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佛说无量寿经心学释义》前言

发布时间:2023-09-19 01:20:03作者:心经问答网
《佛说无量寿经心学释义》前言

《佛说无量寿经心学释义》前言

——选自苏树华著《佛说无量寿经释义》。该书尚未出版。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我们使用的《无量寿经》版本,是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十二册。《佛说无量寿经》中的许多概念,既能提升人们的文化热情,也能引起人们的神秘遐想,若是智慧不够的人,还会产生错误认识。这不是佛经的错误,而是学人的错解。因此,我们在该书的《前言》中首先要说明,佛经中所说的一切事,皆是人们心中的事,而不是心外的事。譬如,佛、菩萨、天人、众生、极乐世界,等等,皆不是心外别有的事,而是心中的事。“佛经中所说的一切事,皆是人们心中的事”,这一观念符合佛教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基本观念。若把佛经所说的事当作心外的事,那就成了心外求法的外道,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为了避免产生错误的认识,我们首先从心学的角度,说明《佛说无量寿经》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希望大家能够从心学的角度,认识自我,认识佛教,获得佛教文化的真实利益。今说明《佛说无量寿经》中的重要概念如下:佛:佛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对象化的宗教偶像,而是人人本具的妙明真心。这个妙明真心,亦名无相真心,亦名“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我”,亦名佛、如来。佛教一再告诫:“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音声求我,以色相见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自心,莫向外求。若向外求,则成外道。成佛:佛是自心,不属修成。若言修成,修成还坏。所谓成佛,不是把自己修成一个什么样子,而是回归自性,返本还源,回归大我”。十方诸佛:十方诸佛,不是指物理虚空中的生命个体,或偶像个体,而是指自心中的无量万相。妙明真心,即是十方。心中万相,即是诸佛。

本尊是心体,诸佛是心相。菩萨:离此心外,尚且无佛,离此心外,岂有菩萨?然而,却不可言无佛无菩萨。何以故?若言无佛无菩萨,则名谤佛,亦名自谤。佛是自心体,菩萨是心用。体之与用,尽是自心。悟此心者, 名之曰佛,心之妙用,名曰菩萨。天人:天人,不是物理空间中的另一类生命个体,而是贪欲少,着相轻的自心德行。离心之外,尚且无佛,离心之外,岂有天人?天人只是诸人心中的德性,而不是物理空间中的另一类生命。众生:不是指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生命个体,而是指自性中的妄想执着,所谓自性众生是也。九界众生:菩萨众生,执着佛法,执着成佛。缘觉众生,执着因缘,妄取空无。声闻众生,执着有相,妄取界外。天、人、阿修罗,执着习气比较较轻。畜生、饿鬼、地狱,执着习气比较重。总之,一切众生,皆是自性中的执着习气,而不是物理空间的九类生命个体。彼佛国土:彼佛,顾名思义,即是彼岸的佛。彼岸在哪里?佛教有云,回头是岸。回过头来,这个能见能闻、清净本然的妙明真心,即是彼佛,亦名自己。彼佛国土,即是清净庄严的自性净土。净土世界,或极乐世界:不是物理空间中的某个国度,而是绝待无对、广大无边的自心净土,或名净土世界,或名极乐世界,亦即“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一体”的自心境界。弥勒菩萨:不是特指某个生命个体,也不特指某个菩萨个体。弥勒菩萨是个表法,表未来佛。已发愿,今发愿,誓愿证得自心实相。这个求觉悟的愿心,即是弥勒菩萨。文殊菩萨:不是特指某个个体,而是指见色的人。见色的人,即诸人当下的妙明真心。迷人不识,故当作他。观音菩萨:不是特指某个生命个体,也不是特指某个菩萨个体。观音菩萨是个表法,表观音的人。观音的人,即是诸人当下的这个妙明真心。普贤菩萨:不是特指某个个体,而是指无住的人。无住的人,即诸人当下的妙明真心。迷人不识,故当作他。地藏菩萨:不是特指某个个体,而是指发愿的人。发愿的人,即诸人当下的妙明真心。迷人不识,故当作他。护法神:不是指某个生命个体,也不是指某类生命个体,而是指诸人心中的道德良知。迷人不识,妄计为他,故成心外立他的外道。佛光普照: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光即心光,即是心光普照。佛是自心体,菩萨是妙用,天人是人德,极乐是超越,总之,经中所说事,尽在人心中。《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1]延寿大师云:“心者,万法众生之本,三世诸佛祖、十二部经之宗。”[2]莲池大师云:“自性弥陀,惟心净土,为一经大旨也。”[3]蕅益大师云:“千经万论,若显若密,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除此心外,更无所诠”[4]。可见,一切经典,皆说这个广大无边、包罗万象的妙明真心。我们阐释《佛说无量寿经》,遵从佛教的表述规范,同时,也遵从学界的学术规范,所以,我们依然运用佛教的概念命题来表达佛教的心学内涵。但是,为了防止读者的依文解义,为了防止读者的心外求佛,我们将会对《佛说无量寿经》的经典章句作出“心学”释义,揭示出经典章句的心学内涵。譬如,关于“念佛”,我们将会作出直接地解释:佛者,心也。念者,回归也。念佛即是回归自心。不归自心,无所归处。离心归他,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者,即是自心实相。譬如,“临命终时,彼佛现前”,我们将会直接地阐释其义:临命终时,即是根尘脱落时,即轮回终止时。彼佛现前,即是自性现前。识得自性,即得往生。不识自性,是名颠倒。总之,读这部书,需要带着佛教文化的情怀,及“即心即佛”“唯心净土”的信念,向自心上体会,方能获得佛教文化的真实利益。 [1]《大正藏》第十二册,第三四三页上。[2]《宗镜录》卷九十八。《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第九四三页中。[3]《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二。《卍续藏》第二十二册,第六二四页上。[4]《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三。《嘉兴藏》第三十六册,第三一八页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