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往生语录】信知本愿,心生欢喜,念佛不怠,决定往生(四)
法然上人《从配流上洛之后开示之法语》:决定往生之人有二品类:
一者具足威仪,心仰弥陀本愿,口常念佛相续。四种威仪现遁世之相,三业所作备出离之要。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无愚痴懈怠之心;行为无缺,渡世不疑;心志坚固,不谄利养,不思名闻;无贪瞋邪伪,无奸诈百端;无杂毒之污,无不可之失。
诚然,外仪精进,内心贤善,内外相应,一向愿往生之人,是决定往生人也。如斯上根之后世者,末代甚稀。】【二者外虽不现殊胜之相,内却不起名利之思。深嫌三界,厌心铭肝;欣慕净土,愿心彻髓。信知本愿,胸中欢喜;愿生极乐,念佛不怠。身虽杂于世俗,驰于世务,如随在家,似仿利养,随逐妻子,行仪更无遁世之相。然而,往生之心,片刻不忘;身口二业,让于意业。以经营世务为往生资粮,以妻子眷属为知识同行。体力日减,喜往生之期渐近;余命夜促,知娑婆之离不远。此命终时,是生死之了;此体舍时,是烦恼之断。弥陀影现紫云之上,行者期于此时往生;跏趺端坐观音之莲,剎那生于极乐净土。】
这两段法语法然上人写的非常的好。法然上人因为学问很好,不但日文相当的深入,就是汉学也非常的好,所以法然上人的著作,除了日文的著作以外,也有汉文的著作。
这两段文是在说,决定往生之人有两种品类。这两种品类,若以我们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而言,我们是属于第二种的品类。
第一种是根性比较猛利的众生,身口意三业都非常的好,不但没有贪瞋邪伪,没有奸诈百端,没有杂毒之污,无不可之失,而且内外一如,内在贤善,外在精进,内外相应,这种上等根性的人,是十方众生之中的少数,这种人当然是决定往生,这是属于上根。在第一种品类的最后一句,法然上人说“末代甚稀”,这种上根的众生,在末法时代是很少。
第二种品类,虽然是凡夫,也许在五欲里面打滚,但是深嫌三界,厌离这个娑婆,欣求极乐,深信阿弥陀佛的本愿,愿生极乐世界,念佛不懈怠,同样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所以照常能往生极乐世界。纵然是下等的根性,只要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仍然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净土法门摄机之广,上度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可说九界的众生无一不度、无一遗漏,因为阿弥陀佛发愿,要用本愿名号救度的众生,本来如此。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么广大,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阿弥陀佛的愿力,用“弘愿”两字来形容,“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所以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两句话就将阿弥陀佛的愿力摄机非常的广大,说的非常清楚明白。上根、中根、下根的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用名号要救度的众生,不管是利根或钝根的众生,也都是阿弥陀佛慈悲以愿力要救度的众生。所以诸位菩萨,不管你是上根或中根、或下根的众生,你只要做好往生三法,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是故,疾哉往生,希大命速终;慕哉极乐,盼此寿早尽。悔哉我心,以生死为家,恶业常驱使;喜哉我愿,还涅槃之都,四生仰为主。如是之事,常怀心中,永不废忘。】
这段话,法然上人教导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我们如果肯这样做,心中经常记住这样的修行,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当然一定是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相契相应。这篇文,法然上人用字遣词用的非常好。
“疾哉往生,希大命速终”,疾就是快速的意思,往生这件事,很希望能够赶紧完成,所以“希大命速终”,希望自己在娑婆人间的生命赶快终了。为什么?因为很想要赶快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你真有这种心,想要早一点往生极乐世界,成菩萨乃至成佛度众生,你念佛的心一定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契相应,因为《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即宋译的《无量寿经》,译经师是法显大师),说阿弥陀佛的愿力,在几乎每一条因愿文,都有法藏菩萨希望我们凡夫众生,赶快往生极乐世界。第一条愿就这样说出法藏菩萨的心愿:“三恶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生速生我剎,不久悉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一个“速”字,“速生我剎”。在法藏菩萨古佛的心中,他是非常的期待十方还有生死的凡夫众生,赶快念佛仰承他愿力的救度,回归极乐世界,所以有赶快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这样的念佛心,是和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阿弥陀佛希望我们早一点往生极乐世界,不要在这个人间受苦受难,我们如果有一份想要早一点往生极乐世界,了办生死,甚至成就佛道广度众生,你的心愿岂不是与阿弥陀佛的心愿相契相应,感应道交,当然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莹珂法师是一个出家人,因为饮酒不遵守戒律,感觉到自己的修行有亏,害怕将来堕落恶道受苦受难,所以向同参道友借戒珠法师所编的《往生集》来看,心中有所体悟,虔诚念佛三天,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来现前,跟莹珂法师说:“你应该好好精进用功,十年后我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莹珂法师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说:“娑婆人间浊恶不善,要保持正念不容易,我希望能够赶快回归极乐世界,亲近圣众。”阿弥陀佛很慈悲,满足莹珂法师的心愿,跟莹珂法师说:“既然你的心愿如此,那三天后我来迎接你,往生极乐世界。”果然时间一到,三天后莹珂法师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是《净土圣贤录》念佛实例当中,非常特殊的一个念佛往生。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早一点往生极乐世界,除了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相契相应以外,早一点往生极乐世界,比较不必在人间徒受十年的的苦受。再来,早一点往生极乐世界,面见大慈尊阿弥陀佛,早一点受到阿弥陀佛的教化,早一点成就大菩萨,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说的“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早一点成就大菩萨,当然就早一点回入人间,广度众生。
所以法然上人说“疾哉往生,希大命速终”。这种的道理,对很爱惜色身身命的凡夫众生来说是很难接受,我活在人间的生命,活的非常好,为什么要叫我赶快往生极乐世界?其实,你如果体会到法然上人的用心,也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愿心,我相信你一定会想要赶快往生极乐世界。而且我们现代人因为吃好做少,营养过剩,运动太少,所以老来多病,虽然能够活到七老八十,但是几乎七八十岁的老菩萨,大多都有病苦的折磨,所以趁年轻,早一点往生极乐世界,当然是比较好。
“慕哉极乐,盼此寿早尽”,意思一样,文字所使用的不同。“疾哉往生”是希望快速往生极乐世界,“慕哉极乐”,仰慕极乐世界,就是欣慕极乐世界清净庄严殊胜快乐。为什么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不要继续在这个娑婆人间生活呢?因为在我们这个娑婆人间有生老病死,人生四轮苦相,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没有生老病死,对我们这一种会死亡的凡夫众生而言,最值得追求的,就是永远不会死亡;对我们这种会生病的凡夫众生而言,我们希望得到的就是身体永远健康不会生病。我们回到极乐世界,成就金刚那罗延身,这就是阿弥陀佛的金刚那罗延身愿。“金刚那罗延”是天上的一位大力士之名,因为这位大力士不会生病,孔武有力,身心安乐。什么人愿意要生病?所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知道我凡夫众生,生生世世六道轮回,光是受病苦的折磨就苦恼无量,苦不堪言,所以誓言用本愿名号要救度众生回归极乐世界,每一位众生都成就金刚那罗延身。《无量寿经》说:“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也就是和佛一样的无为法性身,永远不老、不病、不死。光是说不病这一点,三国时代的张飞,骁勇善战,张飞说“我什么都不怕”,孔明在他的手上写一个字,他就不敢再说什么都不怕了,哪一个字?“病”!大家都怕生病。
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听从法然上人的开示,仰慕极乐世界,“盼此寿早尽”,希望人间的阳寿早尽。这句“盼此寿早尽”,对应前面“希大命速终”,意思都是一样,文字的使用不同;“慕哉极乐”对应前面的“疾哉往生”,所以这两句话其实是在说,赶快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确实有太多清净快乐,值得我们向往追求。往生极乐世界,还要煮饭吗?我们从《无量寿经》的经文看到,往生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随心所欲。而且在极乐世界,吃饭是“意以为食”,就是想要吃什么动一个念头,那个心意吃下去,就是已经肚子饱了,不像我们在人间吃东西,一定要将东西送到嘴里咀嚼一番然后吞下去,吃到肚子里面。所以在极乐世界,想要吃什么东西,动一个念头,什么东西都变现在前了,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这就是第三十八愿衣服随念愿,举出衣服包括食衣住行育乐,所有一切生活,实在有够好的,所以我们才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在娑婆人间光是为了三餐,还要每天出去上班赚钱。所以这世间的种种苦难,正是在鞭策我们发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苦成为我们往生的逆增上缘。所以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以苦摄受众生,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乐教化众生,二尊共同一致苦乐两种方法,使我们众生能够赶快成就菩提。
“悔哉我心,以生死为家”,悔就是后悔,后悔我们的心。为什么经常会后悔、经常要忏悔?就是因为我们执着在三界牢狱,所以“以生死为家”,三界牢狱就是生死之家。所以我们现在转一个念头,彻底觉悟,不要念人间的五欲,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要往生极乐世界,以净土为家,要往生诸佛之家,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所以我们的心,应该要经常的忏悔,我们常常贪恋这世间的五欲,因此在三界六道生来死去,生生世世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犹如车轮的轮转周而复始,所以六道轮回就是这个意思。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