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上面,佛教给发心的菩萨,应当不住相来行布施,但是又担心这些菩萨怀疑三轮体空,而行布施的时候呢修不到福德。我们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也会有这样的顾虑,既然是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空了,那我还修布施干什么,我修布施还能修到福报吗?佛为了解释菩萨们的疑惑,让他们能够安心修行,所以佛这里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就是说不住相布施得福最多。这是为什么呢?窥基大师在《金刚般若经赞述》中说:“谓有相施者,是顺世间施,可破坏故,可毁责故,得世间果,不坚住故,是可思议,是可计量,无相施者,顺出世间,不可破坏,当得出世菩提果故,坚牢久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以思量不?须菩提回答呢不可以思量;佛又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也回答不可思量。这里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就把十方虚空全包括尽了,虚空无量无边不可度量,世界之大,莫过于虚空的。佛说菩萨无住相布施所得的福德,就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可思量,所以你的心有多大,你的福德就有多大,你的心不住相布施,他就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可度量。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我们在修布施的时候,如果是用执着的心去做,心一执着,我刚才讲了,心小了,那你的功德也就小了。就像《地藏经》中说嘛,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舍一只是得万报,这是有量的,很小的,你们一听万报,很厉害了,我供养一块钱,我能得一万块钱,如果你尽心尽责地去做,那他会像虚空一样,不在乎你所施多少,而在乎你的心量有多大,就是这样。世间人很难放下贪爱的,这个贪爱之心很难放下的,布施的时候,心里最牵挂的就是自己和家人,正是这样执着,把自己的心局限住了,把所修的福德也给局限住了。以有所执的心,做再大的事,给大家说,将来也不过是生到天上,或者做国王享受富贵,还是有量的,等福报尽了,还是会堕落的。修再大的福报,你只要着了相了,他就是生灭法,你用生灭的心,所修的福报也是生灭的,就是这样。永嘉大师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若尽还堕地,招得来生不如意”,就像我们仰箭,我们把箭射向虚空一样,势力尽了,箭的力量尽了,还是要堕落下来的,你只是得这一生、几生的福报,但是呢,我们人可是无量,以后还是要不如意的。所以有所执着的布施,所修之福就是有限的,是暂时的,以后还会受轮回之苦的。而这里,佛教我们无住相布施,心里没有任何的执着,用这种去行布施,那我们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扩展到无边无际,那么所修的福德当然也是无量无边,不可计量的。前面讲,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而这里是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把不住相,这里改成了无住相,看是一字之差,其实大有深意。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经发心了,那他就有成佛的资格,佛就教他们不住相布施,以这种方法,以不住相布施来修行,来成就佛道;这里是讲,以不住相布施的方法修行用功,不住相布施,以这种方法来用功,必须达到无住,必须达到真心无住,没有一丝毫的住相才行。这种境界就更高的了,无住了,上边是不住,这里是一定要做到无住。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