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随心转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句术语,意思是说人所表现的外在相貌是随着人的心态的变化而变化的。
具有忍辱慈悲心的人,心地必然善良,就会显现出慈爱温和之相;而那些巧言令色之人,常会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印象。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这就是相随心转。
有一个雕塑家突然发现自己的面貌越来越丑了。“丑”并非指肤色、五官(他原来长得挺不错的),而是指神情神态,怎么就那样的“狡诈”、 “凶恶”、“古怪”,以至于使面相本身也让人可恶可怕。
他访遍名医,均无办法。因为,吃药也好,整容也好,都无法医治五官之间的“关系”无法医治“满脸横肉、凶神恶煞”。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游历一座庙宇时,把自己苦衷向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疗,你必须为我先做一点工作,雕塑几尊神态各异的观音像。
雕塑家接受了这个条件。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观音是慈祥、善良、圣洁、宽仁、正义的化身,她的面相神情, 自然就是人民群众心中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
雕塑家在塑造过程中不断研究、琢磨观音的德行、言表、不断模拟她的心态和神情,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他相信自己就是观音。
半年后,工作完成了,同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朗,端正庄严。他感谢长老治好了他的病。“不”,长老说, “是你自己治好的。”
此时,雕塑家已经找到了原来“变丑”的病根一过去两年,他一直在雕塑夜叉。
人所显现的相貌好恶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绪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心绪不仅表现在面相上,而且还直接与一个人的前途命运相关联。
宋朝时,有高孝标和高孝积两个双胞胎兄弟,举止言谈和才思颖悟都象同一人。十六岁时,他们一齐考上秀才。婚后,父母为使媳妇能辨认丈夫,命令他们穿着不同衣裳和鞋子,以便辨认。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