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恶言不仅仅是讲粗鲁骂人的话,也包括挑剔、抱怨的话,欺骗他人的话,不守信用的话,挑拨离间的话,勾引诱惑的话以及讽刺指责的话。中国古人对于言语非常重视,孔门四科,就是讲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其中把德行放在首位,奠定良好的德行之后,就要学如何说话,然后才讲如何办事。有一句话说:要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因为批评造成隔阂,而鼓励激发潜能。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恕的话,少说记恨的话,多说感恩的话,乃是智慧。这些都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正确原则。
为什么要少说这些恶言呢?日本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江本胜博士,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这个实验被称为“水结晶的实验”。江本胜博士在他出版的一本叫做《水知道答案》的书中,通过大量图片来向人们展示:水能反映我们内心的情绪、苦乐、言语、心念等,我们的这些内心活动会对水的结晶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这些实验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爱与感谢的力量。
水结晶的实验告诉我们,水并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毫无感知,它对于人的善言、善行、善意都是能够感受到的。从“水结晶的实验”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童蒙经典《弟子规》上有这样的教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也就是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一定要记在心里,想着去报答,所以中国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是别人伤害了我们,或者我们对别人做的事情不满意,则不要把它放在心里,因为我们的心实际上是纯净纯善的,如果我们经常记着别人的不善,就是把我们纯净、纯善的心变成了盛载别人过失的垃圾桶,是得不偿失的。一个垃圾桶,它在刚买回来的时候,是非常新的,并不肮脏,为什么后来变得污秽不堪了呢?是因为我们经常把垃圾往里面装,久而久之就把它污染了。我们的心也是一样,如果经常在心里记着别人的过失、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心变成了盛载别人过失的垃圾桶,自己受害是最深的。我们想一想,身体有60%-70%都是由水构成的,如果我们经常是以怨恨的心来对待别人,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实际上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可能别人受害是三分,而自己受害却是七分。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在言语上非常的谨慎,不要因为自己的恶言、恶行伤害了别人。当你以恶言伤害他人后,也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并最终得到“恶言伤人终害己”的结果。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