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佛教的发展环境也将改变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佛教的发展环境也在逐步改变。都市佛教成为传统山林佛教外的另一种佛教发展形态,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壮大。佛教在都市之中如何进行信仰活动?信众的构成由哪些变化?它的发展前景如何?《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一文尝试对其进行了梳理探讨。由于篇幅关系,凤凰佛教《佛教观察家》栏目今日刊登本文的第一部分:
都市佛教,是近年来热谈的话题。但是,目前还很少看到系统的文论。究竟什么是都市佛教,其现状、特点、作用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大都市的不断形成,以及佛教信仰活动方式的变化,对它的探讨与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三点看法,而且主要根据对居士们的调查进行分析,提供给大家讨论。
一、都市佛教的信仰结构
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结构,都是由内在的与外在的因素共同组成的有机信仰体系。内在的因素是信仰的观念、思想、感情、体验,是精神内核、活动基础、理想追求;外在的因素是信仰行为、活动、组织、制度,是表现形式、具体方法、外在条件。这些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信仰结构,表现出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而其中的信仰主体是信徒,或者说信仰结构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的素质最终决定着信仰的价值和品位。佛教常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关于都市佛教的研究,首先要注重对信徒素质的调查了解。
都市佛教只是佛教信仰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自然具有佛教的一般特点和遵循佛教信仰活动的基本规律。因此,在讨论都市佛教的时候,不能把它作为“另类宗教”而从佛教中剥离出去,也不应该过分夸大或者拔高它的特点和作用,而要把它放在佛教的整体信仰体系中进行研究。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都市佛教具有特殊的生存环境、活动空间、表现方式、价值追求,其信仰结构中各种因素有着不同于其它信仰群体的特点。按照目前中国社会人群的生存环境与生活形态来分析,都市佛教特指“城市佛教”,对应于“农村佛教”。当然,都市与城市是不相同的概念,而城市与城镇也有差别。
一般理解,都市是象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不论人口数量、现代化程度、社会影响等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其它城市所能比的,或者说是特大城市;城镇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是县乡所在的小城市。不过,在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那里的城乡连成一片,已经很难划分出城市与农村。而且,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不断减少农村人口的比例。也就是说,社会城市化发展必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并且其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尽管如此,当前中国城乡的整体差别还十分明显,农村人口还占绝大多数,生活水平还很低下。因此,都市化佛教的讨论虽然在未来可能只有一般的意义,但是根据中国社会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差别,目前还有“特殊性”。为了有一个基本界定,都市佛教的讨论范围以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国家所划定的“特大城市”为主要对象。本文主要以所了解的上海市佛教信仰情况为基础。
关于都市佛教的概念、内涵等的界定,在所看到的文章中,主要的结论大致是:都市佛教是随着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适应现代都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伦理而形成的,无论其存在的实体模式,还是教义学说,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市佛教以城市平民为基本信众基础,以受过现代文化熏陶的知识阶层为主干,以具有远见卓识、开阔胸怀的高僧大德为领袖;依托于开放的、社会意识活跃的城市氛围,倡导“人间佛教”,注重佛教文化、教育、出版事业的拓展,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而且,都市佛教一改明清之际佛教只重经忏、淡漠弘法的陋习,法筵常开不衰,对广大教徒进行对机入理的教化;特别是都市居士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佛学修养,因此居士佛教的兴盛成为都市佛教的重要特点。可以看出,所说的近代都市佛教的特点,除了具有佛教的一般特点之外,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信徒以综合素质较高的居士为主,二是信念以实践人间佛教为核心,因此呈现出现代、积极、开放、活跃的气象。这基本上反映了近代以来上海等都市佛教的历史面貌,也为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提供了借鉴。
根据对当前上海佛教情况的调查,信仰结构特别是信徒素质已经不同于过去。有关调查结果,分别以《居士们在想什么?》(笔名菩提心水,见《法音》2001年第9期)与《上海宗教徒的信仰素质与价值趋向——以佛教徒为例》(见《2002年上海市社会发展蓝皮书:城市管理与市民素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发表,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
其一,目前上海市佛教徒性别比例说明,女性仍占大多数。年龄比例中,50岁上下的中年人明显增多,改变了以往60岁以上老人占绝大多数的局面。就其职业特点看,虽然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但是在职人员也逐渐增多,而且分布在多种不同行业,社会面扩大。
其二,信徒的文化程度提高,不同于过去佛教徒中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的状况,中学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中青年信徒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增加,而且他们在宗教活动中的影响逐渐加大。文化层次的提高是上海市佛教徒素质的一个突出特点。
其三,信徒的物质生活状况普遍属于城市生活的中等水平,困难和特困生活状况的比例不多。不过,从家庭人口、关系状况看,信徒中老年夫妇两人或独居者所占比例不少,而家庭关系不理想的几近半数(自认为“一般”的大多接近于“不和睦”)。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素质较高、社会阶层广泛、生活状况正常的城市居民成为都市佛教的信仰主体。而信仰结构中的内在因素,往往通过信仰活动等体现出来。
原标题: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