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学佛要正心、正信、正行

发布时间:2023-02-01 17:48:41作者:心经问答网

  学佛要正心、正信、正行

  开愿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菩萨们:

  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众:阿弥陀佛!)

  诸法因缘生。我们今天能够聚在一起,这个缘分非常的奇妙,不仅仅是我们大家聚在一起,是诸佛欢喜、一切善神拥护的一次聚会,还有很多无形的众生他们也有祈请,不是我们人力所能为的,所以说我们相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有一个正心来修学佛法。心正,我们的菩提道路才能一帆风顺,才能够不走弯路。

  正确认识佛教

  在我们学佛的道路上,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对佛、对菩萨有一个明白的了解,才能够减少我们在菩提路上的障碍。现在大家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不仅得到人身、闻到佛法,还能聚在一起学佛。但我们的心念很多,烦恼很多,障碍住我们没有办法精进,没有办法突破我们的烦恼,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佛法不了解,没法突破家庭对你的障碍、身边的环境对你的障碍。

  佛教是教导我们破迷开悟,开启智慧的。佛教没有迷信。佛承认有六道轮回,我们人只是其中的一道,其它道的众生也需要闻到佛法,提升自己的灵性,得到解脱。我们明了了以后就知道了,六道轮回的一切众生和我们是什么关系呢?是同学关系,我们是共同来向佛菩萨学习的,是同学。

  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不要去追求神通,也不能够去追求感应,这是在修行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认知。因为我们现在智慧还没开,不知道所感应过来的到底是佛,是菩萨,还是六道众生?你没有这个辨别能力。在这个时候,要依教奉行,佛让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地去做,佛不让我们做的我们不去做,认真地修学,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执着,就出错了。这些众生他们没有达到圆满的智慧,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比起我们人,他们的能力已经是很大了,我们人比不过他。他显一些智慧,显一些神通,就把我们给迷惑住了,感觉他就是佛了、就是菩萨了,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我们学佛,要向佛学习。佛的经典、佛的教诲、历代祖师的教诲是我们的依据,这是很重要的。只有这个样子,我们才能够突破“迷信”这一关。现在很多地方学佛和迷信没有分开,什么神啊鬼的,给混在一起了,造成社会大众误认为佛教就是迷信。其实佛教纯粹是教育,是让我们如何破除这些迷惘,破除我们内心的迷雾,让我们回归到清净、回归到智慧,这是佛教。

  现在大家不明了,就把鬼神当作佛教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所以我们学佛是向佛菩萨学,并不是向冤亲债主学,不是向其他道的众生去学,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相信有六道轮回,鬼神只是其中的一道而已,这是不可否认的,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尤其在我们北方,这方面的事情更多了,这就验证了佛所说的:这个宇宙当中不仅有我们人这一道众生的存在,还有其他道众生。

  众生,在佛经中的解释是:众缘和合的现象。像我们这个人,是众缘和合的,佛经里面讲是地、水、火、风这四大组合成了我们的鼻子、眼睛、耳朵乃至于整个人形,他有意识、能够说话、能够有动作、有感受,我们给他命名这是“人”。那动物有没有感受呢?动物也有鼻子、眼睛,它也是其中一道众生。我们明了了才知道,我们有感觉、知觉,一只猫一只狗它也有感觉、知觉,所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够成就佛道。什么是成就佛道呢?就是明白我们生命的真相,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学佛当中,遇到这些种种的奇特现象,其实并不奇怪。佛告诉我们:我们众生的生命轮回不止,是没有生死的。生和死,只是我们人道众生的一个假象而已。这个人,经过十月怀胎降生到我们世间,我们看到他出生了,从婴儿到幼年,到成年、老年,最后过世了。我们感觉到这个人已经去世了,不在这个世界了。其实他仅仅是在我们人这一道短暂的这个时空当中暂时消失了而已,消失是我们人眼所能够认识的物质,他真正的生命有没有消失呢?没有消失。只不过是我们人的能力达不到,看不到而已。如果你真正的五眼圆明了,像佛一样,不但有肉眼,还有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到那个时候你再看这个宇宙,一片生机。所以佛说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这才是我们生命当中最圆满的结局。

  所以佛法是让我们生命升华到大圆满,祖师大德把佛法比作世间的一盏明灯。众生就像在黑暗当中摸索、碰撞,没有办法来了解宇宙的真谛,了解生命的真谛,但是众生都希望觉悟,都希望明白生命的真谛,因此才感应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来到我们这个世间,为我们讲经弘法,来解决我们六道众生所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没有生在佛陀在世的时候,现在佛已经离我们几千年了,可幸的是佛法、佛的经典流传下来了,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按照佛的经典去修去做,也等于我们每天都在亲近佛菩萨,都在修学。所以我们见到佛经,见到佛像,要像对真佛一样恭敬,这是表我们对佛的一个诚心。有一个真诚的信心,才能够成就。如果我们没有信心就不能成就。

  我们有信心了,表现在外面不一定是去给别人宣扬“我很有信心”,自己坚定,对外一切随缘教化就好!不要拿着佛经去批判别人,要拿着佛经常常检点自己就对了。你去批判别人,所收回来的全是烦恼。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做,不断地去修,众生需要佛法的时候,我们有这个能力就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众生不需要,我们也尽心尽力地去做,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佛教导我们孝养父母,我们要做一个好榜样,大家能够真正做到,就是社会大众的榜样。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社会,这个时代当中,佛教这么好的教育,人了解的不多了,都淡化了。你的父母不学佛、不信佛,是因为他不了解。老一辈的人忙着为国家为社会去工作、作贡献,没有学过这个科目,也没有地方没有机会去学,这是时代的原因。现在社会稳定了,人民都富强了,接下来就需要接受教育,就要让我们的生活,不但物质文明不断地提升——我们吃不愁了,穿得很好了,住的条件也很好了,而且这个时候我们有这个条件来提升我们的灵性世界,提升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是非常有福报的。过去的年代社会动乱,人们为了衣食住行,为了生存到处地奔波。现在的人生活好了,所以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国家,感恩人民。因为国家富强了才能够帮助人民过上好日子,因为人民的辛勤劳动,我们衣食才能丰足,大家都能够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众生福报的体现,这是好事情。

  为什么说学佛的人首先要爱国,然后爱教?因为国家不安定,社会不安定的话,我们每天恐慌不安,还怎么样去学习?你还会有心思去念佛吗?没有了。所以我们处处要做个好样子,这才能够体现出我们佛门里的“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决定要做一个好的样子,佛教徒在这个社会当中,能够真正落实佛教导我们的“断恶修善”,你说这个社会多么祥和。有这个祥和的氛围,我们才有安定的念佛环境,你才能够这一生修行没有太大的障碍。

  观念转变,业力也会转变

  一切的环境变迁不定,关键在于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我们大家有没有这种美好的愿心。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善的,没有恶的,真正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社会自自然然像天堂一样,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个事情。我们生活在这么样的环境当中身心愉快,没有压力,那是多么好。

  怎么样能够做得到呢?让大家都觉悟。万事万物都在循环,是因果来决定的。我们种什么样的因,必然得什么样的果。所以我们命里面有福报,不去争,不去抢,到时候该来的就来;命里没有,抢也抢不到,争也争不到,真正争到了抢到了,命里确实没有,这个人的命有可能就没有了。

  我们一切众生在这个世间干什么?酬偿过去的善恶因果报应而已。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多,修的福报大,你这一生一切都很顺利,生活无忧;过去生中不明白这些道理,做了种种的错事,就会感受到处处是障缘,处处是违缘,非常痛苦。所以万事都有前因后果的,不能看这个人一生很顺利、很富贵,哎他这一生也没有做多少好事,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命运?心里面怨天尤人不平衡。那是我们眼光太短了,只是看到他在享受善因善果的这么一个现象,你并不知道过去生中他有这个因。

  我们说过去生,感觉时间很长,遥不可及。但我们仔细去想一下,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十年就会有一个转变。如果你在这十年当中断恶修善,为别人想得多,十年以后你的福报积累得就非常的厚,后二十年你的家庭、事业都会非常顺利,会有很多贵人去帮助你;如果这个人十年做的全是坏事,全是违背良心道德的事情,十年以后他的运气就会逐渐逐渐地败了,严重的还会殃及到子孙后代。《太上感应篇》里面说:人三年之内,每行一善,必感应善神来护佑,感应福报现前。这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一切的生活环境都是我们命运感召的。

  命运从哪里来的?都是我们起心动念所积累的这么一个现象。人生无常,六道轮回只是在不断地变化,迁流不住。非常快乐的一天,很容易消失;痛苦时感觉时间很长,但是也会过去。这就是我们众生心念不停地在转变,不停地在运转当中。我们业力的善的种子起现行,我们这一天很快乐;恶的业力现前了,我们很痛苦。这些现象都是没有“定”的。

  我们学佛以后就要转变我们的思想,转变我们的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把我们从凡人的境界、凡人的思想当中提升到纯净纯善的世界当中来,我们自己先得到解脱。为什么我们念佛那么多年了不得力?我们还生那么多烦恼,还有那么多的妄念缠绕?就是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

  忏悔业障,怎么样忏悔呢?我们明白了这个样子是错误的,从内心深处把这个念头转过来,转过来以后我天天行好的、说好的、做好的,念念都是善的,这个念头转变了以后,你的业力也就随着转了。

  因为业力是不定性的,你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都没有离开佛性,本体是一个。你迷惑的时候,佛性在你的世界里面就变成了六道轮回,变成了三恶道;你觉悟的时候,佛性又恢复本来面目,你就是圆满自在的佛菩萨。其实就在我们自己一念的转变!这一念的转变我们感觉到很容易——我这个念转了我就是佛了!但下个念头又迷了,妄念又起来了,你又变成凡夫了。所以要不断地升华,不断地进步,这样积少成多,才有机会把我们的业力彻底地转变过来。

  我们人是非常有福报的,大家能够直接地交流佛法,能够读经念佛。其他道的众生就没这么方便,所以他们很痛苦。得人身、闻佛法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那么简单的。

  遇到佛法了,修学佛法的条件也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珍惜好自己的缘分。你现在的家庭是顺缘、是和睦的,很好;是逆缘、是不和睦的,也很好!都是你修行的最好的道场。在这个里面去练习、去学习,我们就有收获。所以我们要用一个平常的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心不要乱。一定要相信,我们只有真诚的心、清净的心才能够与佛菩萨感应道交。感应道交了,佛菩萨现个相给你看了,你要不要欢喜?没有必要欢喜。你晚上做个噩梦了,恶鬼恶神来追杀你,要不要痛苦?也不要痛苦。为什么?这都是过去的业力、业习种子起现行变化的现象而已。遇到了以后,我们诵经、念佛、忏悔业障,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就好。一念清净了,一切魔障就没有了;你一念又迷惑了,妄念起来了,魔障随着也就起来了。所以业障、魔障只是一个现象而已,不是真实的,正因如此我们的业障才有机会忏除掉。

  不要每天想着自己有多少业障?这个业障怎么样能够消掉?什么时候能够消除掉?不要有这个想法。怎样能消除掉?我们把念头转过来了就消除掉了。就像“忏悔偈”里面说的“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罪业从哪里来?心!你这个妄念的心灭了,业力也就灭了,你这个真心就生起来了,就有生机了。

  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中,我们所能听到的、看到的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我们自身当中业力的一种变现。比如说我们看一盆花,有人看了以后很喜欢这个颜色,另外一个人看了以后就不喜欢。有的人喜欢白色的,有人喜欢红色的,有人喜欢黄色的,是不一样的。那花有没有错误呢?它是自然的嘛。错误在什么地方?在我们自己。是我们自身认知变成了我们一种思维的方式,造就我们分别执着有好有坏,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那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遇到了逆缘也挺好的,把自己的心念转过来,你就没有痛苦了。所以说在我们修行当中时时刻刻地把我们自身的念头转过来,这非常重要。不怕你的念头起,就怕你觉悟得迟。

\

  我们这个时代当中念佛是非常受益的,因为念佛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为什么?就因为大家这个心思非常乱,不够理智,所以见到现象就生起妄念,见到现象自己就心乱如麻了。乱了以后和真心就不相应了,和佛菩萨的教诲也不相应了,不相应了就不能成就。那你这个“功夫成片”、 “一心不乱”就得不到,十年、二十年也得不到,为什么?你的下手处错了。

  我们念佛不是目的,念佛只是方法,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心清净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念佛为谁念呢?也不是为自己念,也不是为众生念,这才是实相念佛。念佛念到没有能念的佛去念,没有自己去念佛的这种想法时,你才能够契入到清净自在。我们现在刚开始做不到,我们在为自己念佛、为家人念佛、为一切众生念佛,都是从有相慢慢地入门去修。

  度化有缘,要善巧智慧

  一定要明了,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只有把我们这个心平常下来,用一个完全大慈悲的心去面对一切众生,面对自己的家人,面对自己,用这个心念佛,你才能够与大家融为一片。

  众生本来和自己是同一体。佛常讲:佛和众生同一个自性,同一个本体。只是众生因为有了妄念,产生了业力,才变成六道轮回。因为佛菩萨心地纯净,斩断六根才成就了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能力。

  那成佛以后跟我们有什么两样呢?成佛以后在这个世间就是感应道交,就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示现众生所能够接受的这个现象,来帮助众生,弘法利生,超越苦海。所以众生的心想不一样,心念不一样,佛所讲的法就不相同,所现的相也不相同。观世音菩萨有现童男相、童女相、老人相,都不一样啊。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心想不相同。

  我们在日常当中修行也是同样一个道理。你身边的人、身边的朋友,能够接受多少,你就显多少;不能接受,你先收着,你自己去修,就对了。如果别人不能信佛,不能接受,我们硬去怎么样,反而让大家感觉:你们学佛的怎么这个样子啊?反而谤佛。所以你这样做是不够理智啊。

  佛让我们破迷开悟,我们学佛了,也应该更有智慧,更有能力,这样大家自自然然地愿意跟你学,这个“学”才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我们强求,就像推销一样,那就错了!因为他的缘分没有到。没有到怎么办呢?他能够接受什么,我们去讲什么。最起码,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家里如何孝顺父母,做一个基本的人,这也是佛法呀。

  所以不一定每一个人刚一接触佛、接触佛教,就立刻愿意成佛、了生死。人家还没有接触过,还不知道这个事情,你这样说会把人家给吓到了,人家还说你有病:了什么生死?我活得好好的,了什么生死啊?!所以这样做是错的,因为众生每个阶段的缘不相同。

  当年佛在世讲经弘法也是同样一个道理。佛一生讲法分为五个阶段,五时判教,开始是讲的小乘,《阿含经》。讲小乘就是讲人天果报,教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怎么样把你这一生“人”做圆满了,得到的果报很殊胜,然后教你怎么样生天,这是天乘。当你得到天人的果报了,佛说天人也不究竟啊,你这个“天”的福报,是你积功累德修来的,但是既然是修来的,它还是有一个时间限制的,等你这个福报的限度到了,还要再堕落下来,还要轮回。所以,当众生想明白了,佛又说这个天福也不究竟,又要你成罗汉,成菩萨,也是不断地提升的,而不是见一个人立刻就说:哎呀你来成佛吧,你来了生死吧!就会把人给说懵了,就错了!

  所以首先,要让大家明理,让我们在这个社会里都能够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如果大家都能够孝养父母,这社会就会祥和了、稳定了,也是我们佛弟子对人类的一种贡献。然后自自然然的,人就会不断地提升。

  每一个人都是有一个提升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如是。开始的时候是:遇到佛法排斥,以为这是迷信啊,或者是自己不能够认识,自己接受不了。接受不了他就没法学习。但是如果他有这个缘分,能时常地去接触,偶尔也翻翻佛经,感觉到佛说的没有坏意,全是好的,全是怎么样让你趋吉避凶,怎么让你得福报。时间久了,他就开始相信了。相信了以后,说成佛我还没有想,了生死我更没有想,还不知道什么叫了生死,怎么办呢?那我做一个好人,多做点善事,培培自己的福报。这样也很好。这样做久了以后,福报培得很多了,善根也增加了,这个时候他就会感觉到:哦,过去的想法是不对的,现在自己进步了,佛菩萨的教导真伟大。慢慢慢慢地通过学习,对人生、对自己的生命又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就这样不断地提升,福报也得到了,学佛的这个道路自己也在不断地前进,往上提升。

  所以要循序渐进。尤其我们去帮助家人,帮助周边的人,一定要有一个让别人接受的过程,让大家都能够得到受用。因为成佛的受用太高了,人家没法想像。那怎么办呢?先让他们家庭和睦了。原来他的儿子也不孝顺他,因为他没有教《弟子规》嘛,没有教如何孝养父母。那怎么办呢?先从这个入手,时间久了,自自然然的就和谐了。

  佛法在我们这个世间几千年的承传,都是在帮助我们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不是说佛菩萨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怎么样的来利用我们,或者怎么样,不是这个道理。佛法说到究竟处,是“无我”。没有“我”了,谁利用你?所以佛菩萨、历代祖师给我们的榜样就是牺牲奉献,都是为了一切众生着想。帮助我们如何地处事待人,如何地把我们的灵性不断地往上提升。

  我们有缘遇到佛法,就要有一个正知、正见、正信。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我们心正了、信心坚定不移了,这是菩提道的根本。心正了,就说明你的方向已经正确了;你的信心足够了,你这一生的成就就有指望了。特别是我们净土法门,讲究的是“信、愿、行”——要信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是真实不虚的!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度化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是真的!要相信我们自己有愿力有信心,一定能成就!

  你信心坚定了,你的“行”自然就跟上了。如果我们信心不坚定,你就没有愿望去“行”,因为你的信心忽有忽无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信不坚定,愿望没有啊。愿望没有,你这个“行”它就不真实,就不能够落在实处。不能落在实处,这叫散乱心念佛,念一年、念两年、念十年都没有用。没有用,烦恼依旧。所以东跑跑西跑跑,就很容易跑偏了。今天一个人来了、讲了,你一听挺有道理的,挺欢喜的;明天又来一个人又来讲了,你听了也有道理,也挺欢喜的。就这样不停地在追逐着,结果学什么也没有成就,因为你信心不够啊。

  因为信心不够,每一个法门我们都想尝试一下、学习一下。佛说有八万四千个法门,我们每一年学一个法门的话,至少也要八万四千岁。可我们有这个寿命吗?没有啊。我们要有八万四千岁的寿命,我们才可以一年学一个法门。我们能够活到长命百岁,一百岁你也只能学一百个法门,那还有好几万个法门你没有学,怎么办呢?能成就吗?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非常的有道理,告诉我们八万四千法门从哪里来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从一个本体流露出来的,其实就是八万四千条路,都通在我们要去的这一个核心的地方。你只要守住一条路,不停地走不停地走,总一天你会走到的。你不能够说八万四千条路,我今天走一条路,明天走一条路,结果累死了也没有走到目的地。所以殊途同归,虽然道路不同,但是方向、目标是相同的。

  当我们明白以后,就知道了:认准自己契合的法门,欢喜的法门,认真修下去,你就不累、不辛苦。不要一天到晚忙着我要诵这个经,我要念那个咒的,一天到晚没有停歇。本来在世间的烦心事、烦恼就很多了,你要去工作,又要去干家务,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少,来到佛门以后,那个经那么多,每天二十四小时诵都诵不完,又没这个时间,又很累,自然就生烦恼了。

  别人修什么法门那是他的因缘,我们自己修什么法门是我们自己的因缘,都是佛法。我们要不要去生烦恼呢?不需要。所以不要以为,这个人是修其他法门的,我们就生烦恼,这是我们心里面有隔阂,是错误的,是我们心量不够!那怎么办呢?随喜功德,恒顺众生。然后自己好好念佛,就没有毛病了啊。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参禅的说修密不好,学密的说念佛不好。这是造业啊,这是在谤佛、谤法,很重的罪过!

  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谨守祖师大德所讲的话: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他人过,他人没有过啊,“过”在哪里呢?“过”在我们自身的烦恼没有破,自己有障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心量一定要放大,一定要让我们的心平和下来,不要走极端。

  一切众生,才是真佛。你身边的家人、朋友,他们就是佛,你让他们满意了,你的菩提道路上就没有障碍了。所以障碍是对立产生的。怎么对立呢?他不信佛,你信佛,这就是冲突,这就是障碍。那佛是什么呢?佛是觉悟。我们信的是觉悟,觉悟从哪里体现呢?从没有对立、没有障碍做起。

  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你放在杯子里面,这个杯子是圆的,水就变成圆的;这个杯子是方的,这个水就变成方的。这是智慧!所以我们学佛运用在生活当中,要让你的家人、朋友很欢喜,自自然然他们就能够支持你学佛,进而他们就能够学佛。这种事情非常多,开始的时候家里面有一个学佛的,或者是老公学佛,或者是太太学佛,到后来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就变成了佛化家庭。这样的例子非常的多。什么原因呢?因为真正了解佛法了,佛法没有对立啊。

  开始在我们不认识、不了解的时候,感觉我学佛了,我跟你们不一样了,就格格不入了;甚至还拿着佛经:你看,你这样子做要下地狱!你这样子做要变成饿鬼!人家听了以后说你这个人不是学佛的,这个人有病啊。如果我们先把他的闪光点给他发扬光大,把这个善的给他培植足够了,然后恶的逐渐逐渐就没有了。所以就像光明与黑暗,当光明增多了以后,黑暗的面积自然就小了。你不能够抓住人家的一点缺点、一点黑暗的地方死死地不放,那人家的一点光明也被你这个心念给转变成黑暗的了。那是自己的方法不对,出错了。

  所以首先要先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把心量放大,然后自自然然的你就会进步了,就不会生烦恼了。烦恼从哪里起来?你想让你家里人赶快学佛,赶快地修行,这不是坏意,是好心好意啊,但是因为你的方法不对,造成了他不但没有像你一样的去学,达到你的心愿,反而事情反过来,适得其反。这就是我们自身对于佛法的了解不够,等了解够了以后,就不会出现这些事情,你修行路上的障碍就少了。

  当然这也是有前因后果的,我们这一生当中的亲人、朋友,乃至于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过去的因缘和合在一起的。过去的因缘这个缘分很深,善的也很深,即使有恶缘也很深,这才能够聚成一个家庭,家人都是有很亲近的缘分。善的,是过去很久的善因聚集在一起的;恶的,也是过去生中很多恶的因聚在一起,所以想一时立刻就解决,就化解,没那么简单的。没那么简单,我们就要看看自己的耐心,看自己的真心了。

  但是你真正明白以后,就不要去求结果:我去付出去感化,哪一天他能被感化呢?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你今天种的这个感化的因,这个种子已经种下去了,总有一天会感化的。你要把感化对方这个过程,当作你修炼的最好的环境,他批评你也好,他说你也好,这是炼你的心智啊。哪一天他不说你了,不批评你了,就说明化解了,你也进步了。这是让我们自己进步的一个好方法。

  不要求着立刻就能解决,能够立刻解决非常好啊,如果今天你的亲人朋友也来听了,过去有一点过节有一点冤仇,立刻就解了。如果没有这个因缘,你来听了,另外一方没有听,心里面没有接收到佛菩萨这个讯息,没有接收到:哦,原来原谅别人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他不知道啊,他还对你有隔阂。这个时候,我们自身的矛盾、自身的这些障碍,先从我们内心深处把它化解,融合了,内心深处没有隔阂,变成了慈悲,就变成了你自身的一种力量。

  你自己转变了,怎么样去表现出来?也不一定立刻地让他了解你、理解你:看我都变了,你还不变?那你要生烦恼了。你变了以后,要不断地加深力量,不断地用你的行动去感化你的家人。久而久之,这个矛盾自自然然就“和”了。和了以后,那个时候是真的和睦了。

  往生不是死亡的寄托

  在我们人生当中,虽然这一生是无常的,是酸甜苦辣的,但是你是业力感应到这个世间来的,你还不能走极端,不能说我今天不想活了,我明天去自杀了。那坏了!自杀的罪在佛经里面是最重的。佛经里面讲,这个人,如果是跳楼死的,他这个中阴身每隔七天还会跳一次楼,你说多么可怜!如果是上吊死的,死了以后这个灵魂,中阴身每隔七天还去上吊一次。

  因为他寿命不到。在这个世间,本来一切众生对自己都有恩德:从一个小生命,没有一点的自主能力,是父母,是长辈,一口水一口食地把你养大了。把你养大了你还没有去报恩,你还没有去为社会做一些事情,你就自己寻短见死了,你这个恩没报啊。到那时候,就是像民间说的,天神不收、地神不留,就变成孤魂野鬼,也是很痛苦的。为什么?你这个寿命还没到呢。所以佛经里面讲得更严重的,你四恩没报,自己寻短见死了,果报在地狱。这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遇到再多的痛苦、再多的障碍,都会过去的。只要我们心善、行善,从这一刻把你能转变过来了,都会往好的方向去变化。死,不能解决问题啊!如果一死就能解决问题了,那人活着那么累就死了算了,关键是死不了!所以这个地球上的众生层出不穷,因为死不了,“死”了以后,因缘具足了又来这个世界上投胎了,走不了的!我们明白了以后,怎么样把自己的灵性境界不断地往上提升,让自己趋吉避凶,你才能够有指望离苦得乐。

  不要把往生极乐世界当作死亡的寄托,这是错的。要把往生极乐世界当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的动力和能量,这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我这口气不在了,我就往生极乐世界了。那哪一个人都会死的,不念佛的人也照样会死,那他断气了以后往极乐世界去了没有啊?

  所以佛才讲“心净则佛土净”,极乐净土是净土啊,不是我们生了烦恼,死了我们就到极乐世界去了。你去不了啊!

  首先在我们内心深处,把一切的障碍、一切的烦恼、一切的忧虑、一切的恐怖全部都放下,我们的心里清净了,这样才能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与佛感应道交,佛光普照,你才能够真正的往生。不是我们想的简单:哎呀,死了就往生了!那谁都会往生的,不学佛的人照样会往生。这是不懂得佛的真实义啊!

  往生到极乐世界干什么呢?去学习。就好像我们在这个世间,你长寿活到一百岁,那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时间不够用啊,那我们就要想个办法,到一个更好的地方、更有利于我们学习的地方去学习。到极乐世界去学习,你圆满成就以后,你还要到十方国土应化度众生。所以《无量寿经》上讲,你到极乐世界去修行、去学习,你还要成佛。成佛以后到世间来,你就是妙音如来。

  我们就明白了,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去学习的。“妙音”就是告诉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十法界最美妙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念佛成就的,念佛得到了圆满。多么微妙啊!让我们大家都能够得到佛菩萨慈悲的摄受,得到阿弥陀佛光明的遍照,自己回归到真正的生命,所谓“无量光,无量寿”。

  阿弥陀佛是我们本体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我们本性、本来具有的光明,是诸佛如来的真身圆满的整体。所以在《大忏悔文》里面八十八佛,最后是法界藏身阿弥陀佛。法界藏身,就是给我们说明阿弥陀佛,一切诸佛统统包括在里面了。一切诸佛没有离开法界,法界的藏身阿弥陀佛,那当然阿弥陀佛有圆满的光明,能够让我们容易得到一心不乱、容易有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弥陀大愿菩萨名号的由来

  弥陀大愿菩萨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证明,她用她一生坚定不移的信心帮助我们、增加我们的愿力和信心。她一生当中,真正做到了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在那个时代当中,没有时间去念佛,都在建设社会、建设国家,每天都在忙碌,没有机会念佛,更何况那个时候你去修行、念佛,社会是很不理解的,甚至要批斗的。但是人家做得就很好、很善巧方便:你不让我念佛,没关系,我不念;你让我去干活,好,我去工作。工作比谁都卖力,认真去工作,但是心里面念。也没有妨碍工作,也没有妨碍干活,也没有妨碍念佛,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她也没有告诉大家:我是念佛的。那时候告诉大家她在念佛,那可不得了。那是一个时代的问题。现在你说你念佛,没人管你,所以说社会安定我们就有保障啊,不像那个时候真的是混乱,我们今天真的要有个感恩心,去生活、去念佛、去修行。

  她在那种环境之下没有退心,所以她成就了。一生的行持,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很相应,真正做到了“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有很多人讲,黄老居士是不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啊?

  又有人讲,你看末法时期,众生念佛的比较多,尤其佛在经典里面讲,所谓亿亿人修道,难有一个人得度生死(能够成就),唯有念佛成就。那怎么办呢?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又示现了,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的很像。所以众说不一呀。

  有人感觉她这个大愿力很了不起:因为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来普度众生,黄玉兰老居士就是为阿弥陀佛做证明,为我们大家增加这个信心,给我们鼓励的。她这个愿力非常大,能够把自己二十年的福寿普施给一切众生,让大家都能够因此而增加信心。尤其我们念佛法门,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能平等得度,普度九法界一切有缘众生,这非常殊胜。所以说有人就讲了:为阿弥陀佛作证明,这个愿力很大,真是“大愿菩萨”!

  后来又讲:因为是为阿弥陀佛作证明,来帮助阿弥陀佛证明极乐世界真实不虚,我们大家认真修学都能够有成就,所以就认为应叫“弥陀大愿菩萨”,要比较适合现代的这个因缘。所以名号都是随着众生的需要、佛菩萨的现身而定的。佛法没有定法。

  我们一定要明了,我们听到“弥陀大愿”这个名字以后,就能想到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来普度众生,来帮助我们有缘人,来成就我们有缘人——我们能动这个心、起这个念,这个名号就达到目的了,就有效果了。过去老子也在讲:名可名,非常名。名字只是表一个意义,来表法。所以“弥陀大愿”只是为我们对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直接的了解。“菩萨”表觉悟,我们每一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菩萨,所以“菩萨”是通称。而且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菩萨,那祖师讲阿鞞跋致是什么级别?至少是七地以上的菩萨。七地,这个级别很高了,到八地叫“不动地”,八地、九地、十地…再往上去就是等觉菩萨,等觉上去就是妙觉菩萨,就是圆满的如来佛果果位了,所以说我们要知道,都是在表法。

  菩萨示现的寓意

  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说,极乐世界如此庄严,一切众生应该如何的修行。佛说了很多,来劝化我们。但是我们学佛学了很久、很多年,也读了很多经典,这个信心总是不能够坚定,总是忽有忽无的。高兴的时候:佛说的真对!真好!我要认真去学!烦恼起来了,就谤佛了,就说:你灵不灵啊?有没有啊?疑惑就来了。怀疑就是我们自身不能成就最大的因素。所以我们这么多年了,不能够得“一心不乱”,不能够去更好地去帮助你的家人,帮助一切众生,原因就是在于我们的信心不够。

  菩萨来示现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帮助我们增强信心,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照样可以成佛、成菩萨。这也符合佛所讲的,众生和佛是平等的。蚊虫蚂蚁都有佛性,它有佛性它就能成佛。你不能说:这个人很高贵,很有钱,他适合学佛他能成佛,普通老百姓就不能学佛不能成佛了。你跟佛说的不相应。

  所以佛在经里面讲,如果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够本本分分,老实做人,断恶修善,认真念佛,都能成就。没有指定的说哪一种人能成,哪一种人不能成,没有说啊。所以弥陀大愿菩萨示现告诉我们:一切众生,不论你有什么地位、有多少财富,在修行路上没有区别。有区别是我们的心不平等。不平等你怎么办?不能成就。所以菩萨给我们表明,佛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要平等对待。

  佛经典里面记载,尤其这些祖师大德的传记里面讲,佛菩萨现什么身不一定啊。有时候现一个讨饭的身,就像虚云老和尚去拜五台山的时候,得了病,身体很虚弱,那文殊菩萨变成一个叫花子来照顾他,给他做吃的,给他熬姜汤,老和尚身体恢复了,叫花子就不见了。到了五台山以后一问才知道,是文殊菩萨化身来的。

  这就是众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一定要契众生的根机,众生才能够接受。那如果虚云老和尚拜佛拜到那个深山老林里面,没有人,菩萨要变成一个很高贵的人在那里走,他该怀疑了:这么一个荒山野岭没有一个人,一个很高贵、富贵的人,你一个人怎么能跑到荒山里面来呢?就要怀疑了。但是变成一个讨饭的叫花子,就没有怀疑了,叫花子到处都去嘛。所以说很有寓意,就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能够轻视任何一个人。

  首先一点,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再一点,你不知道人的本位如何呀!说不定人家就是菩萨。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自己该怎么做的,怎么做就好了!所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佛告诉我们,山河大地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但如果我们见到山也拜,见到地也磕头,这也错了!我们见到佛像磕头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见到一棵大树,在路上你也磕头——它有佛性啊,是应该磕头啊。你磕头就磕错了,因为大家不理解啊,这要因时、因地、因众生的根性不同而为。

  我们这个做法不是有分别,而是要符合众生的心想。众生能接受多少,我们就做多少,这就对了;众生不能接受,你做了,你就变成“神经病”了。不是你真变成神经病了,而是别人认为你不正常,反而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这是错误的。

  学佛,知见、心念要正

  在我们修行当中要明了,虽然万事万物是无常的,但是无常里面有真常。如果无常里面没有真常就没有佛性了,那你怎么能成佛呢?所以无常里面,我们要用一颗真诚心去面对。真诚心就是佛心。不是让我们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找佛心,去找佛去。你逃避到什么地方去啊?你心灵的烦恼、心灵的障碍不除,你到了极乐世界,烦恼相依旧存在。所以十万亿佛国土,是我们十万亿烦恼的隔阂,障碍住我们而已。等你心里面障碍除了以后,真正功夫到了,那佛告诉我们了:这个世界就是净土,净土没有离开过这个世界。

  所以虚空法界就是极乐世界。是我们有了分别、有了执着、有了烦恼,才把一真的极乐净土变成了我们烦恼的世界。不是别人变来给你受的,是你自己变的,自己要去受。这个世界本来是一真的,本来和极乐世界没有两样的,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因为极乐世界充满虚空法界,无处不在。无处不在那为什么我们又看不到?有的人就说了:我看到佛我就相信,你说极乐世界很渺茫,我没看到我不相信。这样的人永远看不到!为什么呢?根错了,方向错了,他怎么能看到呢?唯有返心内观,不断地觉悟,你才能够真正领悟到佛所讲的真正含义。

  “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华严经》传到中国来以后,翻译成汉语呈给武则天看的时候,她感觉太好了,真的是无上的法宝啊,所以她就题了“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就是愿意理解如来所说里面所含藏的真实意义。

  每一个人都希望了解如来的真实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众生遇到佛法都有这个愿望,都想了解如来在说些什么,如来在做些什么,到底是怎么样一个状况?我们想了解。“愿”是我们的一个愿景,都希望了解。 “如来”是我们宇宙当中一切诸佛的本体,我们也是宇宙当中、一切众生当中的一份子,也是我们自己的本体。了解如来真实义,不是了解另外有一个如来,“他”的意思,而是了解我们自己人生的真实义,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这个渴望就更强了。

  有人说净土法门是小法,所谓没有其他法门直接见性,直接成佛。这是错的!每一个法门都是圆满的无上大法,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程度不够,或者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烦恼太重了,没有感应而已。念佛也能够圆成无上佛道,在这个世间就可以做到。你功夫成片,伏住烦恼,你念佛就可以往生。

  到凡圣同居土,就说明你的心里清净到一定的程度,烦恼虽然还在,但是你能够把他给控制住。如果你能够念到“事一心不乱”,那你就成菩萨了,你就自在了;你能到“事一心不乱”,你这生的修行就很自在,生活也很自在。如果加功用行地去修,到“理一心不乱”,那你即使往生到极乐世界,也很快就花开见佛,立刻就成佛了。之所以不能成就,关键的是我们自己的功夫不够造成的。所以说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不能够得少为足,你就用一个平常的心态去修,也不要急着求我立刻就往生,那也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呢?因为我们自身的业力没有消嘛。

  我们一提到消业障,大家就认为了:是不是身边的众生太多啊?冤亲债主都来找到你了?这种想法对不对呢?其实是不对的。有没有这些冤亲债主呢?有。那为什么又说不对呢?因为我们执着。你嘴里面是念着“阿弥陀佛”,心里面是想的冤亲债主,心和口是不一的。所以冤亲债主是越念越多,你这个佛号是越念越累,最后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错了!冤亲债主也是众生啊,你唯有念到心地清净了以后,你不想帮他,自然也帮他了;你心里面非要想帮助这些冤亲债主,我要念佛啊,你口念的佛,其实你心里面想的装的全是这些冤亲债主,这是错误的,决定错误!

  我们要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呢?我们相信他也是六道轮回里面其中一道的众生,跟着你很好,不跟你也很好。毕竟阴阳两隔,他是他,你是你,不是一道的。不是一道的你天天想,跟他感应道交,将来自自然然就被他拉走了,不是被佛给接走了,而是被你的冤亲债主拉走了。唯有我们认真修行,心地清净了,你的冤亲债主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你想他,他也得不到利益,你真正的心地清净了,有功德了,他才能得到真实利益,所以我们念佛了,给这些冤亲债主回向。回向心里面也不要说,不能说我给冤亲债主回向了,怎么样怎么样,他就该高兴了。他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都不要去说,默默地去做,这样你的这个功德才能够深,你的心清净的纯度才能更加的纯,不受夹杂了,否则的话就很夹杂,你不能帮助到他。

  这是我们修行当中一个很关键的关口。如果你真正心念转过来了,正了,这些冤亲债主自自然然也就正了,他就不会来找你麻烦了。他找你麻烦,他也得不到好处,他也生烦恼,何必呢?他为什么来找你麻烦?因为你天天在想他嘛:哎呀我这个腿疼了,是不是冤亲债主来了?哎呀手疼了,是不是冤亲债主来了?错了。来了也好不来也好,没有关系,你认真念佛他得到功德了自自然然就走了。你天天恐惧他害怕他,不能起到作用。

  所以,尤其我们修行那么多年了,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人的这个身体四大和合,像个机器一样,活几十年有一点腿不舒服脚不舒服那是正常的,血脉不通了嘛,因为机器老了嘛,不要天天想着冤亲债主来找到你了。你一想,他就真的来找你了。不要去想,好好念佛!该调理的,该吃点药的,去调理一下。

  所以没有绝对的,不要以为修行的人就不要吃药了,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执着那是药。就好像修行的人不应该吃饭一样,你要把药当作饭一样的,你这个身体需要这个元素了,你就补充一点,你不能把它想的很另类:药是什么一个东西?那就错了。要用平常心,身体需要就吃几片,不需要就不吃,这样我们在修行路上才能够持久。

  因为现在我们没有达到一心不乱,我们身体的能量被妄想给消耗掉了,被烦恼给消耗掉了。消耗掉以后你的身体就有故障了,有故障就要去修复。吃饭是补充能量,是修复你身体里所耗的能量,吃药就好像要给你加一点其它的,补充一下你身体的需要而已,不要把它当作“哎呀,这个不是真修行或怎么样”,不是这个道理。

  佛在世的时候还有四事供养,其中就有医药。我们要明白一个总原则:诸行无常。药也是无常的,如果你去执着它,你的心不是被它给转了吗?我们保护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是无常的。本来是“无我”的,那为什么还要自己这个身体啊?要从日常生活当中把它给观空,问题就解决了。真正能做到念佛念而不念,吃饭吃而不吃,那你就和“一心不乱”很相应了。这样讲有可能高深了一点,要功夫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体悟到。

  真正一心不乱的人对于吃饭这个酸甜苦辣吃得很清楚,他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有没有执着?没有执着。吃饭没有离开佛,睡觉也没有离开佛,在佛堂也没有离开佛,打成一片了。那我们现在做不到啊,我们吃饭是吃饭,喝水是喝水,睡觉是睡觉,念佛是念佛,是有隔阂的,是我们的心有夹杂,没有到那个功夫。所以这是我们的下手之处,真正吃的时候知道这是甜的,那是咸的,有没有执着?没有执着。这是我们下手之处。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万事万物它的法性是同一个性,所以我们只有这样念佛,这个心才能够清净。念佛的人有佛性,恶人他也有佛性。念佛的人的佛性不断在彰显,恶人的佛性也在彰显,只不过是扭曲了而已。所以我们要清楚地面对我们的生活,面对我们的修行,你才不至于走冤枉路,否则的话我们菩提路上障碍非常多。

  要记住,我们修行的一个总原则,就是清净。修行到最终就是佛告诉我们的寂静,也叫涅槃。有了目标就可以不断不断地让我们往上提升。我们在没有做到的情况之下,还需要不断地往上努力。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修行路上,遇到了这些境缘的时候,要想不被这些环境干扰,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我们看得破、看得淡,就没问题了,否则的话我们遇境这个心生得很快。遇到好的境心生得很快,遇到坏的境心生得更快了,不断地把我们的这个心搞得乱七八糟,心不能淡定下来,不能淡定那禅定你哪能得到啊?

  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有个大原则,尤其我们在家的同修们,要家庭和睦,孝顺父母。这不妨碍你念佛,不能够说我一做家务了、我去帮别人了,就妨碍自己做功课了,妨碍自己念佛了,那就错了。你去帮助你的父母、帮助你身边的人,那是在落实功课。我们在佛堂念的经,是我们在听佛菩萨的教导,我们落实在行动上帮助大家,是你在修菩萨道,在落实,它们之间没有冲突。不能说我去做这件事障碍我去诵经了,障碍我去做功课了。其实你真正去做,那才是你实践的功课,所以我们要听清楚、听明白了以后,你去做了,你在这个菩提路上才会不断有进步。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都很辛苦!祝愿大家福慧增长,业障消除!愿以此功德回向我们每一位同修冤亲债主解冤释结,家庭和睦,增加福慧!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世界和平,风调雨顺!每个人都能够身心和谐,身心愉快!阿弥陀佛!

  (选自2011年3月1日开愿法师在辽宁兴城的开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