说就堵了?你一定要想办法再离开。这里堵了,应该要往哪边走,应该怎么走,这个你会吗?那在修行的过程里你可能不会,所以我跟你讲说要摸索,解决困难。
因为修行的过程中,我这样念佛对吗?念佛没有错?佛教的、祖师教的、师父教的,哪有错呀?没错呀!可是你这样念对吗?人家说喊破喉咙也枉然,那我是不是这样的人?那假如不是,我应该要如何做?
人家说念大声念小声念快念慢,我想这些都无所谓,你自己要去印证说这样对吗?在印证对与不对的时候你就慢慢摸索,摸索。
哎,你要去解决困难,我要怎么念最好,不是一天念多少,而是我念了以后,心情会很愉快,那么这才有意义!为了达到一天念十万声,那家里鸡飞狗跳,那十万声一点意义也没有,那变灾难了,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我这样念家人会很愉快,大家很高兴,那这个念我念两千声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念十万声呢?但是有人就会说念十万声的功德大于两千声,那你要相信他,你就相信他,我们不这样主张。
你如何透过念佛而摄心,而得到法身慧命的成长,这个就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你就在这里实质上的成长。
所以你就看到为什么有人会去当主席,而有的人就住在监狱里。这个过程你就看的出来,他的生命质感,你能够自我反省检讨而摸索去改善,你的生命品质是一直提升的。
你不要说下辈子我要生到哪里去,你根本不能决定。下辈子我要生到哪里去,那是你讲的,去不去没人知道,所以你要的是如何提升你的生命品质。品质的水平提升,那个质感要提升,那到哪里去你就不用担心了,绝对是好地方,至少不会比你现在差。你要是没有提升,那可能下降了。那你学佛就白学,怎么会学到堕落呢?所以这个是大家留意一下,善巧方便的一个运用。
好,又来“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一切如来,如来这只有一个,怎么一切如来呢?因为这上文字是相对于十方三世一切佛,从如来来讲是一个,那么自性海是只有一个,那么讲一切如来,其实是穷尽尽法界虚空界这种自性海,我们讲毗卢性海的这个部分。
那么你在赞叹的时候是从某一部分赞叹,而从本体来赞叹、从方法论赞叹、从现象界赞叹、那么你可能看到他的慈悲、看到他的智慧、看到他的方便、看到他忍辱。你看到你就赞叹、看到你就赞叹,一定有内心感受。你的赞叹离不开你在感受之后出现的。假如你内心没有感受,那你的称赞只是一个形式。那上面感受,“哎呀,佛陀真有智慧,我们之所以要得如来自性,这个自性原来是这个样子。难怪古今中外那么多一流的人才都在追求这个东西。”当你有这个感受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把他讲出来。不管你跟一个人讲跟大众宣扬,都一样,功德是一样的。没有说跟大众讲功德大,跟一个讲功德少,因为重点是在你那份感受。就是称扬赞叹的一个部分。
他下面又是流水文的这种经文;“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穷未来际相续不断,你要称赞就是要一直往前走的。那个穷未来际,这里头告诉我们为什么一开始我们发菩提心文我会先跟各位提出来,“一切皆虚妄,唯佛陀真实”,就是你要看懂这个部分。那你穷未来际,你的生命就在真实的这个部分里面,而不是虚妄的这部分。
虽然你真实的含金量不高,你说我要真实含金量不高,甚至于你还绝大部分都搞错,只有一个形式在,但是你要知道,至少你镀金了。当你在进行生命改造的时候,你的含金量会逐渐提升,你就是进入到真实生命的领域,那就是进入到如来性海这一个生命领域去了;而不是我们在三界里慢婆婆的生死轮回,因为你这里轮回你根本得不到,而且只有业。
你不要看很多人是福报很大,但是他很孤独,很孤独,一个董事长有一天请我吃饭,我说你吃饭怎么都这样吃?他说:“是呀,就我一个人吃呀。我不要跟别人吃”。吃饭就是自己一个人吃,我跟他吃两个人当然无上光荣啦,这一次,他的胃口和我今天一样,已经是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他吃一块,在当时就2000多块,他吃不下。那我当然胃口是好一点,就把他吃完了,可是他吃不下。我问他为什么不吃呀?“每天都一样”……你要记得这一句话,每天都一样,他不会每天都一样的,每天都是2000多块的这种精致食品,当然他会换,菜会换来换去,可是他吃的没有味道。为何没有味道?因为他吃饭并没有仪式,没有亲人陪他,没有好朋友陪他。那这种福报只会很痛苦,你不要以为当老董很好,当了老董你才知道。这个就是生活中的一种状态。当然你假如说是要满足权力欲望那是另外一回事,可是从生命的立场来看,这不见得是好的。
好,我们看第三大愿:“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到这个地方是讲“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这就讲修行态度,你看他这三大愿,都有这么一句话在,“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曼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这些供养都叫供养具,也就是现象界的的供养,现象界。
这个世间的供养所有的东西,那我们通常供养是灯、花、香、水果这些为主。这个已经变成意识形态,其实他什么都可以供养。所以你要想到古代的生活,古代的生活跟现代不一样。因为在古代那个时代里,他的东西都是生活中现成的,你说我们园子里有什么我就拿什么供养,所以通常他们会这样。
今天开花,今天最新的花开了,他就摘那个最新的花去供佛。这个跟那个一般的不一样。我们一般的都是去买花。现在也都是进口的多,都买最好的。古代不是。尤其在印度人他们供花跟我们不一样,供花不这样供,他花刚开了以后他摘起来然后到佛前是拆开。一个花瓣,用那个瓣供佛,我们没有这个习惯。假如是整朵的,他是串成蔓,一朵一朵的这样串成蔓,那我们的供佛都是盆子,装在盆子,好看的。这个就善巧方便。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作风。不是谁对谁错。那你认为是这样做你就这样做。但是我要跟各位谈的,都是你生活中所拥有的最好的拿来供佛。是这个样子。供养是这个样子。所以他一定要有现象界供养。
那我们很多人学了华严,尤其广修供养,因为下面一段就讲“法供养最”。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那我就一直做法供养,大概没成果。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现象界的标的,你的法供养没有依托。你只是理论上讲要法供养,可是实际上你没做。
你要供养,不管供养哪一个,都要有一个现象界供养,然后在现象界供养里头那你再带上法供养。法供养其实带的就是七菩提分,那七句话就是七菩提分:“如说修行供养”,那你就如说修行,我这个供养是如说修行,我所能做的做到这里。希望明天更好明年更好!你要这样带着,你就一定进步。这个就是法供养。
所以,法供养一定要在你的事相供养上面,这事相供养,古代不叫事相供养,古代叫供养具。这一个上妙诸供养具,用最好的供养具。既然一般人不会带法供养,一定要在供养具上面,你把你的心,那个法供养带进去,这样子他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那么刚开始你可能会搞不清楚,那这样有效吗?这样你就带着疑情,这样有效吗?这两个如何合并起来?你一定到某一天,你会发现就是这样。那就真的有效,就没有办法逃避。
这没有办法简化。现在我们一忙,弄好以后随便一摆,顶多是看看有没有摆正,就在摆上去以后有没有摆正的同时,你就要起法供养的心,能够缘念七句话,缘念带一下,然后我这样的法供养,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吗?你只要带着这个疑情。
我跟各位讲忏悔也一样、供养也一样、称赞也一样,你这每个当中你只要带一个就好。因为每个都做你会忙死的,那带一个。供养,我就专修供养,其他呢,当然,其实讲起来都是供养,称赞如来也是供养、礼敬诸佛也是供养。
好我们看下面:“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一共有七个。七个当中,如说修行供养是总说,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代众生苦供养,一共有三个;就是有一半都为众生,为众生在做供养;那第五个“勤修善根供养”是智正觉世间的、“不舍菩萨业供养”这是你的愿力、大乘佛法特别要的。“不离菩提心供养”你不能离开菩提心,(否则)修诸善业都是魔业。所以你要走入如来性海,菩提心是你的指针,你不能离开。所以我们是不离菩提心供养;不离菩提心礼敬诸佛、不离菩提心称赞如来,这是一个标准。
也因为这样,他在第七句,更有人主张“不离菩提心供养”是总说,前面六个是别说,这个个人主张我们知道就好。你知道这么一回事。从大乘行者的立场来讲,这个“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都是很重要的。“不舍众生、代众生受苦、教化摄爱众生”,这个也是你菩萨事业在进行的一个内容。
他只是把他分开成七个,很清楚很具体地表述出来。那我们一定要在这个范围里头去检验自己。我这样的如说修行对吗?怎么能让他发挥到效果。提升我们的生命质感我们的生命品质,让我们的生命水平得到提升跟超越。这才是我们修学的一个重点。
好,下面他再称赞法供养的部分:“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好,这个譬喻是这样,他是说前面的供养具、那个事相,现象界的供养不如这个法供养。那换句话说,法供养是比现象界供养大得多,那法供养会比现象界供养大得多,那我们,我把我们讲的这种语言重新跟你讲一遍。因为现象界的现象你只能有一部分。你用最好的、最多全部都来也不过是这些,知道吗?就说我们在昆明、把云南所有的花都拿来供,也不过云南而已,其他地方你拿不到。所以这个量再多就是这样而已。可是法供养是本体论的供养,你只要能够进入本体界里头,那你只要扣住一个地方供养,那就尽虚空遍法界供养。
你不要看这个地方讲的什么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真的是这样!因为法供养是本体界供养,你供养具供养是现象供养。现象界供养你再怎么样的都是有限供养。但是,你进入本体界供养,他是无限供养,他没有限度,他全部穷尽。
本体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那就进去。可能进到三,那三当然没有二的功德大,但是你总在三的地方,比下面的现象界,那你是站的三分之一;那你进到二的地方,你就占二分之一,那你进到一的地方,那就全部了。真正成就了,是进到道生一的道那个地方,由道来供养。所以从那个本体论上面,形而上的地方来做供养,那个功德大,因为他穷尽。同样的礼敬诸佛也一样、称赞如来也一样。所以真正修行就看这个地方。这样的一种进行。
好,下面“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这个如来尊重法,如说修行出生诸佛,那你说利益众生出生诸佛可以不可以?可以,这七个都可以。你说摄受众生出生诸佛可以、代众生苦出生诸佛可以、勤修善根供养出生诸佛也对、不舍菩萨业供养出生诸佛也对,都可以,不离菩提心供养出生诸佛,这个都可以的。你看到恒顺众生那边你就看得更清楚了。所以这七个,你要随时这样去反复地思惟,反复地思惟!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只有用供养,才能供养如来。因为你能够进入到自性海中去,去供养。因为如来就是自性海,那你要进到自性海中去供养,所以要用法供养。这个我们在谈这个部分。你可能是第一次听到。因为理念必须要这层展开,重新跟你做解说。
他说“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你要这样修行,这个供养法供养是一种修行,他不是供养具供养,供养具只是一个媒介。透过这个媒介我要进入到本体界,他的关键是在这里,所以这个叫做修行。如是修行才是真供养。那各位你学佛学那么久,供养那么多,有没有真供养,关键就在这里哦。
你在供养的时候一定要起到法供养的缘念。缘呢,一个思惟一定要有,要有那个缘念,那个思惟,那才是真的修行供养。只有这样才叫真供养。要不然你的供养是做什么的?修福报。
有的人特别喜欢供花,你放心下辈子一定长得很漂亮。有的人喜欢供水果,你放心你下辈子子孙满堂。那都是有限的福报、那叫做有漏福。因为你只有供养具供养,现象界供养。我们希望你能进入本体界,那个才是修行上所要的。这个关键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此广大最胜供养”。这个法供养的这种殊胜供养。就是本体界的殊胜供养。
“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告诉我们你是怎么修的,尽未来际,你要学佛,就要一直走下去。因为你的生命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而且我告诉各位,生命是无限的。你要真这样修是不会死亡的。那我们在这个现象界里你当然会死亡,下辈子再来,你就不知道前辈子是谁,就像各位你不知道前辈子是谁,更不知道下辈子要去哪里,那你要能够这样修行,下辈子到哪里你很清楚,而且前辈子你怎么来的你也会很清楚。不用担心。
“真供养故”,这个是如说修行上面所需要的。
好我们休息一下再讲。!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