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听不懂,跟不上?七步拆解难题,一学就会

发布时间:2024-08-21 01:20:29作者:心经问答网
听不懂,跟不上?七步拆解难题,一学就会

宏海法师·讲述

- 经题知识梳理-

《楞严经》正式开题,为什么说开悟的楞严呢?真的是难明难解。在经文中屡次佛讲到高潮处或者难明处的时候,阿难和在座的听法众,都是一会儿就晕了,所以我们晕了也正常。

可是,如果把这个经特别是经题,太泛泛的浅显说,或者讲故事,或者一些引申的,太直白的,或者跟世间法一下子搅到一块儿的时候。我个人意见,就是容易有不到之处,容易把他的甚深法义给淹没了。

在这个前提下,就需要不管你曾经学佛到了什么水平,修行已经开展到什么地步,但是一定还是要在佛学知识上有一定的素养。如果你佛学知识上基本的佛学素养,或者有一些佛学专业的词汇不够的话,很可能真的就是如聋若哑,听不懂,所以还是希望能够补一补。

一开头讲过,来听法的时候,听不懂先别说,能听懂多少算多少。但是,一定要贯注,就是听法为什么说讲经要如法,听法要以神听呢?一定要把心念贯注挂在字里言间,不要太动多的心念去打妄想。

因为那会儿刚刚出家的时候在普陀山,在佛学院听法师讲法,也是有时候听不上去了。不由自主地就开始跟着着急。听不懂了着急,越着就会越急。一开始还可能是感叹,无奈,最后就会变成怨叹,抱怨,随着烦恼心就生起来了,不合己意,或者说讲了道理不讲修行。

听经时是最如法的修行,不要把修行和闻法割裂开来,为什么常说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一识得,生死一齐休,就是你在听闻的时候是最好的修行。本来一个很正的闻法气场,在随文入观的时候哪怕听不懂,字字句句不起妄想,一字一句一念一句话,就这么连贯着往下闻,任何一个妄想都插不进来。这就是最好的修行,就看你会不会修。

我们呈现出来这样的因缘,一定要步调一致。现在我们在讲经题,你首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你能够脱口而出吗?所以我们久修的,或者会背的,也顾及一下,没办法,必须步调一致。实在不一致的时候。只能顾及中和下来往上挽,只能这样了。

所以修行并不碍,并不排斥听法,闻法并不碍你修行,就看你会不会。不会的话你家里呆着,要修行修不起来的。这个东西可以有经验地告诉你,任何时候只要你的心在道上。

讲经,有两个部分。面对在家众的时候,往往我们会泛泛的讲因果、感应、信心提起来了。只讲因果,上根的人听久了会发生厌烦。另一方面,谈心性,就是谈悟境。可是悟境讲的多了,中下根不能够受益,得不到利益。所以这个很难把握。

但是《楞严经》的的确确是偏重于心性的,特别讲心性。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就要慢慢地要渐入佳境。不管用词也罢,你的领解也罢,或者你的佛学素养也罢。一开始慢慢听,听懂了,就贯过来。

因为还有一个,首先,到了一个新地方还有水土不服的。所以慢慢来,不要急。何况《楞严经》是正法的代表。在学习的过程中,障与业障违缘都会被牵引带出来的。甚至,我在备课的时候,有时候都会说,怎么也提不起笔,就是在外边绕,怎么也翻不开书,坐不下来。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出去法源寺院子里绕两圈儿,定定心。最好的办法,都是由于我们往往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想不到最后的办法,都是想着自己怎么去解决,怎么去调整,怎么去这个调心,不要忘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求佛菩萨加持,求龙天护佑,没有比这好的办法。

所以我们在听经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障碍,要往上来走。现在的因缘已经够可以了,能听得到《大佛顶首楞严经》。在开题的时候,主要是说,把这个经题从七个版块: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一共划成七个版块,分为四种讲法,来进行经题讲解。

这四种讲法,正在进行到泛解经文,就是泛泛地把整个内涵,尽量立体的大意呈现出来。接下来还会有串解和贯解和导解,串解是什么意思?就这七个版块,提出来一个版块为主,另外的版块为辅,往这个上面汇,这是第二种讲法。第三种讲法,贯解是说,这七个版块对应经文里面呈现出来的内容要跟他相吻合,始终经题和经义是同步的,这叫做贯解。最后导解就是汇归极乐世界,净土法门。

为什么上一次讲到大的内涵先把大,劈头盖脸就讲出来呢?就是大的超越性。凡夫的认知情形的时候,一定有要相对的二元世界,你我他,芸芸众生,这是数不清的,心经里面讲的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全部离不开两个对待,所以我们从世间的相对大的引申到出世间的绝对大,这个道理,就是佛法讲的大,是其大无外的再挑不出来一样能够别立于他外,可是在具体的运用的时候,我们还是除却他相对的我们的分别,并不是抹杀现前一切世间的诸法,就是一切的现象。

这个大怎么体现在现象上呢?就是圆融周遍,每一法都体现他大的内涵。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心是矮的,佛法是高的,众生是广的,但是不要紧,为什么?每一法,都可以代表万法,这就叫随处大。就是牵一发就可以动全局,可是当我们有一发和全局的对立的时候呢,还不能称性的把心提上来。

又引出来一个现前大,一发就代表全局。这样的一种大的内涵,分了两个,前面叫世间的相对而言的大小,后面的就全部属于出世间的圆融无碍的境界,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万法皆是般若,处处皆是解脱。怎么看你的悟性,后面的几种大全是把他从出世间法里面为了容易理解,给大家各个角度来讲出来。

但是他涵盖的一个总体的境界,就是这一念,佛顶也罢,如来密因修证也罢,都是这一个境界,千万不要乱掉。这样的境界无以形容,不可以描绘,最后才立的叫做强名大,强说引出来一个大的概念,因为都觉得大是恢宏的,无尽的,没有边际的,面面俱到的,这些内容来把大给大家贯了一遍,为什么要劈头盖脸先讲大呢?就是楞严的境界就要超越一切,还能包容一切,没有一切的局限性还可以成就无限的可能性,全部在大的这个内涵里面。

所以首先,大就要能够会得过来,这是其一。这个大进一步讲到佛顶的时候,他是一个比喻,比喻佛的究竟觉悟大境界。为什么呢?一方面他像春山吐日一样,层出不穷,无尽的义趣,都可以源源不断的涌现在你的领解能力上,你领解到哪一层,他就给你呈现到哪一步。

还有一种叫做不可以,佛顶我们见不着,见不着的时候就没办法说,所以这里才叫做佛顶,因为登地的菩萨上升到无量世界当时为了看佛的顶肉,无见顶相,见不到。

这两重就引申出来第三个概念叫如来密因。如来密因的时候,分了这两层,什么叫做显极之密和密极之密呢?就是说从密来讲,因为佛顶的这个太难,幽微难至,包括下面的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的内容,一般凡夫心力不够,见不到,但是并不是如来密因法是藏起来,裹起来,就因为每天都触目而不知,所以这个方面我们又称之为显极之密,当时讲他的特质就是不易觉察,所以我们才要悟,这就叫如来密因。

密因分了这两层,为什么?恰好配这个佛顶,显极之密就是层出不穷,密极之密就是无见顶相。在这种情况下,趁着如来密因,你如果起修,就是这个道理,大的内涵你明白了。佛顶意寓着什么?如来密因是什么样的一个心理状态?你领悟了以后,依着理起修,你所修的都是了义法门。

什么叫做了义?究竟圆满没有漏。依着理起修,所修的种种的内容都属于了义修证。修证了义之所以称之为了义修证,就是你修的是最高水平的法,你这个修才叫做最高水平的修。同时正因为这最高水平的修,才证明它是最高水平的法。就跟我们说的:觉悟究竟,才叫做究竟觉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就整体的贯到这里,这是我们对于经题的一个脉络性的理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