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体用 10.直言须道

发布时间:2024-09-01 01:19:41作者:心经问答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体用 10.直言须道

僧问慧真禅师曰:「如何是玄中的?」

(识起迷情于玄中又玄之境界,行者证至玄中又玄时,其后又应如何自处?)

禅师曰:「有言须道却。」

(行者应缘利物应知语带悲。)

僧曰:「此意如何?」

(生处能熟,当知何意云何。)

禅师曰:「无言鬼也嗔!」

(行者守住顽空,将堕入空亡,并无利众生之处。故《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应有断灭相。)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古德云:「玄中又玄者,有如死人舌。」这是行者修空、无相、无愿等三昧,祈能悟入真空理地后,不为一切法缚,不住一切法中。但修证解脱道路中,不执一法、修忍辱是入空的最佳修证。当行者证得空理后,身心已能自主,即能对法无碍于心,对外法能无所觉知、攀缘,故又回复到凡夫相,千圣不知,别人不识,仅是默默地行菩萨道。

但因行者心眼已开,此心对于外缘均能感知,当另类众生前来时,是有所求也。行者于此时对于众生,当起心动意,该说则说,说些利益众生的话。若是守住空寂,不理万境,则另类众生有时亦会不能接受的。

话虽如此,真修解脱道者,行无声胜有声,以空无的体面对一切境缘,也许另类众生也可以感受到那种安祥、无碍的圣境,世间一切言说,都是多余的,保持那种祥和、空寂,更是无有争端的良方。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若也能无碍于境,无碍于人、事、物,总是自我潇洒外,还能让周遭众生亦能自在无碍,万物祥和,无有语言、文字来破坏那种谧静。

但菩萨摩诃萨则应学习世尊在《金刚经》中所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故当另类众生前来有所求时,有言须道却,不然无言也可能会引另类众生起瞋心的。

2.释题

本公案名为「有言须道」,这是修行者到达悟空境界,得空、无相、无愿三昧时,心能遇缘不应一切缘,故常会住空守寂,享受那种无心之谧静,这是涅槃寂静之乐。但若转成修菩萨道行者,应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为主,不应再住空守寂,故要转修一切智门,当再对境时该应缘就要应缘,不要像在修证空时那样,永远沉空住寂。

我们在修行过程之间,都是随着每根的六结使在进修,一关一关的修上去,经历动、静、根、觉、空、灭等六结使;动、静、根是在修色身五根方面的,如果悟入本来以后,心就有觉、空、灭这三个毛病还待解决,刚刚讲的就是落在「空结使」这里,心还没有磨灭以前,心光照破天地。待觉知一切后,啄磨了以后,以空来应对一切境,这就是真的在修心,断绝一切业缘牵扯,所以在修空观的时候,我们是希望这个心能大死一番,心没大死一番的行者,他是没有真正的禅定、解脱力的。

心大死一番以后,行者就能对境不起念,对一切的顺、逆境都能无碍,为了要修空,不想说话、不能说话,因为说话时就会不舒服。祖师大德常常讲:「当下即是,动念就乖。」当悟得空时,当下不起心动念,即是我们本来的空真如体,若也起心动念就乖离了空真如性。故禅宗行者在进道功程中,都要能真的有这种经验:「当下即是,动念即乖。」

不思善恶当下,你有一个了了的空真如体—空的如来藏性;起心动念就乖离了这个本来空的真如体,而进入有相之不空的如来藏真如性中。修行是有层次的,不能逾越,首先要悟入这个空,故有些祖师大德常常讲的「语言道断,心行处灭」的认知。在修入空证之前,要有「语言道断,心行处灭」的过程,此过程是自然进行的,不是故意要这样子做的。此处的「心」是比较粗的心想,「行」是比较微细的内心形相,也就是八识中的一切法尘种子;「处」是根、尘、识三和合所生的境,六根入六尘为十二入,再起六识则成十八处,有时称为十八界、十八处。万法都从这里起的,要灭也是从这里灭起,没经历过「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那就没有办法证入空,所以在这里心行处都灭掉之后,才能真正悟入空。

悟入空的时候,心大死一翻了,此时也不想说话,进入玄之又玄境界,故古僧大德说如死人舌。这公案很有意思,如果你一直都不想说话,遇鬼它也会生气!我们修到心里面去的话,能知众生心;待证得空时,更能感知、分别众生的心、意念,但是因为你修空观,不想去惹是生非,也不想去一问一答,所以进入「空觉」以后,不想再应缘时,就会变成一种顽空。

这个公案是说「有言须道」,普通人还没有证到空,就去玩这个「有言须道」,就会迷失定力、智慧。当然修行者跟鬼神之间,是以心跟心的对话为主,或者是自言自语,一问一答,若开始就这样「有言须道」,一定是没有办法修证入「空」的,证空者始能不被境转,先证空得解脱,才能来提及度众生的事,这是修菩萨道的前后顺序。你如果是有不通商量的心,就表示已真正的悟入空性。但悟空以后就要转向回凡,要学习去遇缘应缘,不然无言鬼也瞋是也。

3.语题文解

僧问慧真禅师曰:「如何是玄中的?」

有一僧前来问慧真禅师说,「什么是玄中的境界?」「玄中的」也就是非常微妙的,不可言说的。古僧大德常言:「玄之又玄者,如死人舌。」这是悟得空行者的写照,悟空行者心能体知一切境缘,但能不说出来,因一说出来即是犯有「法执」,即无空证,故行者所知甚多,但不能有言说,是有如死人舌。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玄中又玄之境界,行者证至玄中又玄时,其后又应如何自处?此僧起迷情于玄中又玄的境界,想要了知其境况。如前述,玄中的是玄之又玄,本悟得真空理地者,无有我法二执,能住空、无相、无愿三三昧中,行者以不言说为行动指标。此后又当如何?

禅师曰:「有言须道却。」

慧真禅师听后,即要破去「执空」行者之毛病,不要落在「空结使」的修证中,故禅师即说:「有言须道却。」意思就是说有话要说就说,有意思要表达就要表达,不应该沉空住寂,贪图那种寂灭的愉悦。世间禅行者未发菩提心,故不要说话,小乘行者也以自我解脱为主,没转入大乘之林时,常以寂静为心灵的寄托,享受寂灭为乐的快感。

这样执空下去是会障碍菩提道的前进,也不容易得到一切智慧相的。但反之,未悟得空证的行者,一开始就好讲话、好辩论,这样永远没办法证得真空理地,当然解脱道是没证得,仅有世间禅定的境界及体验,此非修佛禅者所应为。

按语说:「行者应缘利物应知语带悲」,有时候「物」是指非人。我们佛教跟中国文化分不清楚,待人接物,这个「物」是指桌子、椅子吗?不是的,这个「物」是指非人、鬼神之类。所以「利物应知语带悲。」就是说你在度化这些鬼神之类时,有言须道却,但要语中带慈悲,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咄咄逼人的语气出心念。

譬如说有一位非人在向某人讨债,等于给他好看,作弄他或是让他生病,...。你碰到这种状况,也不怪此非人,因为两个以前那世无明,才会互相的结怨,现在它来要债,你也不能说它不对,但是你要化解它的心结,出言要语带悲切,带一点慈悲的心,以比较有感性的语句来打动它,让它放弃报复。不要用咄咄逼人的语气来说教,甚或有些道家法还用符咒赶它走,这样是不好的,它不会心甘情愿的。

僧曰:「此意如何?」

这位僧人却再问:「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有言须道却。」我不懂其意思,请再为我开示。按语说:生处能熟,当知何意云何。古德云:生处能熟,熟处能生。意指一个有进入状况的行者,对于境界及心能力都是第一次接触到,难免会六神无主,不知所措。但经一次、二次、无数次,您懂了就不以为意了,这就是生处能熟。在修行过程之间,很多是第一次碰到新鲜事,这新鲜事有时候会使你害怕,有时候使你高兴,有时候会不知所措...。但总是有一个心的感受,一回生,两回就熟了,下一次再有这个现象出现的时候,你就有经验了,也就是生处能熟的写照。

「熟处能生」是指什么?是你最熟悉的,我们最熟的莫如我们的习气、毛病,修行的人要让这些已根深蒂固的毛病断除,让它们成为陌生,不要留住它们。一切的习气毛病如贪、嗔、痴、慢、疑等,养成了一大堆的习气毛病,每一个人都很熟悉,这些要把它淡薄

,要把它慢慢的去除掉,变成很陌生,这是个善境界。

禅师曰:「无言鬼也嗔!」

僧问「有言须道却」是什么意思呢?慧真禅师就坦白的告诉他说:「无言鬼也嗔!」当一个行者住「玄中的」,如死人舌,一直不说话,住在空寂境界之间,如如不动,是能不被境转。若有非人之类前来,您不与它一问一答,或者不帮它破解那个问题,这样子鬼、神也会发脾气,会耐不住而生气。故说住空守寂者,不与众生类教化,该说不说,鬼也会现起瞋心的。

按语说:行者守住顽空,将堕入空亡,并无利众生之处。故《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应有断灭相。守住真常,并无利众生事,如何之处,惟心一念。你要当下心念该怎么做,也不是说你要怎么做就怎么做,那样做就那样做,而是当下感知应该怎么做—该讲就讲,不该讲就不要讲,起心动念众生心中都有感召、感知,让它们得到应得的教化。

(1998年10月13日讲于龙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