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六度万行,我们都用真实心去造作,放下自力的心,放下修行的功德相。放下不是放弃,放弃是没有去做,放下是有做没有执着做,相应于禅宗所讲的“无所住”。
善导大师讲三心的第一心真实心,与《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致的。“应无所住”,修学一切佛法,不要有执着的心。“住”就是执着。无所住,就是把执着的心放下来。“而生其心”,生出菩提心,生出真实心,生出本性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生起真实的念佛心,放下念佛的功德相。所以我们本愿行者的念佛心态,跟一般圣道门的念佛心态不一样;他力心念佛,跟自力心念佛的心态不一样。我们没有去积功累德,修行功德相放下了,所有的功德通通在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圆满具足了。
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无有不足。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万行,通通是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救命恩德,功德心放下了,功德相放下了,所修所行跟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相应,跟真如本性相应,跟禅宗讲的“无所着”“无所住”相应,很妙的法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本愿妙法,很值得大家修学。
所以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把它舍掉。行为我们认真的去修行,但不执着修行的功德心、功德相,用感恩阿弥陀佛救度我的心,修学一切教法,这时候就圣净一如。名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是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点滴的功德而成就的,所以法藏菩萨在修六度万行的时候,就叫圣道门;法藏菩萨修行成就的名号,就叫净土门,所以在因就叫本愿,在果就叫名号。所以信本愿、称名号,因果一如,信行一体;在因就叫做圣道门,在果就叫做净土门,所以圣净一体。不要用净土门去破坏圣道门,也不要用圣道门破坏净土门。所以修学净土门,有很多的观念知见非常重要。
因为凡夫错解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的真义,所以修得苦恼万端,不但苦恼自己也苦恼别人。很多人听了错误的净土说教,就不想念了、不想修了。“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么困难,我修了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往生也没个着落,我不修了。”有没有念佛退道的?本来学习阿弥陀佛的本愿、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学不念了,本来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去了,要去天堂了,要念哈里路亚,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安住在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的真实心上。所以凡夫虚假的心是生生灭灭、变来变去,改来改去,这种心都要舍掉。要安住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真实心,照善导大师的教法去实践。
“不名真实业也。”因为三业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所以不叫真实业,不叫真实修行。假,不名为真;虚,不名为实。善导大师的开示,实在是非常好。
功德在法身中 不在修福
现在来讲禅宗的公案,让大家体会真实的修行跟虚假的修行、功德跟福德的区别。善导大师这段开示讲得非常好,我们下面要深入的探讨。
禅宗非常有名的一部经就是《六祖坛经》。《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说了这么一个公案:
有一天韦刺史设斋供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用斋完毕了,韦刺史就请慧能大师升座,同官僚士,大家把衣容整理一下,礼拜六祖慧能大师。世尊住世的时候,经常接受佛弟子的供养,供养之后,世尊就为佛弟子说法。六祖慧能大师也是如此。
韦刺史就请问六祖慧能大师:弟子听和尚(称呼和尚,是对六祖慧能大师非常的尊敬)说法实是不可思议,现在我心中有一些疑问,希望和尚大慈悲为我解说。慧能大师说:你有什么疑问可以请问,我来为你解说。
韦刺史问:和尚所说的,可不是达摩大师所宣扬的宗旨吗?慧能大师回答:是!
韦刺史再问:弟子曾经听过,达摩度化梁武帝,梁武帝请问达摩说: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什么功德?达摩回答说“实无功德”,弟子不了解这是什么样的道理?请和尚为我解说!
慧能大师回答说:确实没有功德,不要怀疑先圣所说的话。梁武帝因为心邪(内心不正),不知道正法,他以为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是功德。这名为求福,不可以把福报当作是功德。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慧能大师讲得太好了。功德在法身中,见性,法身显露了,那叫功德。梁武帝建了很多寺院,度化很多人,这叫福德,所以达摩祖师跟他讲:这没有功德。
没有功德,但有福德,达摩祖师就少说了后面那句话,所以梁武帝跟达摩祖师不相应。
六祖慧能大师又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所以真正要有功德,一定要见性。我们见性了吗?没见性啊!我们见到的都是金钱,见到的都是名利,见到了烦恼。你反省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念头是本性的智慧,还是妄念纷飞?问问自己。师父老实跟大家讲,我是妄念纷飞。老实承担,罪业比较少;不愿老实承担的,罪业就更重。
六祖慧能大师说:“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每个念头都是从本性流露出来,那才叫做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
慧能大师讲得好。真正一个有功德的人,内心不会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对每一个众生都非常恭敬。《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说,常不轻菩萨就是世尊因地修行的一位菩萨,他对每一个众生都不敢轻视:“你将来一定成佛,我不敢轻视你!”我们常常轻视别人,哪有功德可言。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
没有放下我执,我执没有断,就没有功德可言。
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讲得非常好。从自性里面去显现才真是功德,不是你布施供养就叫做功德,这叫做福德。
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福德跟功德不一样,这是梁武帝不知道真理,不是祖师达摩大师有过失。
这一段文,可以作为善导大师这一段他力至诚心的解说。知道功德跟福德的差别,把心安住在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这是功德;心想我要自己修布施供养,那叫做福德。(选自《观经三心释》)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