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24-10-31 01:17:37作者:心经问答网

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

企业,毋庸置疑首先应是一个盈利单位,所以大家都说企业家是生意人。;生意本身就是有生命、有意义,在生活当中给我们带来意义。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企是有期许、有愿力,;业是如法行持后的基业常青。

企业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印光大师对念佛一法有一佳喻:;如市间店铺,各有专售之货。或一种货,亦可通商裕国,兴家立业。过多种货,亦不过通裕兴立而已市间专售一货者往往起家;俱售众货者,或亦折本。

印光大师这一比喻原意是用来赞叹专修念佛一法的殊胜:;弘法利生,何独不然?千机并育,乃如来出世事。如来降迹为善知识,亦不以此为准。后人若能领会其中真义,实则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俱能受益。

在企业界一直存在着是;先做强,后做大,还是;先做大,后做强的争论。理性的生意人通常认为应该先做强,专注一行,然后才能做大。然而,市场高利润的诱惑,只经营单一商品的局限性,依然让诸多企业家甘冒风险,一心想要拓宽产品线,先做大了再说。

市场上最常见的有杂货店和专卖店,单从利润来看,专一经营一种商品,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那些经营单一商品的人往往容易起家。销售的产品多而杂,若利润薄,也可能赔本。

笔者曾就职于一家集团企业,公司经营传统建材产品几十年,远销海外,利润颇为可观。后来,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拓展产品线进军其他行业。当时找了广东地区的部分厂家做OEM供应商。由于刚开始起步,国内经销商订单量不大,OEM供应商总是先服务于大客户的,所以连正常的交货日期都无法保障。还有专业人才引入的问题,企业量入为出,刚起步的产品线自然预算有限,没有高薪就留不住人才,还有的专业人才一看局面这么艰难,通常干不了多久就走了。老板和高管还时不时要到厂家去考察、验货,可谓是分心劳神,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由于新产品不是公司内部研发的优势产品,性价比和其他的知名品牌相比没有竞争力。依靠原有的销售渠道把货卖出去之后,运输破损和售后问题都让各部门经理头疼不已。结果只有一个字——亏。

如家酒店集团CEO 孙坚先生在复旦管院的创业系列论坛上说到:;这个世界比的不是完美,而是你做了吗,你持续地做了吗?的确,专注才是企业生存的核心之道,发长远心好过三心二意。

企业管理的用人之道

;人未有不为自身及与子孙谋者,而谋之之道,固宜参详。若为众为公,则其福泽绵长。为己为私,便如春露秋霜。(《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邓璞君义庄跋》)

在这段话中,印祖揭示了为己及子孙后代如法求福的处世原则,如果能够利益公众和大家,那么这个人必定会福泽绵长。如果只是用自私自利之心来谋求,他的福报恩泽便如同春露秋霜一般转瞬即逝。

结合这段法语,可以深层解读企业里的一些常见问题。一般来说,企业里有决策层和管理层,在某些企业,这两个层级是分离的。举个例子:决策层是企业法人或股东,主要负责大额度费用的文件审批。管理层则聘请职业经理人来负责营销工作。

职业经理人是拿年薪的,并不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对于老板来说,如何识人和用人是一大首要问题。企业的决策者在用人问题上,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按印光大师的教示,;为众为公与;为己为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其结果当然也会大相径庭。笔者原公司的一位领导三十出头就升到了销售部总监,负责全国二十几个办事处的营销,直接向老板汇报,当时可谓是意气风发。这位老总工作能力突出,对外谈判收放自如,对内管理松紧有序,是属于得人心又会办事的那种领导。在公司出现重大危机时,还独当一面处理好了极为棘手的问题,当时大家都很佩服他。

几年后,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老板聘请了新的营销老总,而他负责的区域业绩逐渐下滑。后来,财务部对他的出差票据进行核查,发现有作假行为。这事一出来让老总很难堪,最后自己提出了离职申请。他离开公司的时候,对其他员工说,你们想在公司待下来,一定不能打;钱的主意。

俗话说: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与此对比鲜明的是,公司里的另外一位销售总监却;屹立不倒地干了十年。那些年,公司聘请过很多高管,他是唯一一个从国内营销部成立坚持到现在的,资历深是一个原因,最根本的还是没有私心,从不中饱私囊。

在企业管理中,最难的还是用人这一关。人心细微之处是难以觉察的,员工在领导面前总是力求展现自己的最好一面。

没有一个准则来判定,就容易被主观意识所误导。佛家的;五戒思想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行为不端的人,极有可能做出伤害公司利益的事。振华重工创始人管彤贤在一次讲座中提到,他用人是有标准的,作风不正派(邪淫)的员工和嗜好赌博的员工坚决不用。

企业管理的法则

佛经教导我们: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祈以后常存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凡事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人之心,度己之心。则汝后来决定会做到光明辉耀,人神咸悦地位矣。(《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邵慧圆居士书一》)

所谓;自他不二,你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损害别人的利益也会间接伤害自己。

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忧心忡忡,佛在经中对末法时期的悬记——;饮苦食毒是我们这个时代真实的写照。有信仰的企业、有敬畏感的企业才会走得更远。而那些以次充好的无良企业没有哪一个有好结局的。因果不虚,如影随形。在人世当中的富贵盈亏都是业力的流转。发财的因是行善布施,不义之财会不翼而飞。

《佛说无量寿经》描绘了西方净土的和谐原型:;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极乐世界的宝树,树干与树干都相互映望,树枝与树枝都互相均平,树叶与树叶都相向不背,华与华都是相互随顺。清风吹拂宝树,发出妙合五音,和谐自然。

企业内部管理的奥妙从中可以窥见一斑。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内部协作,各部门之间要同心同德、通力配合,而最可怕的就是内耗。

举例而言,生产部、销售部、订单部和财务部应互相支持。然而,在企业却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事:供不应求的时候市场缺货,客户投诉;供大于求的时候库存积压,生产部投诉销售部;订单部发货不及时,影响终端销售;财务部不及时支付费用,销售部人员工作受阻。

佛法以慈悲为怀,凡事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就是慈悲。从企业内部协作来说,这就需要配合,每个部门不能只站在本位思考。只有站在同一个立场,求同存异相安好。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多为其他部门考虑,多几次有效沟通,才能共同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文/如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