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宏圆法师: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发布时间:2024-12-02 01:19:26作者:心经问答网
宏圆法师: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为什么叫极乐?我们一般的众生都在追求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总是跟苦相对待的一种快乐,苦乐对待,建立在苦的基础上的。我们通常所谓的快乐都将变成痛苦。

比如说,我们大家相聚,相聚是一种快乐,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面隐含着分离的痛苦。

年轻人恋爱,任贤齐唱的那首歌,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所以他这个恋爱的快乐,隐藏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不如自己的意,自己心里就不痛快。所以生活当中我们看到有些年轻人,由于爱生恨造成了分手。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后造了种种的恶业,难以弥补的过,这种过失;我们大家年轻貌美是快乐的,但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这种美貌的快乐里面,就隐含着这种衰老的痛苦;为人父母,年轻的居士为人父母,上来想要孩子,要了孩子以后,这种苦逐渐就显露出来了。这个娇小脆弱的生命,把他抚养成人要付出很多的代价、要付出很多的精力,甚至提心吊胆、吃不好、睡不着,牵肠挂肚。像古人说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其中又有多少的辛苦?我们看,我们工人,这些商人们,升职涨工资,大家都想升职、都想涨工资,是快乐的,追求这种快乐。但是在你升职涨工资的这个过程当中,又有很多的压力,焦虑也随之相伴随的。

所以我们世间这种对待的乐它不能长久,真正的快乐是极乐,极乐是什么?就是超越苦乐对待的那种绝待的乐。什么叫做绝待?绝待就是绝诸对待,唯一无二,唯此无外。这个绝待的乐,那种自性是深深的扎根在我们的自性清净心里面的。

我们世间人的乐都是在欲望当中、在分别当中的。这种乐它是扎根在清净里面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涅槃的常乐我净、涅槃的体性,它才超越生灭的苦乐的相对待,升华到绝对的快乐,这叫法性乐。

阿弥陀佛构建的这个净土,就是要有法性土的特点,要让一切苦难的众生,脱离那种苦乐对待的境界,回归到绝待的永恒的乐里面来的。于是在这个刹土,这些往生者“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乐是对苦才能显的,极乐世界既然没有众苦,怎么能显示出乐来呢?这个极乐世界的乐,是对于我们娑婆世界的苦来显示出来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对人生之苦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我们感受到的苦一般概括为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八万四千苦、乃至恒河沙苦,所以称为苦海无边。我们常见的有八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而这八苦在极乐世界里都没有。

极乐世界的快乐也是无量无边的,不但从物质层面思食食来、思衣衣至,从心性层面、精神层面,整个的是一个快乐。这种快乐是但受,但受是什么意思?就是纯一的快乐,它不夹杂任何的苦难,这样才有资格称为极乐。这就是阿弥陀佛把他的无有染浊的这种自性显发出来。自性无染就是无有众苦的意思,自性常净就是但受诸乐的意思。阿弥陀佛把他果地上证到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这样的一个特点,这样心性的特点,展示在他的国土上,恩赐到一切往生者身上去。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追求幸福,但是我们颠倒,我们所追求的往往都是痛苦、堕落、黑暗、轮回,我们所追求的都是生灭的有为法。皆是有为法,不可得、无所有,皆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所追求的都是因缘法,我们在这个生灭法当中去贪染,达不到我们愿望的。所以我们想想,我们去追求无所有不可得的物质上的、现相上的,我们多愚痴!所以现在要转变过来,要有智慧,有正知正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摆正这样的观念了。

摘自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