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它求的是道,它求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老子告诉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求道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这和佛教的境界实际上也是异曲同工,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也就是说,你只有回归到无知的时候,你才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古人告诉我们,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定中得来的。它不让你去广学多闻,它是让你从内心生起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所以它不是让你去博览群书,而是让你定在一门,长时薰修。长时薰修是什么原因?因为我们的习气太重,需要常常的提醒自己。古人黄庭坚说了一句话,他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古代的人修养很好,而且时时都读圣贤书,他还说三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那我们现代人很少接受圣贤的教诲,接受的都是社会的这种五欲六尘的薰染,一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所以一定要坚持每天都能够听一听《幸福人生讲座》,像钟博士的《弟子规》讲解等等这些非常好的薰陶,这就是和圣贤人为伍。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