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不住寺院,住在旁边,老的就住在屋里,年轻的化饭,回到寺里大家分着吃。早晨、中午两餐,过午不食。没有帐子,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坐的地方,也没一点工具,很辛苦。晒得墨黑,大太阳晒也不打伞,什么都没有。
到中国来渐渐就改变了,道场最早我们是叫律寺,也是化缘吃饭。后来化不到饭,因为中国的民情风俗与印度不同,看不起乞食化缘的人。唐朝六祖以下出了个马祖大师,六祖曾对怀让禅师讲:“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所谓“马驹”,就是指马祖大师。马祖是四川什邡人,后来出家修禅定,禅定功夫很好,在罗汉寺受戒,喜欢打坐。听说南岳山很好,且有高僧,故来南岳衡山结一茅蓬打坐。有一天,怀让禅师看到马祖打坐,问他话不回答。怀让禅师就拿块砖头在石头上磨,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时间久了,马祖打闲岔,便问怀让禅师:“你磨砖做什么?”他说:“做镜。”马祖说:“磨砖岂能做镜?”让师曰:“打坐就能成佛吗?”马祖说:“那如何即是?”让师曰:“牛拖车不动,是打牛,还是打车?”马祖一听就悟道了。悟道后亲近怀让禅师十年,开始弘法。先到四川,许多人听说马祖回来了,都去迎接他,熟人看到了,说他是马簸箕子,因为以前马祖家里很穷,父亲是篾匠,做簸箕的。所以马祖说:“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后来,到江西建丛林,建了四十八座。为什么要建丛林?因为他看到中国僧人化缘、不定居很辛苦,他就发心建丛林定居维生,僧人定居在寺院里就不辛苦了。定居生活要吃饭、穿衣、织布、挖地、种植。后来他的徒弟百丈禅师精通律藏,根据律藏制立清规。在印度,掘地、拔生草、织布是犯戒的。过去出家人不能挖地,因为热带地方,虫子很多。我曾经去过缅甸,正月间去,热得不得了,脚步踏在地上,烫得不得了。可是到了中国,由于地理、气候,风俗民情的不同,必须要有定居的地方,有了定居之处,就得自给自足。所以到百丈禅师时制了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天不做事,就不吃饭,从那时候起,丛林有了制度。
百丈禅师有个公案:百丈禅师八十多岁了,还是很勤奋做事,大众不忍心,就把他劳动的工具藏起来。于是百丈禅师三天没过堂、没吃饭,他说:“我一天不作,一日不食。”百丈禅师立清规分工合作,开始叫僧堂,不叫禅堂。僧人住一块,住也在那里,吃也在那里,做事也在那里。那时候分十寮,现在分八大职事。“当家”叫“监寺、都监、都寺”,管库房,包括会计、出纳。“僧值”、“知客”管钟头、鼓头等行单职;来往的客人、僧众挂单由知客管。僧值管殿堂威仪纪律等,禅堂有维那管规矩法则。“衣钵”管丈室银钱及庄严法器。大寮里管理饮食的叫“典座”、“寮元”管上客堂的客人。八大执事以后有“知屋”,他是管基建的;还有“知产”,是管生产的。分工很严密、很细致。住丛林要知道做什么职;例如,禅堂维那师要知客师把进堂师送到禅堂,维那师才好接收、登记,一步步做好。长老是总管,教育也是由他管。还有四大班首,有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四大班首管教育的,讲开示说法由他四个人。
过去丛林动辄一千多人。现在虽然没有这么多,但也有上百人,两序职事、法事钟板还是一样严整的。现在的丛林每年上元节、中元节时大请职,要挂牌、送位。牌要挂三天,让大家都知道。职事,可由书记代。书记,一千年不改,丛林叫千年书记;班首,一万年不改,丛林叫万年班首。书记有寮房,不当书记没有寮房,住广单。书记寮里有桌子等生活用品一套。书记告假出去,回来还有寮房。班首回来了,吃三天客饭,仍然住班首寮。十五要请吃饭,班首职事,中午请吃饭,早上送位,僧值站侍者位。
丛林职事是榜样。有三纲,班首,说法之纲;维那,规矩之纲;典座,饮食之纲,饭做不好找典座。过去请维那,维那管事,现在当家管事。当家管平常生活,生活要搞好。职事要开职事会。职事是寺院纲领,自己要把自己管好,自己不把自己管好,就不能管人。现在特别提倡以戒为师,要守戒律,把道风搞好。僧值、知客要讲规矩,不懂的要学习。首先把自己管好,按照仪轨,职事职则上都有,要常开职事会。纲领职事还要团结,不能拆台。丛林规矩,挑三离四,那是破和合僧。犯了规矩要记过,有功的要表扬,功过分明,可以相抵。严重的要迁单,迁单,是厉害的。过去迁单,班首职事都到场,从后门打出去。催单,是讲话不听的,催他走。
丛林要朴素,朴素就是道风,就有道德。道是道理,德是德行,也就是道德的意思。丛林要有制度,制度要搞好。不论是规矩也好,还是制度也好,一定要建全,有了健全的规矩合院大众就能过的如如法法。
古来,赵州老人道风高俊,学人都去参拜他。有天,来了两个僧人,赵州老人问其中一个僧人:“上座你是否来过?”僧答:“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问另外一个僧人:“你曾来过否?”僧答:“来过。”赵州也说:“吃茶去。”
当家师听了这话生疑,问赵州说:“您对未曾来过的说吃茶去,这倒合理,来过的怎么也叫吃茶去呢?”赵州老人道:“当家师!”当家答应一声,赵州说:“吃茶去!”这三个人因缘不同,各得了不同的利益。赵州这个吃茶去的公案,脍炙人口,所以古人传到今天依然历久弥新。再往后来,云门祖师有吃饼的公案。学人参访云门祖师,问他的佛法。云门祖师拿起一个饼,学人就领会了,如是,被称为云门饼。赵州茶,云门饼,在禅宗公案里很著名,搞透了就能开悟。现在我们也常常吃茶,也说吃茶去。会不会得这层意思呢?会得就好!会不得,就得参这吃饼的是谁?为什么赵州禅师叫吃茶去?吃茶的是谁?就这样参下去。
就如吃花生来说,如果你知道香味,那个是凡夫;如不知道,那个是木头人、石头人,要在知道不知道这两个极端中心点来揣摩,来参究,一定要搞清楚,这是我们出家人的本份事!吃茶也是这个道理,为了了道。古时候人心地纯厚,念念在道,句句无生,所以一点就破了。我们这一点怎么点也不破,怎么办呢?就是抱定一个目标,不离开这个“参”。要参这个是谁?到底吃饼的是谁?吃茶的是谁?参这个话头,不随季节转!
禅宗一脉,源自昔日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而来。其时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嘱于汝”。传的是什么法?叫无相法,也就是正法眼藏。佛陀拈花,迦叶悟旨,只在一笑间,没有讲一句话,心心相印,超越一切语言文辞。经典有言,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古来禅宗
祖师大德接引学人时,常常是没讲什么话,而只是竖拂动目,以心传心,徒弟即受法。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讲一个“歇”字。所谓歇即菩提,妄想心一歇,就是菩提心,就是佛,就是祖师。接着又讲,“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什么叫诸缘?就是六根对六尘生六识,妄作无边之罪,就是造作是非。所以要离根尘识,万缘放下,体究一念不生,前中后三际,念念无生。前念不生就是心,后念不灭就是佛。
临济宗的第一代祖师义玄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种了许多年的菜。首座和尚是过来人,也就是有工夫,有见地,心很清净的人,看他老实,问他:“怎么不去和尚那里请开示?”义玄禅师说:“怎么样请开示?”首座说:“你就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义玄禅师就去了,一走进丈室,就问:“请问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才一开口,黄檗禅师就拿起禅棍连打了他三十棍。义玄疼得要死,又继续跑回去种菜。首座和尚来问他:“和尚怎么给你开示的?”他说:“唉呀,怎么讲,刚问了一个开头就被打了三十棍。”首座说:“打三十棍也还是要去请和尚开示啊。”义玄禅师说:“怎么问呢?”首座说:“还是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义玄就又去请开示,进丈室门刚一开口,就又被打了三十棍。回去后,首座和尚又问和尚有什么开示。义玄禅师说,什么开示也没有,又被打了三十棍。首座说:“和尚慈悲啊。但你不能算了,还是要去请开示。”义玄禅师在首座的摧迫之下,再次到黄檗禅师那里问佛法大意,结果和前二次一样,挨了三十棍。义玄对和尚有意见,想要走就跟首座辞行。首座说,你走可以,但要到和尚那里告假,问和尚你应该去什么地方。义玄就依教而行,和和尚告假时说:“请问和尚,我到哪里去好?”黄檗禅师告诉他,要去就去大愚禅师那里。义玄到了大愚禅师处,大愚禅师问:“你哪里来?”义玄说:“黄檗会下。”大愚禅师问:“黄檗有什么开示啊?”义玄说:“唉,不知有罪还是无罪,一连三次打了九十棍。”大愚说:“哎呀,黄檗老婆心切。”义玄听了当下豁然开悟。大愚一见,立刻说:“你的师父是黄檗,不是我。”于是,义玄禅师又回到黄檗那里。黄檗言:“你从哪里来?”义玄说:“从大愚禅师那里来。”黄檗说:“笨汉跑来跑去干什么?”义玄说:“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黄檗说:“大愚饶舌。”临济义玄祖师是因为被打,而契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打的是什么呢?分别、妄想、执著!若能不分别,不妄想,不执著,佛法就在这个地方,即心即佛。
祖师禅到了宋朝以后,开始流行参话头。那个时候话头有很多,如:念佛是谁?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乃至于,念经的是谁?走路的是谁?吃饭的是谁?都可以。宋朝以后,念佛的人很多,都参“念佛是谁”的话头,到现在还持续沿用。所谓照顾话头,就是回光反照,看心里头有什么妄想,不是去看别人鼻子长,眼睛大。话没有讲出来以前叫话头,如果讲出来以后就叫话尾。六祖讲:“前念不生即心”,那就是话头;“后念不灭即佛”,那就是话尾;不生不灭,那就是如来。看话头要看好,要用大工夫。出了家以后的目的就是办道,方法就是看话头,得力了就可以了生死。看话头最主要是在“谁”字上用功,也就是要起疑情。“谁”在念佛?是口在念吗?那睡着了口还在,为什么不念?想想口念不对。是心念?那又是哪一念心在念呢?一步一步地参究下去。你不晓得话头的来路,乱参一通,不但不能开悟,反而会生病。禅宗有禅宗的门路,念佛有念佛的门路。照顾话头,看准了以后,立地成佛,顿超直入如来地,一念半句就了生死了,就这么快。若知道自己还不行,那就要脚踏实地,将妄想心、烦恼心、贡高心、我慢心、一切妄想心扫除干净,而得到清净心。清净没有妄想,就是三昧,就是一心不乱,就是定。如果在动中心亦能不乱,智慧就现前了。八万四千法门要万法归一法,就是一个“谁”字,“谁”,就是一法。受戒的时候心里老想着戒期早日圆满,早点回去,这就妄想心;坐在那儿腿子痛,这就是妄想心;瞌睡也是妄想,不把这些净除,也就没有成佛的希望。所以,参禅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话头,要发大愿心,修持这个法门三生不退,如此成佛决定可期。今日参谁无力,明日再参;这个月无力,下个月再参;一年没力,两年再来,这就是一法。万法归一,三生不退必定成佛。
这是古人说的,在《祖庭事苑》有记载。
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指的是凡夫众生被六尘所染污,若是破了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执著,六根就能清净。六根清净了,就没有妄想,就是常寂光净土。这个土,不是山上的土,而是心地土。若是心地中到处都是垃圾,就是秽土,种种妄想就是垃圾。虚云老和尚住终南山保任的时候,有一天煮毛芋头,坐下来等它熟。一坐就是十八天,不吃饭,入定了,你看他的定力多深,若有杂念是无法入定的。现在的人,一天都坐不住,心不定,想东想西。要入定,非得要下工夫不可。要如猫捕鼠,妄想一来,话头一提,就没有妄想了,一心没有二用,没有杂念,有杂念就没有话头。所以讲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觉己还要觉人,觉行圆满,才算成功。只有你一个人成佛有什么好处呢,还要把众生都教化成佛,才算圆满。像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菩萨发愿,要发大愿,才算成功。另外,参话头最要紧的是认识宾主,也就是认识客人和主人,什么是客人?什么是主人?要像乔陈如尊者用功,他就是因客尘悟道的。不住是客意,住名主人;动是尘义,空名主人。虚空是不动不摇的,客尘皆是妄想。如果没有了妄想,就是常住真心,就是主人,就是清净法身,就是佛。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六根一动,就把真如妙心遮却了。所以,学佛之后要懂得改造自己,把自己的烦恼心彻底改掉,万缘放下。佛在世的时候,有位梵志拿花供佛。佛要他放下,梵志就把左手的花插在地上;佛又喊放下,他又把右手的花插在地上;佛再讲放下,他说,世尊啊,左手的花我放下了,右手的花我也放下了,还要我放下个什么呢?佛言,放下妄想心吧。大众要发大誓愿,把妄想心放下,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把妄想放下,才能证菩提,才能教化众生,弘扬佛法,作大善知识。
退而言之,若是妄想不能除,人家说我好就高兴;批评我一下,心里就不好过;妄想纷飞,要赶快对治。所谓:“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忍辱是最大的道行。譬如人家讲你的坏话,要忍得住,不能和他吵,一吵就没工夫了。现在人障重慧浅,修行不能象古人一样,一点就透,那么,就要这样从“歇”字下手,从忍辱下手。不能说我就是这个样子,不能改,这样修行有什么用?所谓修行,修就是改,行就是实行。譬如出家求戒,就是要以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身心,修改我们的心行。
现在的云居山真如寺,依然保持着丛林家风,四十八单职事齐全。实践着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遗训,在日食日耕中体现禅法。一方面,把寺院的开销建立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通过僧人们自耕自作,自种自收维持日常生活,同时还常常把多余的粮、茶、菜送给附近山里的贫困居民,直到现在每年仍有十余万斤的粮食分给周围的穷困群众。另一方面每一个到云居寺来学习佛法的人,都希望能够潜心修法,全神贯注,需要回避一些外缘,我们这种农禅并重的家风恰恰给他们提供了合适的参学空间。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修学环境,使之集中精力和时间,更能心无旁骛的研习佛法。
农禅并重的本质就是体现在实践上。佛教界很早就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指的就是怎样把佛法的理念能够很圆满的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态度中,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本身所倡导的就是人间佛教的思想,因为佛陀本身就是在人间示现、在人间成道、在人间涅槃的,而佛陀的教法也是直指人心、作用于人心的。注重实践本身就是佛教所倡导的。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