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论是非
口不论是非 “行不介入社会”:修行是自修自悟自证菩提,如整天跑寺院、赶道场、参法会,社会的活动繁多,怎么能净下心来念佛呢?不念佛,功夫唐捐,佛号不入心,又怎么能往...发财靠绝招
陈默读初中时, 生了一场怪病,病好了...受蕴
受是领纳义,这是一个领取纳受所缘境界的心所,能生起欣求的爱欲。在我们所缘的境界方面有与我们身心上相违、相顺和中庸的三种,所以能缘的心上也就生起了苦、乐、舍三种不同的感受...参禅不是追寻外在的高峰,而是
参禅不是追寻外在的高峰,而是回归自我 深夜。冷月如钩,瀑似白练,于一青石上,静坐参禅。于静默中与自然无言地对话,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我头脑中勾勒出的禅...口述史 - 净慧长老在河北:改变
净慧长老德相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邢台大开元寺微信公众号《生活禅时代》 讲述人:张明方 1995年,经沈宝珠居士介绍认识了恩师净慧老和尚,目的是请老和尚到蟠龙湖指导当时我建的蟠...发道心时,不乘佛力之相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如此想时,则不乘也。”发道心不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变化气质,改良习气——宣化上
菩提书童...历劫如何报佛恩—龚自珍与佛学
历劫如何报佛恩——龚自珍与佛学四十二岁时,龚自珍接触了天台宗的书,并转而喜好天台宗。天台教理更能满足他对佛教知识的探求。他四处搜求天台宗的书籍,诗中也多次提到天台宗,如...受持五戒的功德、受戒的次第
摘自《居士戒律与礼仪》(二)五戒 我们每天应该诵经修持,时时提起正念,有机会要去受持种种的戒,因为佛、法、僧中的法宝就是戒、定、慧的无漏法,我们应当修学。我们皈依三宝后...参拜诸佛、菩萨的礼仪
参拜诸佛、菩萨的礼仪在佛菩萨圣诞日的早殿,进行祝圣仪式,即在平常早课中间加上香赞、赞偈、拜愿等仪轨。其中,香赞都是一样,即“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