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尼泊尔的人都说这里是女人的天堂,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物价便宜而且帅哥如云,这一切,都为这座天堂披上了件粉红的纱丽。尼泊尔还有一大秘密:这里,有当今世上真正的“活女神”女活佛。
按规定,候选女童必须极为健康,全都是贵族--释迦族的女儿年龄约4、5岁,从未生病、流血,身上没有任何斑点,也不缺任何牙齿。此外,只有同时具备32种特征的女童才能进入最后的角逐。比如脖子像贝壳般发亮,身体像菩提树一样挺拔,睫毛像母牛的睫毛般锐利,腿像鹿儿般笔直眼睛和头发必须黑得发亮,手和脚必须修长漂亮。当然,要担任全体尼泊尔人共同的活女神,还必须拥有超出常人的冷静和无畏。
作为尼泊尔王国的保护神,她的星座必须与国王相吻合。最后几名候选女童找到之后,斟选委员会还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验,以选拔出拥有超人能力和智慧的一位。几百年来,库玛里女神都来自平民家庭,退休之后又回归民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每到挑选库玛里女神的时候,数百户人家将自己的女儿送到神职人员那里,争相角逐这象征着荣耀和富足的职位。但到2001年,当皇家神职人员又开始寻找候选人时,只有5户人家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出来参加挑选。印度佛教产生并教流传于古印度,时间上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时期。创始人为悉达多(公元前565~485),母系族姓为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
女活佛的勇气:战胜妖魔的女神
在咱们中国人眼里,自己家女儿能被选上当万人景仰的“女神”,一夜之间就能享受荣华富贵,怎么说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原来,这个习俗挑选的最后一环是把女童关在庙中的大殿内,四周黑压压的,放满血淋淋的水牛头、骇人的骷髅头,并由一些戴上恐怖面具的人扮演恶魔,而那位从头到尾都面无惧色的女孩,便是女神的化身。在占星家确认这女孩的星座与国王的吻合后,女孩便认定为真命女神,定居于女神庙内。
女活佛的工作:学习 赐福
女孩一旦被选中,就离开了世俗生活,离开了正常人的轨迹,终日生活在库玛里庙中,开始她极为荣耀却又孤独的活女神生涯。每天早上7时以前,她必须在随从们的帮助下梳洗打扮,穿上库玛里的服装。上午9时,她必须坐上金黄色的宝座,接受民众的朝拜。随后跟着老师学习。最后,她可以随便和玩伴们玩游戏。每天12时和下午4时,“活女神”会身着特有的红色服装,头戴银饰,出现在窗口,供游客们瞻仰。
“活女神”在重要的节日要外出巡游,平时也要接见信徒。作为神,她的一言一行都被朝拜者看作是吉凶的标志。比如,如果活女神对朝拜者大笑或大叫,朝拜者将生重病甚至死亡;如果活女神脸色阴沉,左顾右看,那么朝拜者家中肯定将发生争吵;如果活女神用手指取食物吃,朝拜者将破财等等。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女神接见民众时都必须面无表情,也没有任何动作。当然,如果女神正面看一下朝拜者,那么这位朝拜者一定会高兴好几天,因为这会给他带来好运气。她不能和家人住在一起,即使是父母也只能偶尔探望一次。直到青春期到来,继任者接班。这时候,她就必须要退休,她可以保留的,是一枚金币和一件她在任时穿的红色衣服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
印度佛教产生并教流传于古印度,时间上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时期。创始人为悉达多(公元前565~485),母系族姓为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进入奴隶社会,但有的地方还保持着氏族公社的残余;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手工业已经从农业中分化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以城镇为主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当时各国之间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佛教兴起前,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叫思潮占有统治的地位。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但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这种思潮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兴的刹帝利贵族的统治需要,于是,出现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门思潮。据佛经说这些思潮有“六师”和“九十六种外见”,其中主要的有顺世论、奢那教和生活派(又称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的主要一派。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中,比较中药店摩揭陀国和侨萨罗国都是佛教流行较早的地区。
佛教在印度经历了1800年的历史,其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或前5世纪~4或3世纪)部派佛教(公元前4或前3世纪~到公元元年前后)、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后~7世纪)和密教时期(约7~13世纪初)。在后三个时期中还出现了很多在理论和修持上不同的派别。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8~到9世界以后印度教的兴盛,加上佛教内部部派系别的纷争和僧侣的腐败,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侣被杀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初趋于消亡,直到19世纪后才稍有复兴。
原始佛教是部分西方部派佛教学者提出的概念,指称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并认为自己所在部派的佛教即是正宗原始佛教。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而古印度的书面佛经记载在印度现也基本失灭殆尽,佛陀时代的书面记载更无有发现,目前,系统保留下佛经最完整的是中国的三藏经典。佛陀在印度的在世年代可能为公元前6~前5世纪(即使佛陀的在世年代尚有多种版本的争论)。
佛陀的教导最初在印度都是由各派口口相传的。佛灭度后,为了便于记忆,佛弟子们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按照各派的记载来看,佛涅盘后第一次佛经的集结,就分为了窟内的上座部集结(四阿含)和窟外的大众部集结(含部分菩萨藏等大乘经典)。此即后来的所谓大、小乘二派佛教的开始。佛教的基础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这些都是大小乘各派所认可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佛从缘起思想出发,指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称佛法的三法印,此是佛法的最重要标准。一些小乘学者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这实际是佛教的一些基础理念和原则而已,并非即是“原始佛教”,而无视北传佛教尤其最重要的汉传佛教保存的大量佛典记载,单以个别部派佛教的说法为标准,则显然是狭隘和荒谬的。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佛灭后百年,因对一些戒律方面的分歧,教团出现分裂,称为根本分裂。根本分裂形成了大众和上座两部。经过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间一再分立,并在五天竺境内外流传开来。被誉为印度古代最伟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纪中)时代,佛教迅速发展。各派法师被派往印度周围各地弘法,推动佛法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了各个部派的进一步形成。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说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为根据地主要活动于迦湿弥罗和犍陀罗;上座部的另一支经南印度而渡海进入锡兰(古斯里兰卡国,又称铜碟洲,故斯里兰卡的部派又称铜碟部),后来经过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无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其中的后一个支派传往东南亚形成今天的南传佛教。还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并流入中亚,法藏部为目犍连子帝须之大弟子昙无得所领导,昙无得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区弘法的高僧。该部以注重大乘菩萨藏与咒藏而闻名。另一支饮光部(传为迦叶尊者所传)也有部分与一切有部及法藏部类似的思想。大约同时代,拥有大乘信仰的大众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后的案达罗派,它们都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说一切有部分出的犊子部则在中西部印度发展,分立出法上、贤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后正量部则成为犊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现的经量部前身是说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师。它的活动范围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很多学者认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众部传承的,大众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过,实际上一些部派的经典记载表明,部派佛教时期的很多部派是修行大乘佛法或大小兼修的,不仅大众部,上座部的很多部派,上座部及其分类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与修行大乘教法的。如法藏部等。另外,玄奘法师当年考察印度时,在印度佛教的核心区域--摩揭陀国--也是佛在世时弘法的核心区域,该国四个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师称其为大乘上座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大小乘的分化与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两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对戒律的认识上的差别而引起的。事实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们并不一定对自己派别大小乘教法进行限制,其下属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种教法的,但他们必须遵守本部派的戒律。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