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究缘分,每天能与大家同分同享,可谓因缘殊胜。
香海禅寺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而我来到这里,还不足七年。今天香海禅寺所具有的建筑形制,主要是在这七年之内重修重塑的。我们旨在打造一个以传统佛教文化思想为主体的教育培训、静心养生之场所,这就是我们这几年致力精进的方向。
大家今天来到这里,想要了解的恐怕还是佛教的思想文化以及这种文化与人生如何实现具体地沟通,又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启迪。那么,我们今天就以此主题进行简要分享。
大家通常会听说世界上有所谓的“三大宗教”(指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或“五大宗教”之分。(中国人通常认为世界上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这五大宗教。实际上,天主教与新教、东正教同属基督教,只是其中的一个派别而已。道教为中国本土所有,在先秦道家的基础上杂合儒、道、佛等的民间信仰部分而形成。道教与道家是不同的两回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指出:“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才是宗教。它们的内涵不仅不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道家哲学教导人顺乎自然,道教却却教导人逆乎自然。”)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分为两大类型:一为启示性宗教,一为开悟式宗教。启示性的宗教是神创论的,比如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都遵循其意志而生活。开悟式的宗教则是无神论的。它不承认有万能的、唯一的神存在。我们现在所知的释迦牟尼佛,与其说是作为神被佛教所供奉的,不如说是作为一位伟大的老师被推崇与敬仰的。我们所说的佛教,亦即“佛陀的教育”。对于此种教育,学习和开悟是最为重要的。它期待众生的理解,期待以其教义帮助众生求得解脱。
佛陀本是古代印度的一位王子,他追求人生的终极幸福与究竟解脱。他曾多方求教,但是这些导师的教育虽然有益,但他以此方法苦修也并不能够得到长久地解脱。因此,他自己坐在一棵菩提树下参悟人生,终于在七七四十九日以后彻然大悟。他所悟得的道理即是: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皆是由于因缘相聚而存在,又因因缘离散而消失。这就是佛教所谓的缘起论。天地万物,莫不如此。举例而言,今天我们能够在这里相聚,就一定要有时间,要有场所,要有人物,要有便捷的交通等等才能够成事。如果只是我有空,你没有空,我们见面的因缘就不具足。因缘不足,擦肩而过,可能也就是茫茫人海中的永诀。“因”有主因和次因之分,不同的因交互作用,就形成了殊异的缘,展现出世界上不同的形态和人生中奇妙的际遇。
人生就是因缘观的一种印证。无数往哲先贤经过青年时的苦读,中年时的拼搏,晚年时的返璞归真,最终站在生与死的高度之上来反观人生,发现无论是曾经多么辉煌抑或多么落魄,曾经认为多么痛苦或多么快乐,曾经多么爱或者多么恨一个人,曾经认为人生那么长或那么短,最终都只能承认人生仅仅是一个过程而已。逝者如斯,一去不返。当我们能够了解人生的这种根本性质,我们的心就能安于当下,不纷弛、不困扰、不计较、不攀比,于是就能快乐而阳光地活着。幸福就是从生死的高度来反思人生,从而积极精进。一念清净,幸福就无时不在;一念计较,痛苦马上纷至沓来。
当我们内心清净的时候,身体的官能便会次第开启,你将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体验。《文心雕龙》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巧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兴会体验只有在身心同在,极度宁静的状态下才能够达到。
那些能够点燃你心中怒火的就是你产生嗔恨的因,是你人生的弱点,也是你修行的起点。几个语词,一句话,为什么对一些人来说就是平常的话语,到了你这里就成为禁忌,成为侮辱性的言辞呢?比如说,一个刚刚做服务员的人会特别介意客人用轻蔑的语气喊他服务员,一个家徒四壁的人会特别介意你说他穷光蛋,一个相貌丑陋的人会特别介意你在他面前谈论相貌,一个教育背景薄弱的人会特别介意你说他“没文化”。但是,富人不会在乎你说他穷,美人不会在意你说他丑,学者不会在意你说他“没文化”。那个触动你怒火的因,正是你所缺乏的。因为缺乏,所以害怕。要时时刻刻不生嗔恨,最好的办法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不攀援,不计较,认清生气动怒的真相,认清语词的施行魔力,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照见本地风光。
佛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因缘所生法”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生不灭之物,天地万物都是迁流变化的,不进则退,非升则降。每一个人都曾经年轻,曾经健康,曾经美丽,曾经精力充沛,为什么慢慢地就衰退了呢?人生就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这里所展现的便是变化的规律。当我们明白这个原理,便能坦然接受这一结果。
“省觉”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佛教修行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比如别人赞美我,别人奉承我,抑或别人侮辱我、诅咒我,我能不能及时省觉,用一种平静的心态看待这一切。
若没有“省觉”,人生就会被几样东西牵着走:名、利、财富、地位等等。人的欲壑难填,这是非常可怕的。
美国曾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石油商人,富可敌国。但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忙碌,经常通宵失眠。他尝试了种种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但都没有办法使他自然入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洛阳白马寺。当晚他睡在寺院的一间房间中,枕边放着一本《佛说四十二章经》。他随手拿起经书,用他半生不熟的中文开始阅读经书。当他读到其中一句话时,突然大彻大悟。这句话是:“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又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他省觉以后,马上捐赠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又把自己身上的职务全部卸下,去经营一个农场,农闲的时候就去集市帮别人卖东西。原来身体上的一切疾患,全部不治而愈。他的后半生过得非常幸福快乐。
有人可能会问:人类文明是否依靠欲念推动呢;如果没有欲望,人类怎么会进步呢?这种欲念诚然会推动我们的文明,但是它是否在利益人类的同时也埋下了灾患呢?我们可以逆向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土地是人类生活之必需,但是不断地移山填海给自然生态带来了什么呢?电的发明使人类得到了无限自由,仿佛人类从此可以不分昼夜,不受时间的限制;然而,电又使我们的灵性受到了多么大的破坏呢?科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有一个科学家曾经预言:“人类文明发展至极之时,也即是我们走向毁灭的开端。”这句话不正是“物极必反”规律的印证吗?
当我们认识到这种思想时,便应当要时刻省觉自己。儒家强调“时中”,教人应时变化、执两用中,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思想原则;又教我们“一日而三省吾身”,这都是要我们及时省觉自己,保持中和。
如果我们能够时时省觉自己,突破才色名食睡这些幻象,那么我们便不再会迷失自己,人生的胸次也会大不相同。我有一位弟子,是上海一家担保公司的副总,一年以后升迁为公司总裁,五年之内连升三级。他平常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每天晨起就开始诵读《金刚经》,工作结束以后就回家陪儿子跑步,绝不应酬。很多中小企业想尽办法请他吃饭,他从来不去,只是秉公办事。因此,他的生活一直以来都很平静,很快乐。只要我们站在一种正确、正直的角度来为人处世,坦坦荡荡,绝无偏私结党,你的升迁与应酬可以是毫不相关的。
一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品质,那就是“正念”与“利他”。如果没有正念,无论你当下拥有多少财富,都会在顷刻消失。如三鹿奶粉、双汇火腿等企业,他们的失败就是因为其念头不正,他们所行之事不符合人本的根底性要求,突破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道德底线。
佛教所说的“利他”就是指众生想要成佛在修行过程中所应当做的一切事情的总和。换言之,修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利他的过程。如果你所生产的产品能够使客户得到真正的受用,你做企业的过程也就是利他的过程,你的企业也才能够真正长盛不衰。
家庭也要用“利他”的思维来精心经营。为什么有的家庭其乐融融,而有的家庭却纷争不断呢?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人人自私,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活,那么家庭怎么能够幸福美满呢?如果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只希望别人来服务他,那么家人之间就会充满怨怼;反之,如果人人都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关心家人,那么这个家庭就如在天堂中一般。
水居善渊而利万物,因此万物莫不归附;火生山野而烧灼众人,因此众人莫不远离。这种事物的基本原理就蕴藏在自然的万事万物之中,人何以不能够领悟呢?
佛教行世已经两千多年,在中国的传播也已有很长的历史,在此期间,统治者曾多次想要铲除佛教,灭佛之事历代颇多,但是佛教仍然传承至今。其间所依靠的就是“利他”的精神。这种不死的精神被每一个内持梵行的人所秉持,奉献利他,使佛教薪尽火传。
余秋雨在《西天梵音》这篇散文中回忆道,在他小的时候,他老家的许多八十多岁的小脚老太太每到初一、十五就要去庙里诵经。她们大字不识,但是每一个人都会诵《金刚经》,这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而习得的经典。这些诵经的老太太并不懂得什么佛学,但是却有一个思想深深地种在她们的心中,那便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只要你种善根,善报便会来到你身边;反之,恶报就会源源不断来到你的身上。
那些诵经的老太太也就是坚持着这种思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她的子孙才能够世世代代,兴旺发达。
中国有这样一种民间习俗:当一家人要嫁女儿的时候,女方一定要考察对方的祖上三代的行为和职业。如果他的祖上三代都行正道,为正业,那么到了他这一代也一定可以有所建树。这是一种很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如果你相信文化资本是有家族传递性的,那么也自然应当相信这些家族的思想品质是能够传承的。以孔子为代表儒家提倡祭祀。这一点曾经受到和他们思想相左的墨家的诟病。墨子曾经撰文批判孔子重祭祀的思想说,孔子不相信鬼神而又学习祭祀之礼,就像没有客人而又学习待客之礼,没有鱼而去制造渔网一样,是非常可笑的。(《墨子·公孟》:“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其实,孔子提倡祭祀之礼,并非是因为出于鬼神的考虑。他说祭祀之事:“祭在如在,祭不在如不在。”如何对待,完全在于祭祀者的心态。儒家祭祀,注重的是“慎终追远”,祭祀先祖就是将先祖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后代的精神品质,使伦理纲常永在,使天伦不乱。
稻盛和夫在总结自己一生的商业经营之道的时候,便总结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正念、利他、厚德、坚持”,这便是企业长存的要道。
稻盛和夫在六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出家,修佛教中最苦的头陀行。他曾在日本的路上托砵乞食。在《金刚经》中,就曾有佛托砵乞食的记载。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使人在最为低级的职业中打破我执、我慢、我见、我爱等颠倒梦想,以求得究竟的觉悟。有一天黄昏时,稻盛和夫托砵走在路上,烟雨迷蒙,清寒扑面。此时,他遇到了一个清道夫,这位清道夫慷慨地给了他一百亿日元。这一举动如雷击一般,使得稻盛和夫突然大彻大悟。他从此事中悟道:“每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都应该要像那个清道夫一样,能够把别人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把别人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格局真正打开。”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不管你现在的年纪有多大,都应当要尽力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惟其如此,你的下一席生命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并不是宣说因果的迷信思想,因为生命的形态本不似我们肉眼所能见的那么简单。
我有一位弟子在上海一家珠宝店工作,她因为心脏的问题,曾经接受手术。在那次手术以后,她向我们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濒死体验。她说,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她曾经离开自己的身体,悬浮在手术台的上空,看到左右的医生护士在忙碌的情景,而自己的肉身则躺在手术台上。当时她很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身体中,于是她做出了努力,后来她便从手术之中惊醒了。她后来向医生求证这件事情,医生告诉她,的确在那次手术的过程中,她曾经有几分钟心脏停止过跳动。近年,一位美国学者专门写过一本有关濒死体验的著作,其中记载了很多类似的体验案例。有许多人的确在被医生判定死亡以后,感觉自己的灵魂离开身体,在其他的地方周游,苏醒以后,他们向别人描述他们在那段时间内所见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得到了证实。这就说明,人的肉体死亡以后,并不是一切都会消失。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女人。她十分瘦弱,平时拿十斤东西就颤颤巍巍的。可是有一天她突然发疯了。她的身体发出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她满口叙述着另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那个人所经历的苦难。当时,有六个健壮的小伙子上前去拉住她,但是都没有办法制伏她。清醒以后,她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好像整个人的精气神完全被抽空了一样。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也曾转述史料,讲述了他的儿媳妇被一个八十余岁的老太太附体的事件。这方面的案例,在中国的文人笔记和民俗研究中非常多见。纪晓岚《因果传》、许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等书中都很多。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我们并不是言之凿凿地对大家说,人死后一定有灵魂,一定有来生。但是我们可以更加开放地看待这个世界,看待生命的种种可能性。
当我们能够敬信因果时,心的格局也就能被彻底打开。格局是什么呢?“心包太虚,量遍沙际”即是。我们的心既能朗见宇宙之浩瀚,亦能发微秋毫之杳然,这就是“格局”。天文学上有一个演示,叫做“神奇的宇宙”。这个实验展示了当我们将一片树叶无限放大而又再放大的时候,其中所见的世界非常惊人,非常广大;而当我们将宇宙推远而又再推远的时候,所见无非混沌一片。这不就是《华严经》:“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境界吗?当我们能够以如此之格局来反观人生之时,我们的生命便如电光火石一般微茫,又如江河湖海一般博大。那么,为何要有我执,为何要有悲怆呢?
当我们没有这种格局之时,便会被诸多杂事所牵引,一点点小事都会在我们的心中造成巨大的波澜。别人夸奖我们一句,我们就会马上欣然自得;别人诅咒我们一句,我们就会马上暴跳如雷。心中的格局会决定我们人生的快乐,也会决定我们事业的成功。
一块肥沃的土地既是参天大树生长的所在,同时又是蛇虫鼠蚁的家园。如果我们总想以拔除杂物的心态处世,那么总是会不断受挫。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它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相互制衡的结合体。我们现在所饮用的一些所谓纯净水,总是致力于将一切有害菌全部清除,但是在清除有害菌的过程中,有益的矿物也会同时被清除。因为它们是共生共荣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任何一样东西发展到了极点,就走向它的反面。因此,不要希望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情,也不要抱怨种种恶的东西给予你的考验,因为正是“芳芜杂会”的世界才赋予了你生命与情感,赋予一切你宝爱或者唾弃的复杂情态。
只有当我们以一颗客观的心去面对世间百态,才能保持平静的心看待这一席生命。佛教所说的“因缘所生法”,也就是让我们以智慧的心态来解读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坦然面对事物的成住坏空,生命的生住异灭。在此过程中,人便能发见人生的究竟智慧。
以上就是今天所做的简要分享,以此与大家结缘。希望能够对各位的生活有所助益。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