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  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
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学佛与忏悔

一个学佛的人若欲在修行的道路上远离种种障碍,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大成就,一定不能忽视忏悔这一殊胜法门。本文正是想从;学佛与忏悔这方面谈点个人的体会,管窥之见,是否有当,尚希...
学佛与忏悔

学佛人是否走对路的七种自测方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学佛人是否走对路的七种自测方

学习经论须知

许多学佛人颇喜欢学习经论教典,希望通过讽诵、研习等方式明白佛法的道理,但他们对如何学习经论却往往十分盲目,不得其门而人。后学遵从师父的教诲,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总结了...
学习经论须知

孝与戒淫

一、孝─立身之本〈一〉、为什么要孝1.儒家──晓之以要理两千多年前,在中国春秋时代,‘至圣先师’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就讨论了这个问题。一天,孔子闲坐著,他的学生曾参(曾参,...
孝与戒淫

学佛入门必读_1

今天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开示,在这个开示里并没有你们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东西,都是以前讲过的:第一是佛教和外道的差别;第二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第三是大乘和小乘的差别。这三...
学佛入门必读_1

学佛之简明标准

近来中国的社会,时在变化中,往往以前所没有的忽然而有,有而旋灭;如电光石火之无常。汉口之佛教正信会,近虽亦在变化之中,然能以自力转移社会,屹然不被摇动,此为一切团体中所...
学佛之简明标准

学会过随缘生活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能成立一切现象。因是种,缘是环境;有因而无缘,种子无从发展成丰硕的果实来。人生就是一个因缘不断互动的过程,缘一错过就不...
学会过随缘生活

学佛修行人的四种感应

学佛修行人的四种感应 佛法是妙法,绝定兑现,兑现是兑现但要符合因果,你不要在因果之外求。不合乎因果、不合乎条件,那什么都得不到;只要条件具足了,哪有不得的?一切都能得!...
学佛修行人的四种感应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孟子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世间的孝道思想,是推己及人、泽被大众的,而佛教的孝道思想是遍及一切众生...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
  • 首页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