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志
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依止之法的意乐依止中,特别指出了对善知识应以“净信为本”。如何落实净信呢?当“视师如佛”。我反复阅读《略论》,聆听导师开示,对于“视师如佛”略有领悟。
“视师如佛”的前提。在《略论》中指出:“依止法如何者,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若具相者,可受法乳。”明确指出了,此处能依的弟子为具相弟子,具足“质直、具慧、求法义”等条件;所依的对象为具德善知识,即具足十德的善知识,或五德(具戒、定、慧、通达真实、具悲悯)。可以说,这是彼此应具足的基本条件,唯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探讨“视师如佛”。
“视师如佛”的目的。在《略论》中指出:“当持师功德,无寻师过失。观德得成就,察过不得成。”告诉我们,“视师如佛”不是师长的需要,而是我们修行的需要。因为只有对善知识观德不观失,才能对善知识生起信心;唯有生起信心,才能于善知识所说的法受益。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视师如佛,是让我们生起清净心、恭敬心。因为佛法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对佛法信的程度,决定了我们最终的成就。而佛法利益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若了知善知识是佛,则对佛不会生起寻过之心,而会生起忆念功德之心,由此才能圆满信心。
“视师如佛”的教理依据。视师如佛,不是硬生生地把凡夫想成佛。佛陀在《涅槃经》中有教言:“阿难勿痛苦,阿难勿呻吟,我于未来世,幻化善知识,利益汝等众。”《普贤上师言教》中说:“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上师的身是僧众,语为妙法,意为佛陀,总集三宝;又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总集三身;上师是过去诸佛的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由此可见,将善知识观想为佛是有教理依据的,不是主观臆测。
“视师如佛”是信心的成就。是不是学习佛法,就要对所遇的法师“视师如佛”呢?其实,“视师如佛”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这种心行是一种信成就,是对善知识具足信心的自然表现,而不是被动的选择。如果被动地“视师如佛”,必然不是由衷的,也是做不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初学佛者不宜急着“视师如佛”,没有信心的也无需被动地“视师如佛”。而且遇师先要观察,古德有云:“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只有建立于理性而不是盲目、人云亦云情况下的“视师如佛”,才会成为内在的意乐。古德有云,选择依止师需要几年的观察,意义就在于此。《功德藏》云:“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如何生起“视师如佛”之想?可以说,“视师如佛”是一种感应道交。就像密勒日巴尊者初次听到玛尔巴译师的名字,内心就有说不出的欢喜,全身汗毛竖立,热泪盈眶,生起无比的诚信与恭敬,急切盼望见到译师。末法时期,劣根的我们要生起“视师如佛”之想,需要对善知识进行观察,认识善知识的功德。一者,善知识所行为佛所行。佛的行愿是尽未来际度脱一切有情,而善知识荷担如来家业,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从事践行佛法、传承佛法、弘扬佛法的事业,与佛行愿相同。二者,“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从善知识利益众生的方式看,与佛也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说法引导众生走向觉醒。三者,如今去圣时遥,虽然佛法还在,但是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开显,我们是无法理解佛法密意的,从恩德上讲,善知识对我们的恩德更胜于佛陀。
“视师如佛”要如理如法。在生活中,有很多“视师如佛”的错误知见与行为。有的人认为,长得像佛才是佛,要大耳,要饱满,要臂长,以此区分善知识是否是佛。有的人认为,既然师父是佛,那师父就是全能的,无所不能。或认为师父不会疲倦,无需休息,无需饮食;或认为师父是佛,一切事务都会自然成办,无须努力。有的人认为,师父是佛,就会千般变化,就有神通,就能知过去,晓未来,把师父当神来拜,求这求那。
仔细想想,即使佛陀也有三不能,即无缘不度、定业不转、众生不尽。即使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会生病,也会被人陷害,最终也会示现死亡。我们又怎能苛求“如佛”的善知识?
“视师如佛”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生起恭敬心,清净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于法受益。因为我们把善知识看作佛陀,就能得到佛的加持;看作菩萨,就能得到菩萨的加持;看作凡夫,只能得到凡夫的加持。更有甚者,如提婆达多、善星比丘之流,近在佛陀身边,却见过不观功,结局唯有直堕。
“视师如佛”是把善知识作佛陀想,避免我们生起寻求过失之心,而要观德不观失,进而将具德善知识所谓的“过失”作为示现,作为教诲弟子的方便,激励我们去自省。我们修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外在的法。就像苏东坡和佛印禅师,苏轼看禅师像一堆牛粪,而在禅师眼里苏轼是一尊佛。“一切从心想生”,才是“视师如佛”的真意。
“视师如佛”的延伸。虽说“视师如佛”是我们对具德善知识应有的依止意乐,但进一步,对凡是于我们有所利益者,乃至与我们相遇的任何人,都应该生起恭敬之心、清净之心,都不去寻求对方的过失,指手划脚。唯一该做的是观照自心,因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视师如佛”的落实。如此思量“视师如佛”的利益,可以说,只有对善知识生起信心,生起恭敬心、清净心,我们的修学才能上道,才能与师相应,与法相应。这就要常存感恩心,生起恭敬心,依教奉行。每每读到《密勒日巴尊者传》,我都会为尊者对上师的坚定依止而感动落泪,虽受尽苦难,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这才是依止善知识的楷模和榜样,值得随学!
回想自己的修学经历,如果不是导师的引导,我何以能理解《略论》内涵呢?如果自己看,可能连大意也不会懂。如果不是导师设立三级修学,构建两套模式,我又怎能找到修学佛法的次第和正途?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鱼目混珠、难以取舍的时代,佛法可遇,而善知识难逢啊!因为导师的出现,我的修学可以少走多少弯路啊!
在我的心里,导师就是佛。我相信,安住于此,精进不怠,就可以成就解脱!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